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三陰三陽”經絡模型有15種之多,你知道的有哪些?
《黃帝內經》基於人體經脈陰陽氣血多少、分布狀態、經脈氣機氣化活動狀態之異,構建出15種“三陰三陽”經絡模型,以此完成了經絡理論的建構。
《素問·熱論》篇從時間、空間、疾病象態三個維度,構建了外感熱病的“三陰三陽”六經辨證模型,此“三陰三陽”既有經脈的內涵,又有外感傷寒病特定證候的意義。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基於人體經脈陰陽氣血多少、分布狀態,以及經脈的氣機氣化活動狀態之異,應用“三陰三陽”思維模式,以其所創的15種“三陰三陽”經絡模型,完成了經絡理論的建構,這些經絡模型各有不同內涵和臨床意義。
十五種 “三陰三陽” 經絡模型
1十二正經“三陰三陽”命名模型
以“三陰三陽”命名之經脈雖非源起於《內經》,卻是其完善並光大了這一使命,《靈樞·經脈》為其顯著標誌。手足三陽經脈之所以有如此命名,完全是以各經脈在肢體分布部位決定的:(後)太陽-(中)少陽-(前)陽明。因為“外為陽,內為陰”;“背為陽,(前胸)腹為陰”(《素問·金匱真言論》)。循行、分布於四肢外後側的經脈命名為“太陽”,是依據其居“後”、居“外”,從部位屬性而言,是兩“陽”疊加,故將其以“太”(大也、多也)名之;而分布、循行於四肢外(為陽)前(為陰)廉的經脈名之曰“陽明”,是因其分布部位為陽與陰的疊加,屬陽的特征不足於“太陽”;“少陽”居於“太陽”和“陽明”之間,故稱其為“樞”。同理,循行、分布於四肢內側的三條陰經,從前至後依次是:(前)太陰-(中)厥陰-(後)少陰。內側(陰)前廉(陰)為兩個屬陰的部位疊加,故將該經脈名為“太陰”;內側(陰)後廉(陽)分布的經脈為一個屬陰部位與一個屬陽部位疊加,相對於“太陰”經脈屬陰的成分少,故將之名為“少陰”;居於二者之間處於“樞”機地位的經脈,即名之為“厥陰”。這既可能是《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對十一經脈命名的緣由,也肯定是《內經》完善並建立該模型的唯一依據。
2“三陰三陽”經脈開闔樞模型
《素問·陰陽離合論》根據經脈在體表分布的事實,提出了“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此以門窗實物為例,依據“三陰三陽”經脈空間分割原理,構建以經脈空間分布為背景的“三陰三陽”開闔樞模型。
3“三陰三陽”十二經脈體表分布模型
“三陰三陽”開闔樞模型,就是依據經脈體表分布規律而建立的。《內經》將十二經脈在體表規定為:三陽經分布於四肢外側,三陰經分布於四肢的內側;三陽經在四肢外側從後至前的分布次序為:太陽-少陽-陽明;三陰經在四肢內側從前至後的次序是:太陰-厥陰-少陰。在四肢部位的循經取穴,就是遵循該“三陰三陽”經脈體表分布模型所制定的原則。
4“三陰三陽”十二經脈表裏關系模型
《內經》認為,“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裏,少陽與厥陰為表裏,陽明與太陰為表裏,是為足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裏,少陽與心主為表裏,陽明與太陰為表裏,是為手之陰陽也”(《素問·血氣形誌》),這是對“三陰三陽”十二經脈表裏關系的明確表述。相表裏的兩經,都是在四肢末端交接,分別循行於四肢內外兩個側面的相對位置,又屬絡於相為表裏的臟或腑。可見,《內經》所構建的“三陰三陽”十二經脈表裏關系模型,具有陰陽相配、循行分布部位的內外相配、經脈所絡屬的臟腑相配,以及“別絡”“經別”的溝通聯絡等豐富內涵,有效地指導臨床的針灸推拿治療。
