韞齡講排盤中的時間問題
在學習排盤時,我們經常會碰到很多名詞,如公歷、農歷、陽歷、陰歷、閏月、視太陽時、平太陽時等等。這篇韞齡為大家梳理關於時間的知識點,作為帶大家入門八字和紫微的基礎。我們要理解什麼是時間,古人是如何記錄時間的。以及自己需要掌握哪些知識點,同時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需要到哪種程度。
我們看看古人的記載,早在《尚書·堯典》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意思是古代的帝王堯,命令羲、和,順應天意,測量日月星辰的變化,制定歷法,把天時節令告知人們。從這裏我們知道,古人是根據太陽、月亮和星辰的運行規律,總結出時間,來指導民事活動。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再如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種谷》寫道:“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顯然,古人十分遵循天地自然規律,特別註重天時、地利,以及人力的運用。在農耕上如此,同樣在生活和事業上也要遵循這樣的規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與此同時,古人也從中發明並總結了很多民俗知識和命理知識,譬如我們常見的擇吉、擇日、八字、紫微等,來推測我們的吉兇禍福。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所以,我們要想學好命理首先就要掌握一些時間的知識。韞齡給大家從年、月、日、時四個概念講解。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一、年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在生活中,我們知道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春夏秋冬四季構成了一年。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專業術語上叫回歸年,是指太陽地心視黃經變化360°的時間間隔,該間隔代表我們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四季變化,寒暑往來,萬物的生長與衰敗,取其一個周期現象稱之為年。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按照回歸年,歷法有陽歷、陰歷、陰陽合歷之分。通俗的講,陽歷是根據太陽的運行規律總結計算而來的歷法;陰歷是根據太陰(月亮)的運行規律總結計算而來歷法。喜歡天文學的同學可以進一步去學習農歷標準和其他天文知識。而我們著重學習命理不用去深入掌握,我們可以直接看萬年歷軟件和排盤工具,如圖1-1。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公歷我們也叫陽歷,舉例來講,如上圖1-1出生在2022年2月20日,也就是我們現在通用的時間,屬於陽歷時間信息。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此時陰歷時間信息為壬寅年正月二十,也是我們平時過的生日,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人過選擇陽歷生日,按照其個人習慣和喜好而已。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我們常講的農歷屬於陰陽合歷,是我國特有的先進歷法。其中陽歷(太陽的規律)體現在我們常見的老黃歷中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等)、天幹和地支等上面。而陰歷體現在我們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新年,即正月初一,我們稱為陰歷(月亮的規律),有的時候我們也叫農歷正月初一或陰歷正月初一,同一個意思。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那麼我們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也就來了: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八字排盤的年份是按照立春為界限更換幹支。紫微排盤的年份卻是按照農歷年的正月初一為界限更換年份,所以有陰歷日期不用轉換成陽歷,就可排紫微等眾多星曜。在排盤的時間歷法選擇上,我們應該知道了怎麼選擇。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在我們實際生活裏,我們知道每年有閏年和非閏年之分,接下來講月份。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二、月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我們現在生活和工作中最常用的是陽歷月份,1、3、5、7、8、10、12月31天,2月閏年29天,平年28天,其余月份30天。這些與我們八字和紫微排盤並無直接關系。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八字排盤用的是二十四節氣時間更換月份的幹支,立春更換年柱,方法就是五虎遁歌訣,還不會背誦的同學一定要掌握。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紫微排盤用的是陰歷月份: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臘月。陰歷月,又稱為朔望月,是指月亮(太陰)從月球連續兩次朔的時間間隔。朔和望是月象盈虧的變化,就是我們每天看到的月亮形態變化。每個月份有二十九天或三十天,平均約29.5天。農歷平年有12個農歷月,農歷閏年有13個農歷月。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我們的農歷既然是陰陽合歷,當然以回歸年和朔望月為基本準則,但兩者在實際運行中,回歸年的時間長度和朔望月的時間長度上又不能完全貼合。