葫蘆的分類以及文化鑒賞
花木君
葫蘆是我國常見的攀援植物的果實,人們經常用來作為觀賞品或者生活用品,葫蘆的應用廣泛,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功效和價值,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葫蘆的分類以及鑒賞價值。葫蘆(拉丁學名:Lagenariasiceraria(Molina) Standl),屬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莖、枝具溝紋,被粘質長柔毛,老後漸脫落,變近無毛;葉柄纖細,夏秋開白色花,雌雄同株,花梗細,比葉柄稍長,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鬥狀,花冠黃色;果實初為綠色,後變白色至帶黃色,花期夏季,果期秋季。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考古發現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時期就已經在我國栽培的種子和果實,在古代文獻當中,關於葫蘆的描述很多,比如“瓠”、“匏”、“壺”、“甘瓠”、“壺盧”、“蒲盧”均指葫蘆,《詩經·豳風·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中的“壺”就是葫蘆。葫蘆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由於長期栽培,果形變異很大,因不同品種或變種而異,現在主要有1種原變種葫蘆和3種變種,分別是瓠子、瓠瓜、小葫蘆。瓠(hù)子(var.clavata),又叫扁瓠、甘瓠、甜瓠、長瓠、扁蒲等,與葫蘆(原變種)不同之處在於:子房圓柱狀;果實粗細勻稱而呈圓柱狀,直或稍弓曲,長可達60-80厘米,綠白色,果肉白色,果實嫩時柔軟多汁,可作蔬菜,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長江流域一帶廣泛栽培,夏秋兩季采收。
瓠瓜,主要是指長柄葫蘆(var.caugourda)或者大葫蘆(var.depressa),也叫蒲瓜、杓蒲、大葫蘆等,主要作用是制作生活用具的盛器和舀器,也可以用來制作工藝品,俗語“按住葫蘆露出瓢”,其中的“瓢”就是瓠瓜的果實;《論語》中孔子誇獎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其中的“瓢”就是用瓠瓜的果實制作而成。小葫蘆(var.microcarpa),也叫觀賞葫蘆,果實長僅10厘米左右,有一細腰或一長果頸,主要用來制作成工藝品把玩或者觀賞。葫蘆在我國古代生活當中曾經占有重要位置,因為其輕巧耐用,栽培制作簡單,因此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葫蘆在傳統當中也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承載著傳統文化積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葫蘆和道家文化密不可分。道家以養氣為主,葫蘆外形嘴小肚大,可以收納氣場,被認為有化煞收邪、趨吉避兇之妙用,因此道家人物常見的法器就是葫蘆。比如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造型以及盛丹藥的葫蘆,一些道教神仙的繪畫當中常見隨身攜帶的就是葫蘆。在一些道教神話傳說當中,經常會出現葫蘆的身影,用葫蘆來形容神通,比如葛洪的《神仙傳》中的“壺公”,唐代《雲笈七簽》中“(施存)學大丹之道……後遇張申為雲臺治官,常懸一壺,如五升器大,變化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夜宿其內,自號‘壺天’,人謂‘壺公’。
”,大多用葫蘆來渲染神仙的魅力。道家常用“壺中日月”來形容“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葫蘆沾上了仙氣,傳說中神仙居住的“三山”(方丈、蓬萊、瀛洲),在王嘉的《拾遺記》稱為“三壺”:“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日方壺,則方丈也;二日蓬壺,則蓬萊也;三日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此三山上廣、中狹、下方,皆如工制,猶華山之似削成。不少詩人墨客也有很多描述壺中日月的詩詞,李白的“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自有日月天”,“壺中日月存心近,島外煙霞入夢清”;白居易:“誰知市南地,轉作壺中天;陸遊的“葫蘆雖小藏天地,伴我雲山萬裏身。”等等。葫蘆和儒教也是關系密切,古典文獻當中多見葫蘆的描述,《禮記》說:'器用陶、匏,貴其質也。'陶為土質,象征大地;匏,《說文》解釋雲:“從包從誇,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古人取其可包藏東西之意,象征上天容納萬物,博大精深。用陶、匏祭祀天地,寄托著祖先希冀上天賜福於他們的美好願望。葫蘆蔓延生長,果實多而繁茂,寓意多子多孫,瓜瓞綿延,象征子孫昌盛,興旺發達。不少家庭都會供養幾枚天然葫蘆,置於中堂之上,一則可以聚財納氣,福壽雙至;再則寓意子孫萬代,瓜瓞綿綿,連綿不斷,保佑子孫;還可以辟邪降瑞、趨吉避兇,因此葫蘆作為吉祥物非常受人們信賴。
葫蘆由於幹後保存時間長,因此古人在上面繪制圖畫,賦予各種寓意美好的象征,逐漸形成了一種工藝美術作品“葫藝”,葫蘆畫最早起源於宋代,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已很興盛,到如今更是方興未艾,成為市場比較搶手的工藝品種。葫蘆還可以有其他功效,比如可以制作成樂器,作為我國古代“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之一,古代和近代許多少數民族制作成葫蘆笙或葫蘆絲,音調優美,令人陶醉。近些年,隨著文玩的興起,小葫蘆成了不少人手中把玩的器物,通過手撚葫蘆,起到強身健體、寓意美好的作用,小葫蘆造型優美,經過把玩,油潤光亮,令人賞心悅目,心情舒暢,從而達到觀賞和養生有機結合的效果。葫蘆不但在古代人民的物質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與文學、藝術、宗教、民俗、神話傳說乃至政治等關系也十分密切,圍繞葫蘆所形成的種種意識形態,無疑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博大精深,葫蘆文化經歷數千年的歷史積澱,以其獨特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現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2018-10-2易花得木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註微信公眾號: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蘆的分類以及文化鑒賞