5“三陰三陽”十二皮部模型
皮部,指人身體表皮膚按照經脈循行部位的分區。人身體表皮膚依從十二正經循行路徑而分為24個分區,故以十二經脈名稱命名相應的皮膚區域。鑒於皮部是人體經脈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問·皮部論》為何用門窗不同部位結構名稱命名皮部的理由,喻其在抗禦外邪的發病學意義。由於人體經絡系統有雙向通導機能,皮部是臟腑所屬經脈的末端,既可將相關生命信息內傳於臟腑,又可將內在臟腑的相關信息反向傳導於體表皮部。因此,在皮部進行拔罐、灸刺、按摩、刮痧、藥浴、藥物貼敷等外治法,就能有效調理相關的內臟疾病。鑒於十二皮部在生命科學知識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故而構建了“三陰三陽”經脈的皮部模型,認為“皮部以經脈為紀……陽明之陽,名曰害蜚……陽明之絡也”“少陽之陽,名曰樞持……少陽之絡也”“太陽之陽,名曰關樞……太陽之絡也”“少陰之陰,名曰樞儒(當作‘欞’,即‘欞’)……少陰之絡也”“心主之陰,名曰害肩……心主之絡也”“太陰之陰,名曰關蟄……太陰之絡也”(《素問·皮部論》)。“害蜚”,通“闔扉”,即“關上門扇”,喻指陽明經之皮部主裏。“樞持”,即門軸,喻指少陽經之皮部為樞,是三陽經氣機出入表裏之樞紐。“關樞”,即門閂與門軸,喻太陽經皮部有固護衛氣、防禦外邪、轉輸機體陽氣的機能。“樞儒”(當作“欞”,即“欞”),即門窗的軸和木格,喻少陰之皮部轉輸三陰經的氣機“害肩”,通“闔樞(通‘枅’ji)”,即門窗放置“樞”的部位,喻手心主之經的皮部有關闔、閉藏功用。“關蟄”,喻太陰經之皮部有封藏、內斂功用(關,指門閂;蟄,指冬眠的蟲,有閉藏之義)。原文用“害蜚”“樞持”“關樞”“樞儒”“害肩”“關蟄”等門、窗結構類比而命名各經之皮部,並結合門窗的開、闔、樞狀態類比十二皮部的生理機能。十二皮部不僅是人體整個機體的一部分,還發揮著連經脈、通臟腑、合陰陽、固體表、密腠理的重要作用。這就是《內經》構建“三陰三陽”經脈皮部模型的意義之所在。
6“三陰三陽”十二經筋分布及其病譜模型
經筋是十二經脈連屬於筋肉的體系,其功能活動有賴於經絡氣血的濡養,並受十二經脈的調節,所以也劃分為十二個系統,稱為“十二經筋”。《內經》構建的“三陰三陽”十二經筋模型內容,包括“三陰三陽”十二經筋的命名、分布部位、各經筋的病譜特征、刺治方法等內容(《靈樞·經筋》)。
7“三陰三陽”十二經別分布及其病譜模型
十二經別,即別行的正經,就是從十二經脈別行分出,循行於胸、腹及頭部的重要支脈。“三陰三陽”十二經別均有獨立的稱謂,是以從正經“別”出的腧穴之名為名的,如“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靈樞·經脈》)等。由於“三陰三陽”十二經別是其所屬正經“別”行部分,仍屬於經脈的主幹,所以又稱之為十二“正”,如“足太陽之正”“手太陰之正”(《靈樞·經別》)等。十二經別沒有獨立之名,也沒有獨立的罹患病證譜和獨立的治療方法,這是由於其是十二正經主幹的組成部分。十二經別的循行,都是從十二經脈循行於四肢的部分(多為肘膝關節以上)別出(稱為“離”),走入臟腑深部(稱為“入”),然後淺出體表(稱為“出”)而上頭面,陰經的經別合入陽經(稱為“合”),故其循行特點可用“離、合、出、入”概之,這就是該模型的基本內涵。
8“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別絡模型
