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入門:《易經》概述
《易經》簡介
《易經》是一部以自然辯證法為支點,從人生觀、世界觀的高度,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哲學著作,易經思想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思維,充滿了真和善的動機,充滿了憂患意識,同時也貫穿著進取精神。
《易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樞紐和總綱領,也是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諸經之首、大道之源。儒、釋、道以及其他諸子百家無不將易經思想收納於其理論之中。
《易經》的起源
一般認為易經思想源於河圖洛書,大約產生在七千年前,其成書的年代約在商末周初。
相傳在遠古時代,黃河中出現了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洛水中出現了背上有數字的靈龜,聖人伏羲依此而畫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在受到囚禁時又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繹出了後天八卦,也稱文王八卦,並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作了卦辭和爻辭。而經文後面的《易傳》是春秋時期的孔子所著。
從功能上看,作為群經之首的《易經》是一本蔔筮書,蔔筮可以推知過去,也可以遙測未來。《易經》之所以被稱為經典,不僅在於它神奇的蔔筮功能,還在於它具有極其深奧的哲理。《易經》來源於自然,易學的一些基本原理都是自然、社會現象和基本原理的總結,是人類早期的智慧結晶,並非遙不可及、不可卒讀的天書。
《易經》的原理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通人事,《易經》闡述的就是世間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這個規律被稱為道。
《系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矛盾對立統一規律”如出一轍。與後者不同的是,在《易經》的龐雜體系之中,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被演化得極其復雜,萬物的變化規律都在陰陽的範圍內。
《易經》認為,整個世間萬物在陰陽兩種相反相成的力量互相作用下,不斷運動和變化,不斷地經歷生成、更新、消亡、再造的過程,《易經》的卦象就建立在陰陽變化的基礎上:
陰陽符號按陰陽二氣消長的規律,經過排列組合而成為八卦,八卦的構成與排列反映了陰陽對立統一的思想。八卦又經過重疊而組合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又有錯綜復雜的變化,可以演化至無窮,但不管卦象如何演變,陰陽爻都是組成卦象的最基本元素。
經除了卦象上的一陰一陽,《易經》還將陰陽作為萬物的性質及其變化的法則,把具體的事物賦予了陰陽的含義。從自然現象上看,《易經》以天為陽,以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暑為陽,寒為陰;明為陽,暗為陰;晝為陽,夜為陰。
《系辭》中說:“天尊地卑,幹坤定矣……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幹,陽物也;坤,陰物也。”從社會現象上看,《易經》以男為陽,女為陰;君為陽,民為陰;君子為陽,小人為陰。“幹道成男,坤道成女……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此外,《易經》還對自然和人類社會中共有的抽象規律賦予了陰陽的含義,如:剛柔、進退、開合、伸屈、貴賤、高低等,都是陰陽思想的反映。
《易經》對世界的影響
在商周時期,《易經》經周文王整理和註述,由蔔筮之書轉入“天人合一”的思想學術領域。自此開始,《易經》一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成為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源頭,被歷代學者推為“群經之首”。要研究中國文化,無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儒、道、墨等諸子百家,還是唐、宋以後的儒、釋、道等諸家之學,都要論及《易經》。漢朝時期,漢武帝將《易經》列為儒家五經之首,從此以後,《易經》一直是儒家必修的首要經典。
《易經》不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開山之作,也是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正如歐洲哲學權威榮格所說:“談到世界的唯一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相傳六千年之久,亙古常新,依然具有價值,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對《易經》推崇備至。唐朝宰相虞世南曾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醫學家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科學家錢學森把《易經》稱為“科學的經典”。外國人也對《易經》贊賞有加,如日本明治維新時的組閣原則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閣。”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稱“《易經》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在其自傳中,黑格爾還承認他創造的正反合辯證邏輯定律得自《易經》的啟發。
近現代有很多受易理啟示而獲得諾貝爾獎者:德國的漢森堡,其論文是《測不準原圖理》;丹麥的波爾,其論文是《相生相克原理》,他被授予爵士勛章,在選擇徽章標誌時他選用了《易經》太極圖,並在慶賀會上以太極八卦紀念章贈人。
此外,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發明二進制(後來為計算機所用)得益於《易經》八卦的啟示。在商業界,豐田、三星的創始人也從《易經》中受到很大啟發。《易經》對生物學、社會學、天文學等現代科學的貢獻早已被國內外科學界和文化界首肯。可見,《易經》對世界的影響是何等的廣泛而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