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由來

2024-10-07百科117

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在關中一帶,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要熬上一鍋“臘八粥”,不僅大人、孩子要吃,而且還要給家裏的牲畜餵上一些;此外,在門上、墻上等地方也要抹上一些。

“臘八粥”的由來與佛教還頗有淵源。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開悟之前,修行時曾因饑餓暈倒在摩揭陀國(在今天的印度),一個牧羊女用蘋果和各種雜糧混合做成的粥救活了他。釋迦牟尼恢復體力後,在菩提樹下於臘月初八開悟成佛。後世的佛教徒為了紀念“佛祖成道日”和牧羊女的功績,就在每年的臘八用米和果物煮粥供佛,這種粥被稱為“臘八粥”。後來隨著佛教的普及,這個紀念活動傳入民間,遂演變為習俗。每到此日,家家戶戶都要吃臘八粥。

臘八粥的原料主要為糯米、黃米、小豆、花生、杏仁、桃仁、紅棗、果脯,有的人家還要放白果、栗子、松子、胡桃等,以甜味為主。

根據史料記載,在中國宋代時,吃臘八粥已經非常盛行。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十中寫道:“(臘月初八)諸大寺……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 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寺院除煮臘八粥供佛齋僧外,還送與施主和富貴人家。南宋陸遊有詩雲:“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幹,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

此後朝代,這個風俗相沿不衰。清朝道光皇帝曾作《臘八粥》一詩:“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應節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疏紛紛聚。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矩。童稚飽腹慶升平,還向街頭擊臘鼓。”在1949年前的中國,寺院還有煮臘八粥供佛以及送粥給信眾的習俗。

在中國民間,還有“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的俗語流傳,反映了人們在虔誠的將臘八粥供奉於神佛後,祈求得到神佛保佑的美好願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