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和次子姬發都姓姬,為何長子卻叫伯邑考,難道他並非親生?
姬昌和次子姬發都姓姬,為何長子卻叫伯邑考,難道他並非親生?
相信筆者打出這個題目來的時候,有許多歷史愛好者們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根據《史記》記載,周文王和他的妻子太姒一共生下了十個兒子,他們分別是:
長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發、三子管叔鮮、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鐸、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處、九子衛康叔封、十子聃季載。
霍,要照這麽看,好像只有周武王姬發是親生的。
當時正好處於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最關鍵的時刻,難道除了姬發之外,其他九個人都不是親生的嗎?
當然不是!
雖然在那個生產力極度落後的年代想生十個孩子不容易,但是這十個孩子可能不全是太姒所生,但絕對都是姬昌的種兒。
以上對於這十個人的介紹中,全都是世人對他們的尊號,或者說是尊稱。
就好像姜太公他老人家一樣,姜太公叫“呂尚”,或者“姜尚”,“太公”是他的官職。
世人為了尊敬他,所以稱他為“姜太公”。
西周時期,盛行分封制,許多王子皇孫被分封出去之後,就以自己的封地作為“尊號”。
這也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情。
比如說戰國時期最有名的變法強者——商鞅。
商鞅他老人家原本出身於衛國,是個沒落貴族,據說還是國君的孩子,只不過因為母親身份低微,所以商鞅也不怎麽受待見。
這裏,大家具體參考現在的一些“私生子”們。
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列傳》中對商鞅很是同情,還特地稱呼他為“公孫鞅”。
PS:按照禮樂制度規定,國君之子(妻子、妾室所生)稱為“公子”,正妻所生的嫡長子被稱為“太子”。
除了這些人之外,只要是國君的後代,就可以稱為“公孫”。
春秋時期,隨著各國宗室繁衍出來的後來越來越多,大家基本上都已經區分不出來了。
只要是沾親帶故,甚至是自稱“沾親帶故”的人,都可以被叫做“公孫”。
後來公孫鞅被封到了商地,這才有了“商鞅”的稱呼。
姬昌的十個兒子也是如此,他們真正的名字是:
長子姬考,次子姬發,三子姬鮮,四子姬旦,五子姬度,六子姬振鐸,七子姬武,八子姬處,九子姬封,十子姬載。
雖然他們的名字看起來都挺奇怪的,但背後可都是有學問的。
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存在的,並不是融合在一起的。
正所謂“姓別婚姻,氏別貴賤”。
“姓”表示母系社會的血脈,也就是你的母親是誰;“氏”則是父系社會的產物,表明你的父親。
由於周禮的規定,分封制社會形成了嚴格的“長幼尊卑”順序。
長子一脈,次子一脈,以及三子一脈都是要區分開的。
其中如果有人混的比較好,還可以獲得專屬於自己的“氏”。
當然,那些不學無術的花花公子們也可以在家“啃老”,選擇“有名無氏”。
現代人最大的誤區就是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是嬴姓趙氏,名叫政,相比於嬴政,他老人家肯定更希望別人叫他趙政。
因為趙氏代表他自己也是個有“氏”的人,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
要是當時有人叫他嬴政,估計他都想拿出刀來砍了那個人。
ps:現在電視劇中許多人稱呼他為“嬴政”,簡直就是個笑話。
還有後來著名的兵家鼻祖——孫臏。
其實他老人家叫孫伯靈,“臏”是膝蓋骨的意思。
叫他“孫臏”和叫他“孫斷腿”也沒啥區別。
說完這些之後,我們再來聊一聊“伯邑考”。
“伯”是“老大”的意思,一般是在家中排行第一的人;“邑”是城池、城邑的意思,代表“封地”。
“考”是對死去父親的尊稱,也可以代指逝去的長輩。
解釋完這三個字之後,大家應該明白了“伯邑考”絕對不是對一個“正常人”的稱呼。
“姬考”去世比較早,但道德威望很高,而且他的旁系後人都很敬仰他,所以把他稱為“考”也是情有可原。
但大家註意“伯邑考”這個名稱是他死後,大家稱呼他時的代稱,可不是他生前的名字。
現在許多拍電視劇的導演們只為收視率,而不關心歷史真相,所以鬧出了許多笑話。
那些朝廷親親大臣們談論什麽太宗皇帝、漢武帝怎麽怎麽樣,都是“未蔔先知”的說法。
哪怕近代非常優秀的電視劇《康熙王朝》也不能免俗。
電視劇裏孝莊太後自稱“我孝莊……”,簡直就讓人沒眼看。
要知道“孝莊”可是她死後,朝廷給她的追封,是一個尊號。
孝莊的名字是“大玉兒”,她本人還活著的時候,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孝莊這個稱呼的。
而電視劇《封神傳奇》中,周文王稱呼自己還在世的兒子為“伯邑考”也讓人有些貽笑大方。
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寶貴的意見,廢青工作室與您下期不見不散,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搜集,侵刪。 文:小昭 審核:夢愚編輯
文獻參考:《二十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戰國策》《左傳》《春秋》《呂氏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