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下的叛逆:大石墓與石棺葬,船棺葬與懸棺葬
導語:在我們傳統的墓葬形式中以豎穴土坑墓為主的葬式幾乎占據了古代墓葬形式的主流,常見的豎穴墓包括豎穴木槨墓、豎穴磚室墓和豎穴石室墓、以及磚石混砌墓等。此外隨著出於仿制生前宅邸的需要,當時還出現了橫穴墓室,墓室主要以橫向的方式開鑿在山崖之間,墓室堅固且易於仿照生前宅院雕造。在少數地區還見有一些特殊的墓葬形式,如大石墓、石棺墓、船棺葬和懸棺葬等,這些墓葬形式和結構反映出古代邊緣民族的獨特風俗和習慣。
一、大石墓與石棺墓
大石墓與石棺墓都是我國古代的墓葬形式之一,並且都是以石頭為原料構築墓室,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產生時代和流行範圍來看,也有很大的差別。
1.石棺葬的起源與發展
石棺墓,也叫做石棺葬,從產生和發展的年代上來看,石棺葬的出現較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並且流行了。大約在戰國秦漢時期流傳範圍更加廣闊,除了在我國境內外,現在的蒙古國、朝鮮、日本、印度和西伯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都有發現。以至於時至今日還有不少位於歐亞草原的遊牧民族采用這種墓葬方式。
石棺葬
石棺墓的重要特點是以石質材料代替了木質棺槨,在傳統的豎穴土坑墓的底部以石板和石塊構築。這種墓葬分布具有一定規律,主要分布在石質材料較為豐富的地區,應當是當時人們因地制宜,在缺少木質材料的情況下構築墓葬的方式。在我國境內較早發現的石棺葬主要是在遼西地區的小河沿文化當中,以石板和石塊砌成墓葬的棺板,內置墓主人屍骨和隨葬物品。
2.大石墓的起源與發展
大石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深受石棺墓的影響,不過在形制上有較大差異。總的來說是以體型較大的石板排列在墓室的四壁,墓門和墓頂都用巨石封閉,有時還會在墓葬前方樹立一塊巨石作為表示墓葬方位的重要標誌物。大石墓主要流行於春秋中期到西漢時期的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安寧河流域。從外形上來看,大石墓很像是一個深埋地下的石室,體型面積從幾平米到幾十平米不等。
大石墓遺跡
大石墓往往體現出"群葬"的特點,即墓葬中多個人骨堆積在一起,呈現出疊壓和緊湊的特點,墓中少則幾人,幾十人,多者可達上百人。墓室內人骨都是平齊堆放,不再各自有葬具裹身。從隨葬物品的情況來看,大石墓中隨葬通常包括具有川西南地區古文化特色的流壺、深腹瓶、帶耳罐以及青銅劍、帶鉤、鈴、鐲、笄等,同時還包括可能是外來的金器、瑪瑙及綠松石制品等。隨葬物品的種類繁多,數量較大,但是體型都比較小,很有可能都是當時人們日常隨身攜帶的物品。
二、載魂之舟與船棺葬
1.船棺葬與古代巴蜀人
船棺葬主要流行於古代的巴蜀地區,是古代巴蜀人生活居住的區域,主要是以獨木舟作為葬具的一種特殊葬俗。這種獨木棺一般長約5米左右,寬約1米,外形似船,上面有時還發現有蓋板。船棺葬只是葬具,現如今我們發現的船棺葬都是埋葬於豎穴土坑之中。根據文獻記載來看,當時有的獨木棺的處理方式不僅包括地下埋藏,還會將其置於江水之中,任其順水漂流。
船棺葬
現在我們發現的船棺葬主要屬於春秋戰國時期,其中最為重要的發現就是21世紀初在成都商業街發現的古蜀王家族墓地船棺葬。從出土物品和規模以及結合文獻記載來看,這批船棺葬應該屬於開明王朝的某一代蜀王或者幾代蜀王的族墓地。船棺葬中隨葬物品有時代的差異,在春秋時期主要流行的是陶器和銅器,在戰國時期主要流行鐵器。由此可見西南地區在戰漢時期與中原地區生產技術的相似性,也有可能是深受中原地區影響才出現的鐵器制品。
