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科普 || 造紙術與文藝復興
紙是我們隨處可見的物品,從廉價的草稿紙、衛生紙,到稍貴的專業畫紙、特種紙,再到一些紙質衍生品,比如書刊、紙盒、紙幣、紅包等,紙的材質、作用和創意範圍也越來越難以限量。
△22K黃金衛生紙
△Max 設計的紙質書燈
△紙質家具
馬克·科爾蘭斯基(Mark )在《一閱千年·紙的歷史》裏寫道:
“只有一個特征是人類真正獨有的:人會做記錄……他們有一種衝動去記錄下腦中的所有東西,並存留給後代,這種衝動致使紙被發明。”
人類文明的象征之一就是文字的誕生。
但是早期承載文字或者圖案的工具並不是紙,而是石頭、泥板、木板、獸皮、樹葉等自然物質。
楔形板
目前最早的書寫語言據說起始於公元前3300年的蘇美爾人,他們以蘆葦做“筆”,以泥板做“紙”,這種文字被後世稱之為“楔形文字”。楔形板作為世界最主要的書寫材料長達3000年,遠勝於紙的統治時間。
△財貌雙絕的吉爾伽美什同人和楔形板
莎草紙
莎草紙也叫紙莎草紙,是利用紙莎草莖稈制作而成的紙張。目前現存最早的莎草紙大約誕生於公元前2900年~前2775年,雖然紙莎草還不是大家認可的常規意義的“紙”,但是相比楔形板來說,明顯輕便好用。
但是因為最初只有尼羅河三角洲的氣候適宜紙莎草生長,所以莎草紙直接被埃及人壟斷,導致莎草紙一度成為其他地區垂涎不已的輕奢物品。經過長期研究,在尼羅河以外的地方也慢慢可以種植紙莎草。但也因為氣候原因,即使這些地方造出了莎草紙也無法久存。最後只有埃及的莎草紙被保留下來了,然後因為一些歷史原因,現存莎草紙最多的地方並不是埃及,而是奧地利。
因為莎草紙方便粘貼但是不耐折疊,所以需要記錄的內容特別多的時候,就會將莎草紙一張張首尾粘連,形成長卷。
公元前3世紀,希臘人托勒密統治了埃及,他在亞歷山大港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圖書館。所有進入亞歷山大港的船上的書籍都會被檢查、謄抄。館內收藏了當時地中海沿岸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大批哲學、詩歌、文學、醫學、宗教、倫理和其他科學著述和孤本書。
亞歷山大圖書館後來慘遭火災燒毀。2002年,埃及人在原址附近建造了新亞歷山大圖書館,其外觀正如半卷起的莎草紙。
羊皮紙
約公元前170年,珀加蒙國王邁歐尼斯也想建一個大型圖書館,但是占據了尼羅河流域的托勒密王朝拒絕向珀加蒙出口莎草紙,於是歐邁尼斯不得不研究其他書寫材料。
經過珀加蒙人的長期努力,“羊皮紙”誕生。也許是為了紀念這項偉大的發明,羊皮紙被命名為“”。這個命名方式倒是有點瓷器味兒。
羊皮紙比莎草紙結實耐用,對氣候環境的適應性更強,同時也不受產地限制,並且羊皮紙可以折疊和縫制,因此羊皮紙更適合做成翻頁式古抄本。而在檢索內容的時候,羊皮紙翻頁古抄本比起莎草紙單頁長卷明顯更方便,因此羊皮紙也多了一層象征意義。
但是羊皮紙的制作成本遠高於莎草紙。一本古抄本可能需要200張羊皮。因此羊皮紙和莎草紙在中世紀實際是並存的,羊皮紙古抄本更多的是為貴族和教會服務,中世紀流行用黃金和插圖做裝飾,讓整本書看起來更加高貴華麗。
如果說莎草紙是紙中AJ,那羊皮紙就妥妥的了。所以對於中世紀的歐洲平民來說,兩種紙的區別就僅僅是貴和超貴罷遼。
中國造紙術
事實上比羊皮紙更早的年代,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紙。但是為什麼大家認為東漢才是造紙術興起的時間呢?為什麼古埃及人的莎草紙比中國紙早了2000多年,大家仍然認為是中國人發明的造紙術呢?