別絡是從經脈別出的小分支,與經脈的大分支不同。經脈的大分支是與經脈的主幹相對而言,仍屬於經脈,別絡則屬於絡脈範圍。除了“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各有別絡,奇經八脈中的任脈、督脈各有一條別絡,加之足太陰脾經多一條名為“大包”之別絡,共有十五條,故稱十五別絡。由於其為經脈主幹“別”行分出的較大之脈,故以“別”稱之。別絡各自有名,是以從經脈主幹“別”行分出處之腧穴為名,如“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鍾”等。
“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別絡的罹病譜與其循行分布部位及所屬內臟機能和病理特征有關,其針刺治療時,就在該經別所過處之腧穴,施以相應的針刺手法。如“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小便遺數,取之去腕半寸”“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靈樞·經脈》)。“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別絡模型與十二正經的“三陰三陽”模型排序一致。
9“三陰三陽”經脈月份匹配模型
《靈樞·陰陽系日月》認為,“足之十二經脈,以應十二月……寅者,正月之生陽也,主左足之少陽;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陽……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陰。此兩陰交盡,故曰厥陰”。這一模式規定,左右足少陽經,匹配正月六月;左右足陽明經,匹配三月四月;左右足太陽經,匹配二月五月;左右足少陰經,匹配七月臘月;左右足太陰經,匹配八月冬月;左右足厥陰經,匹配九月十月。上半年為陽年,故六個月與足少陽、足陽明、足太陽經匹配;下半年為陰年,故與足少陰、足厥陰、足太陰經匹配。此處“足三陽”“足三陰”經脈與月份匹配的排序,雖與足六經經脈在體表分布規律有別,卻與上半年(陽年)、下半年(陰年)六時段氣象特征一致。這一模型有其特定內涵及其意義。
10十二經筋痹證發病月份模型
《內經》認為,正月罹患足少陽經筋之“孟春痹”,二月罹患足太陽經筋之“仲春痹”,三月罹患足陽明經筋之“季春痹”……十月罹患手厥陰經筋之“孟冬痹”,冬月罹患手太陰經筋之“仲冬痹”,臘月罹患手少陰經筋之“季冬痹”(《靈樞·經筋》)。顯然,此處經脈與一年十二個月的匹配關系與《靈樞·陰陽系日月》中經脈與月份的匹配關系模型內涵是完全不同的,究其原因:一者為常態下經脈與月份的匹配模型(生理模型),而另一者為特殊狀態的罹病模型(病證模型)。這一模型之序與“三陰三陽”經脈月份匹配模型的排序有別,是因為該模型是針對十二經筋痹證及其刺治而設。
11傷寒病發生演變的“三陰三陽”六經辨證模型
經文認為,“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幹,不得臥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素問·熱論》)。此節原文從時間、空間、疾病象態三個維度,構建了外感熱病(廣義傷寒)的“三陰三陽”六經辨證模型。其“三陰三陽”,既有經脈的內涵,又有外感傷寒病特定證候的意義。該模型與經脈體表分布、經脈月份匹配關系、不同月份罹患經筋之痹等模型中的“三陰三陽”經脈之序均有差異,這是緣於各個模型所研究的醫學內涵有別之故。
12“三陰三陽”經脈病證診脈模型
《內經》專門針對經脈病證而創立了“人迎寸口二部合參診脈方法”。此法在經文中廣泛運用於經脈病證的診察,認為凡陽經之實證,人迎脈皆大於氣口脈,而虛證則皆反小於氣口;反之,諸陰經之實證,氣口脈皆大於人迎脈,而虛證則皆反小於人迎。
一是依據人迎寸口脈象變化,判斷手足陰陽經脈及所屬臟腑的病變。“寸口主中,人迎主外”(《靈樞·禁服》),以及“人迎以候陽,寸口以候陰”(《靈樞·四時氣》)之論,就基本確立了人迎寸口二部合參診脈方法的診病原理。