2.船棺葬的起源
船棺葬主要流行於古代巴蜀民族聚居和生活的地方,顯然是古代巴蜀族人的特定葬俗,而古代巴蜀人的起源和傳說中也不乏與舟楫船槳有關。傳說中開明王朝的建立者"荊人鱉靈死,屍化西上,後為蜀帝","鱉靈屍隨江水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望帝以為相"。顯然鱉靈是通過長江一路乘船溯江而上,來到今天的蜀地的。
鱉靈像
關於巴人的重要領袖稟君"以土為船,雕畫之,而浮於水中。"因其能用土造船的特殊本領被巴人五部推選為首領,並且帶領巴人一路溯江西上,征服了鹽產豐富的部落,將地盤擴大到了長江中上遊。稟君死後華為化為了白虎,因此早期巴人將虎視為本民族的圖騰,在巴族出土的青銅器上經常可以見到老虎的圖案。
巴蜀青銅戈
古代巴蜀兩族淵源深厚,不僅在地緣位置上相鄰,且到了春秋戰國後期兩族之間文化相似度越來越高,於是逐漸被人們稱為"巴蜀文化",戰國後期秦軍南下時一同滅亡了巴蜀兩國。可以想見,正是因為巴蜀兩族在文化淵源上關系密切,因此關於巴人起源傳說的船棺葬也受到了蜀人的尊崇,因此我們才能夠看到在春秋戰國時期巴蜀文化的船棺葬。
三、南方地區的船棺葬
1.船棺葬的特點
船棺葬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父母死亡,殺犬祭之,作四方函以盛屍……懸著高山巖石之間"。懸棺葬主要流行於南方少數民族地區,通常是將木棺懸置於臨近水面的懸崖峭壁的木樁上,有時也放置在崖洞之中,以及崖壁的巖縫當中。在我國的重慶、福建、江西、湖北、廣西、臺灣、四川等地都可以看到這種葬俗。從年代上來看,懸棺葬多數發現於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延續到魏晉以後。
懸棺葬
2.懸棺葬反映的宗教和生死觀念
船棺葬的主要分布地域主要是在我國古代被稱為"百越"的地方,百越族人"披發紋身",使用舟楫通行。這一地區古代水域眾多、草木茂盛,在叢林之中潛藏著深重的危機。人們意識到如果將死後的棺木放置於地上,或者埋於地下,都免不了被野獸啃食和被蟲子吞咬,而木棺放置在懸崖之上,與地面隔絕,能夠避免死後被打擾。
懸棺葬近景
這只是從現實可能上來看,從宗教觀念上來說,懸棺葬仍然具有合理性。首先,事死如生的觀念在我國古代各個民族當中都有存在,人們將天界視為是神靈的居所,而人們理想中與天更加接近的地方必然就是高山懸崖之上了。根據文獻記載,當時人們認為,地位越高者死後的懸棺就應該被放在更高的崖壁上,以顯示他能夠比其他人更早一步接近天神。
百越之地
此外,人們還意識到了生死有別,當時人們常以陸地和河湖之中作為主要生活和居住的地方,而死者已經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理應和人間區別開來。將死者放置於高高的懸崖之上能夠將生者與死者區別開來,使得兩個世界互不幹擾。而生者出於緬懷死者,在舟楫湖海之間略一擡頭就能夠看到自己的親人故友,必定心存慰藉。
結語:石棺葬、大石墓、船棺葬和懸棺葬都是我國古代中原以外地區流行的墓葬形式和結構。我們應該認識到墓葬結構和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環境的制約和影響。因為草原環境下樹木稀少,草原地區的遊牧民族選用了更為堅固和易得的石質材料作為建築墓葬的主要方式。也正是因為地理環境和文化影響的緣故,古代巴蜀地區的先民們都采取了船棺葬的方式作為本族的獨特葬俗。宗教信仰和生死觀念也是影響墓葬建築的重要因素,無論是船棺葬還是懸棺葬都反映了這些民族的早期信仰和生死觀念,同時也是這些民族區別其他的重要標誌。
參考文獻
王巍等《中國考古學大辭典》
常璩《華陽國誌》
揚雄《蜀王本紀》
杜光庭《錄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