其實東漢的蔡侯紙與西漢時期的放馬灘紙以及莎草紙、羊皮紙最大的差異,就是對纖維的提煉加工上。
△甘肅天水漢墓出土的紙,是現存最早的紙繪地圖
莎草紙和放馬灘紙主要是粗纖維的物理堆積,沒有對原生纖維產生質變。而蔡侯紙則是通過一系列工序,讓植物裏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分離開,這樣得到的紙漿才能滿足造紙需求。再讓纖維在水中無序交織排列,最終形成輕薄柔韌的紙。
△《天工開物》記錄的造紙術
到了唐朝時期,造紙術進一步發展,誕生了更精美的宣紙。所以各位如果看到唐以前的影視劇裏提到“宣紙”就可以友好地提醒一下劇組啦\(^o^)/~
碎布造紙
公元4世紀,造紙術經絲綢之路傳播到中亞地區。
中亞盛產亞麻和谷物,因此中亞造紙術因地制宜地使用破碎的亞麻布和谷物澱粉造紙。借助阿拉伯人的廣大活動範圍,造紙術使阿拉伯帝國成為當時僅次於中國的強盛國家。
公元11世紀,阿拉伯人將造紙術傳入西班牙,但是因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與歐洲人信仰的基督教有隔閡,加上當時的歐洲文化程度比較落後,對紙張和書籍的需求很低,因此很長一段時間,紙雖然進入歐洲了,但是並未普及,使用者寥寥無幾。在西班牙造紙的主要是阿拉伯人,西班牙本地人也只是卑微打工人。
當時的歐洲,還是意大利比較有文化自信,靠近作為阿拉伯貿易港口的安科納省法布裏亞諾人就主動接納了來自阿拉伯人的造紙術,並從配方到技藝、設備都進行了重要改良,還首創了水印技術,徹底顛覆了傳統造紙術,也為幾百年後的歐洲造紙業奠定及基礎。
法布裏亞諾造紙術到現在仍舊還有運用。
資本主義萌芽
中世紀的歐洲實行莊園制度,封建領主控制大量土地,同時對領地和領地內的農民和手工業者擁有支配權,可以調配生產內容,也可以建立市場並制定貿易規則。
約公元1000年,歐洲氣候變暖,通過大規模墾荒運動擴大了耕地面積,農作物產量增加,人口數量上升,出現了富余農作物和剩余勞動力。於是從事手工業的比例慢慢上升,富余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制品就被拿到市場銷售,換取貨幣或其他物品。
隨著生產力進步和商業發展,除了貴族和教會,新興資產階級的物質財富不斷積累。人們對物質需求越來越高,對於能提高經濟發展的一切知識的渴求空前高漲。
而這時候擁有最多書籍的地方就是修道院,但是當時歐洲識字率特別低,羊皮紙和進口紙太貴又進一步抑制了普通人的學習欲望,所以中世紀特別是11世紀以前也被稱之為“黑暗的中世紀”。
而歐洲本土造紙業發展,就為資本主義發展產生了強有力的推動,而這種推動最直觀的現象,就是文藝復興運動。
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發生在14世紀至16世紀的歐洲的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它從意大利興起,在16世紀時已擴大至歐洲各國,其影響遍及文學、哲學、藝術、政治、科學、宗教等知識探索的各個方面。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在學術研究中使用人文主義的方法,並在藝術創作中追尋現實主義和人類的情感。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廉價的紙的普及增加了創造者基數,於是歷史進程也越來越快。歐洲煥然一新,新發現接踵而至並層出不窮。
銀行、行業工會、復式記賬法、阿拉伯數字、十進制、四線譜、音符、斐波那契數列、機械鐘、航行圖……
那麼,紙在文藝復興運動中,到底發揮了哪些作用呢?
我總結了如下四點:
一、紙提高了信息傳播效率。
語言是有時間維度的,在幾乎沒有紙的情況下,人們需要傳遞信息的時候基本都是靠口傳心記,就連一些行政規定都是靠口頭傳達。同一個信息,流傳次數越多,也就越偏離本意。
而有了紙以後,寫在紙上的內容就可以突破時間限制,並且當印刷術傳入歐洲以後,信息傳播就成為爆發式增長,對宗教、法律和文學作品的傳播起到重大作用。
二、紙支撐了更復雜的數學與工程運算。
中世紀的基礎運算主要靠心算,稍微復雜的專業運算才會用蠟板或泥板。
當廉價的紙普及以後,運算效率大幅提升,輕便快捷的紙上運算可以完成更復雜的運算。例如現代地圖、航海圖、機械設備以及復雜精致的哥特式建築,就得益於運算的進步。
三、紙促進了非視覺概念的具象化和理論化。
6世紀末的時候,法律規定祈禱時候必須有音樂,音樂成為重要的生活組成部分。但在發展音樂記譜法之前,歌曲和曲目必須“透過聆聽”來學習,口傳心授。這極大地限制了可以教授新音樂的人數,亦使音樂難以廣泛傳播到其他地區或國家。
一些愛好音樂的貴族和作曲家在羊皮紙上用四線譜記錄音樂。而紙的普及讓音樂記譜法的發展讓歌曲和音樂作品的傳播變得更容易,並促進了音樂的理論研究。
四、紙作為草稿載體,為大型創作做了充分鋪墊。
中世紀繪畫藝術主要是壁畫和蛋彩畫(油畫前身)。紙的普及可以讓藝術家在創作中投入更多創意和理性構思,創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到15世紀中期,隨著紙質聖經印需求增加,宗教或自然主題的版畫插圖也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阿爾布雷特·丟勒( Dürer)憑借精湛的技藝,讓版畫有了脫離書籍附屬品的資本,版畫也就很快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
△丟勒的《犀牛》
丟勒除了是一位優秀的油畫家、版畫家、雕塑家以外,還是一位優秀的水彩畫家,同時也是藝術理論家。
△丟勒(1471-1528)水彩《野兔》,畫於1502年。據說是世界第一張紙本水彩
△皮薩內洛(1395-1455年)《猴子寫生》,1430年
兩幅畫繪制時間也就72年,不算太遠對不對?但是如果換算一下兩位畫家當時的年齡,就會發現,這不僅是後輩之於前輩的進步,也是時代的進步。
達·芬奇手稿
米開朗基羅手稿
感謝閱讀
大家對文章有任何想法和建議
都歡迎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