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的魅力:一窺唐朝繁華和鼎盛,陶瓷中的佼佼者該如何欣賞?
導言
盛唐時期是一個在政治、文化、經濟等領域都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宏大氣象,眾多領域都走在了世界前沿,並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與此同時,唐三彩的出現也標誌著我國古代陶瓷燒制工藝達到巔峰。
"唐三彩"之名,現代的人幾乎很少沒有聽過的,作為一個在我國中學課本裏必然出現的名詞,唐三彩吸引著太多人的好奇與向往。
精美的唐三彩
然而沒有系統學習過有關知識的人,很難領略到這五彩斑斕的唐三彩到底美在哪裏,為何如此多的人喜愛?該如何領略唐三彩這個陶瓷中的佼佼者的魅力呢?
從唐三彩看唐朝
要想懂的欣賞唐三彩需淺要了解其歷史背景
唐三彩為何叫做"唐三彩"?因其源自於唐代,並且是唐代獨創出來劃時代的三彩釉陶器。這裏說的三彩並非僅指三種顏色,而是五顏六色,五彩斑斕。唐以前有多色陶器嗎?
有,不過幾乎都是由單一色調,調制成不同的釉色飽和度而來的。真正的多彩釉是在南北朝時開始出現,唐朝時走向巔峰。
唐三彩的顏色主要是黃、褐、綠三色,同時也會加上藍、棕等顏色進行搭配。唐三彩雖然顏色樣式好看,但論實用性的話相比同時期的白瓷和青瓷確實大大不如,因為它很容易漏水。
唐三彩上色
那麼為何實用性較差的唐三彩會吸引大批唐人的追捧?這和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息息相關。
盛唐時期,唐代的政治經濟實力達到頂峰,在軍事層面上擊潰蠢蠢欲動的北方部落之後,更是出現了一種四海臣服的宏偉氣象。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唐人自信而富有,接受外來文化而不再畏首畏尾,文化朝著多元的方向發展。
生活水平也有了極大的提高,整個社會風氣也逐漸由純樸向奢華方向轉變,唐朝貴族階層更是變本加厲的來炫耀自己的富有。正是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才為唐三彩的興盛打下了基礎。
追求奢華的貴族王公,生前享受夠了榮華富貴,死後同樣也想讓自己富甲天下。由此而催生了大批的殉葬品出現,而造型奢華,顏色炫目的唐三彩便成了他們的目標。
他們讓制作唐三彩的工匠按照他們生前擁有的一切財富,制作成三彩陶器,讓他們可以帶去冥間。因此後世也認為唐三彩也是一種墓葬裏出土的冥器。
出土的陪葬品——唐三彩
上梁不正下梁歪,在這些王公貴族的引領下,整個社會上的人都逐漸追求起來了這種奢靡。
在《唐會要》中有"太極元年"這條記載"王公百官竟為厚葬,偶人像馬,雕飾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禮,更相煽動,破產傾資,風俗流行,遂下兼士庶,若無禁制,奢侈日增"。而其中的"偶人像馬"自然就是唐三彩了。
唐三彩的用途
在社會風氣的帶領下,唐三彩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巨大的需要,自然而然也衍生出來了相當多的種類。有著日常生活中的碗、盤、罐、壺、枕,也有著象征著財富的人物俑和動物俑。
人物俑裏面有豐腴嫻雅的貴婦、清秀素凈的侍女、形態各異的胡人、嚴肅魁梧的武士等等。動物俑裏面有獅子、馬、牛、駱駝等等,其中三彩馬俑和三彩駱駝俑最為常見。
駱駝載樂俑
了解了唐三彩的來源以及簡要的分類,那麼當看到一個唐三彩時該如何確定其具體的種類,如何的賞析呢?