12個朔望月長度29.5*12=354天,一個回歸年是365.2422日,一年相差約11天,6年就相差2個月,正常春節我們都是正月瑞雪紛飛的季節在家中度過新年,多年之後春節可能就變成在春暖花開,辛勤播種的時間在家過新年,還可能在任何季節,那豈不是農業生產和生活混亂。所以古人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用閏月來協調太陽和月亮的規律。《尚書·堯典》記載: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裏的四時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歲就是年。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那麼我們紫微中遇到閏月如何排列?文章源自紫微取象派-
有的按照上個月份,有的按照下個月份,韞齡多是按照月中分界,即閏月的十五日之前為算為上個月,之後算到下個月。
三、日
日非常簡單,農歷中以六十甲子循環值守,即幹支紀日。八字中稱為日柱,紫微中用的日就是我們每年過的農歷生日。大家記住六十甲子,就知道了每天值守的幹支,當然也是需要會排列背誦的,下面主要講時辰。
四、時
一天24小時,十二時辰,平均下來,一個時辰2個小時。在命理上,定時辰是經常遇到的問題,那麼我們應當註意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第一個是經度的影響。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國東北天太陽出來的早,西北天太陽出來的晚,當遼寧正當中午12時太陽正當空照,而新疆的太陽不是當空照,遼寧此時應為午時,新疆應為巳時。具體計算方法,經度時間= 鐘表時間 +(120度-當地經度)*4分鐘,地球一圈360度,24小時,1440分鐘除以360度,每度4分鐘。
第二個是均時差的影響。
時辰,在天文學術語中有平太陽時間和視太陽時時間(真太陽時)的說法,我們目前用的時間是北京時間,其三者是如何區分的又有何關系,繼續閱讀。
北京時間:全國統一的鐘表時間。
平太陽日:以平太陽連續兩次經過某地下中天的時間間隔。通俗講就是顯示在鐘表上的時間,長度固定為24小時。包括北京時間。
視太陽日:真實的太陽連續兩次經過某地相同中天的時間間隔,也就有了真太陽時的說法,通俗講就是我們古老的日晷紀時。而兩者之間會有長短時差,術語叫均時差,均時差=平太陽時-真太陽時。查詢以往的資料均時差範圍一年中在17分鐘到-14分鐘的誤差之間變化,也就是一刻鐘左右的誤差。
我們這裏使用的均時差計算方法來自能源工程專業的朋友提供的計算公式:
XE為均時差,K是歲首到春分的時間(單位天),N為積日。其中涉及的內容知識過多,我們可忽略具體過程,直接使用,感興趣的同學可深入研究。這裏是以1985年取標準年,以2022年帶入其中,經過韞齡擬合之後,得圖1-3。
由圖1-3可得在2月中旬慢 15 分鐘左右,而在 11 月初則快16 分鐘左右。再查詢現有的萬年歷中時差進行對比,會發現誤差在1分鐘左右。
第三是夏令時的影響。
我國在八九十年代使用過夏令時,具體作法是:每年從四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淩晨2時整(北京時間),將時鐘撥快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3時,夏令時開始;到九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淩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間),再將時鐘撥慢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1時,夏令時結束。
具體時間:
1986年5月04日至9月14日;
1987年4月12日至9月13日;
1988年4月10日至9月11日;
1989年4月16日至9月17日;
1990年4月15日至9月16日;
1991年4月14日至9月15日。
夏令時中出生的人,生時須減去1小時。但是有些地方因為某些原因並未執行夏令時,所以並不需要減去1小時,具體可以詢問長輩當時是否真的執行夏令時間了。
通過以上三點主要因素得出結論,我們用的排盤時間稱之為真太陽時,公式如下:
真太陽時 = 平太陽時間 + 經度修正時間 + 均時差 + 夏令時
平太陽時為鐘表時間,或者叫北京時間;經度修正時間為出生地的經度平太陽時;均時差為上圖曲線每日的時差。
以上結論總歸是理論計算,在實際運用中還會有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出生時沒有準確的記錄時間;一年四季每一天的12個時辰是否都應該平均劃分等等。我們知道日照時間冬短夏長,理性思維分析不論哪一天就應該平均分成12份對應12時辰,那麼用感性思維分析十二時辰不應該平均劃分,夏天光照充足,陽氣足,午時應該延長,冬天則應縮短。為此我們不用去過多辯論,而是應該去實戰驗證,尤其當出生在時辰界限時需要註意,命宮的星曜是否符合命主的性格等等。
還有子時出生是否算第二天的問題,具體有爭議時間是晚子時23點到0點之間出生的朋友。
我們先看一下古人的記載:以地支在下,各取其足爪於陰陽上分之。如子雖屬陽,上四刻乃昨夜之陰,下四刻本日之陽。鼠前足四爪象陰,後足五爪象陽故也。
總結一下,鼠前四爪、後五爪,虎五爪,龍五爪,馬單蹄,猴五爪,狗五爪,故屬陽。牛分蹄,兔缺唇且四爪,蛇零足雙舌,羊分蹄,雞四爪,豬分蹄,故屬陰。我們會發現只有子鼠更明顯的具備陰陽兩儀,取象立意包含著易趣妙理。
在實際的推算經驗中,韞齡根據命主的星曜幹支與性格對比分析,推算下來得出結論:有的朋友要算到第二天,而有的朋友不用算到第二天,還有的朋友要兼看,兩個命盤占比不同。所以我們在預測時要學會分析命主更符合哪個星曜和八字。如果對星曜的區別理解不到位可以看這篇文章。
最後我們來看看幾種古人的計時方式。
第一種,日晷。優點是非常接近真太陽時,缺點是各個地方時間不統一,陰天和黑夜無法使用。
第二種,漏刻。以水計時,主要用來劃分一天的時間。
感興趣的同學可自制簡易日晷,如果需要圖紙模型和均時差表可向韞齡發送qq郵件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