花木君
葫蘆是我國常見的攀援植物的果實,人們經常用來作為觀賞品或者生活用品,葫蘆的應用廣泛,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功效和價值,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葫蘆的分類以及鑒賞價值。
葫蘆(拉丁學名:Lagenariasiceraria(Molina) Standl),屬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莖、枝具溝紋,被粘質長柔毛,老後漸脫落,變近無毛;葉柄纖細,夏秋開白色花,雌雄同株,花梗細,比葉柄稍長,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鬥狀,花冠黃色;果實初為綠色,後變白色至帶黃色,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考古發現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時期就已經在我國栽培的種子和果實,在古代文獻當中,關於葫蘆的描述很多,比如“瓠”、“匏”、“壺”、“甘瓠”、“壺盧”、“蒲盧”均指葫蘆,《詩經·豳風·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中的“壺”就是葫蘆。
葫蘆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由於長期栽培,果形變異很大,因不同品種或變種而異,現在主要有1種原變種葫蘆和3種變種,分別是瓠子、瓠瓜、小葫蘆。
瓠(hù)子(var.clavata),又叫扁瓠、甘瓠、甜瓠、長瓠、扁蒲等,與葫蘆(原變種)不同之處在於:子房圓柱狀;果實粗細勻稱而呈圓柱狀,直或稍弓曲,長可達60-80厘米,綠白色,果肉白色,果實嫩時柔軟多汁,可作蔬菜,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長江流域一帶廣泛栽培,夏秋兩季采收。
瓠瓜,主要是指長柄葫蘆(var.caugourda)或者大葫蘆(var.depressa),也叫蒲瓜、杓蒲、大葫蘆等,主要作用是制作生活用具的盛器和舀器,也可以用來制作工藝品,俗語“按住葫蘆露出瓢”,其中的“瓢”就是瓠瓜的果實;《論語》中孔子誇獎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其中的“瓢”就是用瓠瓜的果實制作而成。
小葫蘆(var.microcarpa),也叫觀賞葫蘆,果實長僅10厘米左右,有一細腰或一長果頸,主要用來制作成工藝品把玩或者觀賞。
葫蘆在我國古代生活當中曾經占有重要位置,因為其輕巧耐用,栽培制作簡單,因此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葫蘆在傳統當中也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承載著傳統文化積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葫蘆和道家文化密不可分。道家以養氣為主,葫蘆外形嘴小肚大,可以收納氣場,被認為有化煞收邪、趨吉避兇之妙用,因此道家人物常見的法器就是葫蘆。比如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造型以及盛丹藥的葫蘆,一些道教神仙的繪畫當中常見隨身攜帶的就是葫蘆。
在一些道教神話傳說當中,經常會出現葫蘆的身影,用葫蘆來形容神通,比如葛洪的《神仙傳》中的“壺公”,唐代《雲笈七簽》中“(施存)學大丹之道……後遇張申為雲臺治官,常懸一壺,如五升器大,變化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夜宿其內,自號‘壺天’,人謂‘壺公’。”,大多用葫蘆來渲染神仙的魅力。
道家常用“壺中日月”來形容“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葫蘆沾上了仙氣,傳說中神仙居住的“三山”(方丈、蓬萊、瀛洲),在王嘉的《拾遺記》稱為“三壺”:“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日方壺,則方丈也;二日蓬壺,則蓬萊也;三日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此三山上廣、中狹、下方,皆如工制,猶華山之似削成。不少詩人墨客也有很多描述壺中日月的詩詞,李白的“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自有日月天”,“壺中日月存心近,島外煙霞入夢清”;白居易:“誰知市南地,轉作壺中天;陸遊的“葫蘆雖小藏天地,伴我雲山萬裏身。”等等。
葫蘆和儒教也是關系密切,古典文獻當中多見葫蘆的描述,《禮記》說:'器用陶、匏,貴其質也。'陶為土質,象征大地;匏,《說文》解釋雲:“從包從誇,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古人取其可包藏東西之意,象征上天容納萬物,博大精深。用陶、匏祭祀天地,寄托著祖先希冀上天賜福於他們的美好願望。
葫蘆蔓延生長,果實多而繁茂,寓意多子多孫,瓜瓞綿延,象征子孫昌盛,興旺發達。不少家庭都會供養幾枚天然葫蘆,置於中堂之上,一則可以聚財納氣,福壽雙至;再則寓意子孫萬代,瓜瓞綿綿,連綿不斷,保佑子孫;還可以辟邪降瑞、趨吉避兇,因此葫蘆作為吉祥物非常受人們信賴。
葫蘆由於幹後保存時間長,因此古人在上面繪制圖畫,賦予各種寓意美好的象征,逐漸形成了一種工藝美術作品“葫藝”,葫蘆畫最早起源於宋代,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已很興盛,到如今更是方興未艾,成為市場比較搶手的工藝品種。
葫蘆還可以有其他功效,比如可以制作成樂器,作為我國古代“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之一,古代和近代許多少數民族制作成葫蘆笙或葫蘆絲,音調優美,令人陶醉。
近些年,隨著文玩的興起,小葫蘆成了不少人手中把玩的器物,通過手撚葫蘆,起到強身健體、寓意美好的作用,小葫蘆造型優美,經過把玩,油潤光亮,令人賞心悅目,心情舒暢,從而達到觀賞和養生有機結合的效果。
葫蘆不但在古代人民的物質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與文學、藝術、宗教、民俗、神話傳說乃至政治等關系也十分密切,圍繞葫蘆所形成的種種意識形態,無疑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博大精深,葫蘆文化經歷數千年的歷史積澱,以其獨特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現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