簡要了解不同類唐三彩的藝術風格對欣賞這一藝術品幫助甚大
唐三彩的藝術風格主要是從它的造型和釉色兩個方面來體現的,造型豐富多樣的同時極具真實,雕塑繪畫手法的運用也是相當頻繁;而釉色主要是多彩,顏色絢麗斑斕,相當具有特色。
在眾多唐三彩裏面,人物俑和動物俑的最具欣賞的美感。在人物俑中無論是貴婦俑還是侍女俑,無論是胡人俑還是天王俑,不同種類的俑都相當具有特色。
1955年在陜西西安東郊發現的一個唐朝墓葬裏就出土了唐三彩的女俑,是一個梳著高髻的女坐俑,頭發成髻狀,身著長裙,略微露出一些胸部,正在銅鏡前欣賞著自己的妝容。
唐三彩女俑
這是唐朝時典型的貴族少女俑,青春活潑,身材窈窕。盛唐的文化也是整個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開放的,這樣子的少女裝扮也只有唐朝才會有。
而貴婦俑則是濃妝艷抹,有著紅紅的胭脂,紅紅的嘴唇,造型華麗,最突出特點則是慵懶華貴,豐滿圓潤。
坐、立唐三彩女俑
無論是貴族少女俑還是貴婦俑,在細節雕刻上都是精益求精,細致精美,給人栩栩如生,場景如在眼前的視覺感。
運用了這一時期獨創的"以線畫體,以體托線,線體結合"的雕塑手法。欣賞這樣的陶俑,就要從細節上慢慢體會,從主人的五官、體態以及場景刻畫的細膩入手,同時如果再多了解一些唐代貴族的生活場景那就更好了。
富態華貴的女俑
相比較於雍容華貴的貴婦和貴族少女,身份地位的差異使得侍女們少了一份貴態,多了一分樸實,這一特點直觀的表現在侍女們的穿著打扮和體型體態上。
也正因此盛唐侍女俑的塑造手法更多的是展現侍女平實的一面,他們大多身材姣好,穿著樸素,造型也有喜怒哀樂各色均有。
這樣的陶俑生活場景是需要我們仔細分辨的,在她的穿著面部表情形態上可以看出她在主人家只是一個侍女的地位,而我們觀賞時也應仔細體會。
唐三彩不同的陶俑有著不同的特點,女俑體態婉轉,而天王俑則魁梧粗獷。
天王俑
天王俑在陪葬品中的作用就要求天王俑有著嚴肅的外貌和震懾人心的氣勢,而工匠們為了體現出天王的壓迫感,也使用了眾多不同的方法。
比如會在雕塑的過程中廣泛的應用裝飾性線條,以此來使得所塑造的天王有著剛健的外形和粗獷的衣紋。
總的來說,唐三彩中不同的陶俑都擁有著不同的特點,由於唐三彩的特殊作用,這些栩栩如生的唐三彩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來,唐朝時這些人群的生活面貌。
面目猙獰的天王俑
因此我們在欣賞這一藝術品的時候,需要我們更多的去註意它的細節,諸如場景的塑造、衣著的搭配、人物表情等等。
當我們可以粗略的讀懂雕塑工匠在唐三彩中想要表達的是什麼的時候,也就愈發的被這種及其真實的陶俑藝術品所震撼。
天王俑震懾人心
鑒別真假唐三彩很有必要
真品唐三彩的工藝流程主要有選料、成型、素燒、掛釉、釉燒、開相六個步驟。
而現代仿品唐三彩則和傳統唐三彩有較大差距,除了在選料方面會使用石灰加水泥或者陶土這種低級仿品的胎料之外,在制作模具、成型方法、燒制方式上同樣也有較大差距,同時在開相之後往往還有一個做舊的步驟。
唐三彩制作工藝
通過用酸或者用堿浸泡,或者埋藏在地下,以此來使得仿制真品器物表面受泥土和地下水侵蝕的痕跡。當然做舊方法還有很多,受篇幅影響就不再一一列舉。
現代高仿品和古代真品有哪些很容易鑒別的不同的?首先是體現在制作模具上。
唐代由於技術限制,制作的模具往往有著粗糙的工藝痕跡,在胎的表面上會略微顯得高低不平,而且在模的接縫處也會有一種隨意抹平的跡象。
燒制唐三彩
現代的工藝高仿品則不同,做工細致幹凈利落,很少有高低不平的,也正因為這樣,現代高仿品雖然比唐代制作工藝更加精良,但卻缺少了時代的痕跡。
同樣也是由於技術差距,真品唐三彩上往往有著明顯的人工痕跡,因為采用的是手工按胚和粘接,很多陶俑的內部會高低不平或者有著工匠的指紋。
仿制唐三彩人工粘接
而現代的仿品大多是模制註漿大規模生產的商品,規格統一大小一樣,也很難看到真品唐三彩內部的不平和捏塑時留下的手工痕跡。
仿品和真品的差距還體現在一些很明顯的地方,比如仿品胎體發白,並且胎質有時候過硬,相互叩擊的時候會發生類似瓷器碰撞的清脆聲音,真品的唐三彩卻是堅韌的同時又有著柔軟的特性。
仿制胎體發白釉色不均
法更便捷,溫度把握更精準,燒出的釉色更加穩定和亮麗,而真品的唐三彩卻在釉色上略微有些不均勻,釉面也容易有著淺淺深深的效果。
結語
作為中華民族的藝術寶藏,唐三彩經過了時代的考驗,然而近些年來唐三彩產業卻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造假、高仿、無法緊跟人們的審美腳步等等。
但是我想絕大的國人對我國唐三彩這種傳統藝術還是有著很大的包容,當人們對唐三彩的欣賞和新時代的審美觀念相結合的時候,唐三彩這朵藝術中的奇葩會再次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