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結構的說明
《周易》是公認的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源頭,是經典中的經典,被奉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歷代思想家對於《周易》的解釋、應用以及發展,使得《周易》對中華文明產生著愈發深遠的影響。
《周易》這一名稱出現於孔子編撰《易》之後,當時該書尚未上升到“經書”地位。孔子認為《周易》是預測學,較為高深,並不適宜所有人學習,故未將其列入普及性讀物。正是由於這一原因,秦朝焚書坑儒之時,《周易》被李斯列為醫術占蔔類書籍,逃過被焚書的劫難,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
《周易》包括兩部分:《易經》和《易傳》。
《易經》共有六十四篇,包括六十四卦的卦名、卦序、卦辭、 爻題和爻辭,分為上、下兩部。上部稱《上經》,共三十卦,從《乾》卦開始,到《離》卦結束;下部稱《下經》,共三十四卦,自《鹹》卦開始,至《未濟》卦結束。
《易傳》用來解釋《易經》的內容,共計十篇,包括七方面的內容。
其中,《彖》是對《易經》卦名及卦辭所作的註釋。
《象》是對《易經》卦名和交辭所作的註釋。
《文言》是對《乾》卦和《坤》卦作的進一步解釋。
《系辭》是學易必讀篇目,是《易經》的哲學綱領,內容博大精深。其對易的產生、原理、意義和易卦的占蔔方法等,都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說明,閘發了許多從《易經》原文中無法看到的思想。
《說卦》是研究術數的理論基礎之一,是對八卦卦象的具體說明。
《雜卦》是以相反或相錯的形態把六十四卦排列成兩兩相對的綜卦和錯卦,從卦形中可以看出卦與卦之問的聯系。
《序卦》與《雜卦》的研究角度不同,講述的是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易傳》的出現,使《易經》從巫術中脫離,轉變為理性的學說,即哲學。
關於《周易》的成書過程,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之說。通常認為“三聖”、“三古”指的是上古時期的伏義、中古時期的周文王以及近古時期的孔子。
伏義是《易經》最早的作者,他依照河圖、洛書,制定了先天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進一步發展了《易經》和八卦,不但將伏義的先天八卦演繹成後天八卦,還進一步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對;孔子“晚而喜易”,親自撰寫了《易傳》,以用述《易經》 的深刻內涵,對共進行洋細解釋,還將《男經》列為六經之一,並教授給弟子,使 《易經》受到更多人的關註以及研究。在孔子的大力推動下,儒家將《易經》尊稱為“六經之首”,諸子百家也都爭相研究《易經》,並且吸取《易經》的理論為已所用。《易經》因此成為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典籍之一。《周易》以無所不包的最終原理來統攝萬物,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
對於每一個中華兒女來說,通過讀《周易》,不僅可以真正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還可以從中領悟到五千年中華文化的奧妙精深之處。通過對《周易》的研究,我們不僅可以
“窮究天人之際”,通曉古今的變化規律,並且可以明白基本的處世法則,這對於我們的人生有非常重大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