二是手足三陽經脈及其所屬六腑實證、熱證病理脈象模型。其脈象特征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靈樞·終始》)。然四盛以上則為陽邪太盛,手足三陽經脈不能承受,故曰“溢陽”或“外格”的危重病理狀態,其脈象也會出現“盛而躁”的危重脈象。
三是手足三陰經脈及其所屬五臟實證熱證病理脈象模型。其脈象特征為“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靈樞·終始》)。可見,當手足三陰經及五臟有病時,寸口脈象就會有異常變化,而人迎脈象狀態就可作為寸口病理脈象的參照對象。手足厥陰、少陰、太陰分別為一陰、二陰、三陰,故寸口脈之一盛、二盛、三盛,分別作為手足三陰經或相關臟病的定位診斷脈象標準。然四盛以上則為陰邪太盛,手足三陰經脈不能承受,故曰“溢陰”或“內關”的危重病理狀態,其脈象也會出現“盛而躁”的危重脈象。
四是手足三陽經及其所屬六腑虛證、寒證病理脈象模型。小一倍於寸口脈象,為足少陽經虛證;小一倍而躁,為手少陽經之虛。小二倍於寸口脈象,為足陽明經之虛;小二倍而躁,為手陽明經之虛。小三倍於寸口脈象,為足太陽經之虛;小三倍而躁於寸口脈象,為手太陽經之虛。
五是手足三陰經及其所屬五臟虛證、寒證病理脈象模型。小一倍於人迎脈象,為足厥陰經虛證;小一倍而躁,為手厥陰經之虛。小二倍於人迎脈象,為足少陰經之虛;小二倍而躁,為手少陰經之虛。小三倍於人迎脈象,為足太陰經之虛;小三倍而躁於人迎脈象,為手太陰經之虛。
六是人迎寸口俱盛於四倍以上,病危“予之短期”。一旦臨證有“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之脈象特征時,其反映的內在病理狀態是陰陽相互格拒進而陰陽離決的危態,故有“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靈樞·終始》)之論。
這就是《內經》構建的“三陰三陽”經脈病證診脈模型中手足三陽經病證的脈象模型。該類模型運用人迎、寸口二部脈象變化互為參照對象,其原理是“人迎以候陽,寸口以候陰”(《靈樞·四時氣》),規定陽經及六腑病證,其人迎脈象就會有異常變化,而寸口脈象則屬正常並作為人迎病脈的參照對象。手足少陽、陽明、太陽經分別為一陽、二陽、三陽,故人迎脈之一盛、二盛、三盛,分別作為手足三陽經或相關腑病的定位診斷脈象標準。
13“三陰三陽”十二經脈病證模型
《內經》構建經絡理論之目的是服務於臨床實踐,解除民眾的病痛,因而在臨床實踐知識積累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十二經脈的發病譜,建構了“三陰三陽”十二經脈“是動病”和“所生病”模型。就其具體內容而言,每一經脈均在辨識“是動則病”和“所生病”譜的基礎上,進一步分別病證之“氣盛有余”或“氣虛”之證候“虛實”,為其施針治療奠定治則治法之基礎,如手太陰肺經“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余,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足厥陰肝經“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幹,面塵脫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靈樞·經脈》)。
14“三陰三陽”六經氣血多少模型
《內經》有三篇構建不同類型的“三陰三陽”六經氣血多少模型,各自有其不同的排序。一是《素問·血氣形誌》構建的“三陰三陽”六經模型之序為:太陽-少陽-陽明-少陰-厥陰-太陰。二是《靈樞·五音五味》六經之序為:太陽-少陽-陽明-厥陰-少陰-太陰。三是《靈樞·九針論》六經之序為:陽明-太陽-少陽-太陰-厥陰-少陰。有關“三陰三陽”六經氣血多少模型,其構建模型的臨床意義都是作為針刺治療時的補瀉依據。
15《素問·陰陽類論》“三陰三陽”關系模型
該篇所論“三陰三陽”關系模型有其特定內涵:“三陽為經”(周身經脈惟足太陽為巨,直行人身背部,故稱為經。三陽,指足太陽),“二陽為維”(足陽明經行於人身胸腹部,維系於前,故為維。二陽,指足陽明),“一陽為遊部”(遊部,本意指旗幟邊上的飄帶。此喻足少陽脈行於人身之側,向前會於陽明,向後會於太陽,出入遊行於太陽、陽明二脈之間,故稱之)。
此節所論三陰三陽的概念、功能及相互關系與《素問·熱論》之外感傷寒六經病證模型之序一致。這是對六經概念、作用特征以及相互關系的具體描述。三陰三陽的命名原則,《內經》中是以陰陽之氣的盛衰多少為依據的,此與《素問》的《陰陽別論》《經脈別論》稱“厥陰為一陰,少陰為二陰,太陰為三陰;少陽為一陽,陽明為二陽,太陽為三陽”的觀點一致,是由於“陰陽之氣,各有多少,名曰三陰三陽”(《素問·天元紀大論》),以及“陰陽之三也,何謂?曰:氣有多少,異用也”(《素問·至真要大論》)之故。
就經脈生理特性和機能言之,如“有太陽為開,少陽為樞,陽明為闔;太陰為開,少陰為樞,厥陰為闔”(《素問·陰陽離合論》《靈樞·根結》)之分類。就經脈層次關系言之,開主表,合主裏,樞主轉運,即太陽為三陽之表,陽明為三陽之裏,太陰為三陰之表,厥陰為三陰之裏,少陽為太陽與陽明之間的樞紐,少陰為太陰與厥陰之間的樞紐。所以有“三陽為外門,三陰為內門”(《太素·陰陽》)之說,頗為形象地說明了三陰三陽經脈在人體生理活動中如同兩扇大門,起著外圍屏障的作用,三陽為第一道屏障,三陰為第二道屏障,三陰三陽之間都保持著開闔樞的關系,相互依賴,相互為用,才能真正起到衛外屏障的作用。
該篇更形象地稱“三陽為父,二陽為衛,一陽為紀;三陰為母,二陰為雌,一陰為獨使”及“三陽為經,二陽為維,一陽為遊部;三陰為表,二陰為裏,一陰至絕作朔晦”,字面表述各異而意義相同。可見,三陽為表、為經、為父,說明太陽為巨陽,其陽氣最盛,通巔下背,獨統陽分,太陽為表之經,庇佑諸經,獨尊為大。二陽為合、為維、為衛,說明陽明為兩陽合明,其經脈上布於頭,下循胸腹,在軀幹的循行分布獨居三陰之中,維絡於前,但卻為三陽經之裏(闔),捍衛諸部。一陽為樞、為遊部、為紀,說明少陽為三陽經之樞紐,出則太陽,入則陽明,為陽氣初盛之經,其經循行於軀幹的特點是太陽在背腰後部,陽明分布於前胸腹部,而少陽分布於軀幹兩側部,循行於太陽陽明之中,遊行於兩經之間,如旗幟兩旁的飄帶,隨風遊蕩於前後。三陰為開、為表、為母,說明太陰之名起於陰之最盛,太陰經為三陰之表,主開。
二陰為闔、為裏、為雌,說明二陰為少陰,具有陰之初盛之義,在三陰經的層次中為裏主合,“雌”與“裏”相對,為“內守後援”之義。一陰為樞、為獨使、為至絕作朔晦,說明一陰即厥陰有陰盡陽生之義,屈次於太陰與少陰之間,太陰在三陰之表主開,少陰在三陰之裏主闔,故厥陰為三陰之樞。該篇所言“三陰三陽”六經之序與《素問·熱論》外感熱病(傷寒病)的六經病證傳變之序一致,即:太陽(三陽)-陽明(二陽)-少陽(一陽)-太陰(三陰)-少陰(二陰)-厥陰(一陰)。但是從六經生理機能的角度依次言及六者之序而非病理狀態。
總結
《內經》在經脈知識板塊所構建的“三陰三陽”思維模型有15種之多,既體現了當時臨床醫家研究經絡知識的客觀事實,也是對這一內容及其內在規律的抽象和表達。這些模型各自內涵均有差異,不同類型的模型有其不同的醫學意義,這是學習、研究和應用原文中不同類型的“三陰三陽”思維模型時,務必要予以關註並加以區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