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四大兇獸的來龍去脈(下篇)
昨天我們介紹了上古四大兇獸的前兩個,也就是饕餮了窮奇,沒有看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上篇,今天我們介紹其他兩個。
梼杌(táo wù),《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梼杌。”據《史記》記載,顓頊為黃帝次子的兒子,顓頊家有個不成器的孩子,冥頑不靈,欺壓百姓,而且比較耿直,油鹽不進,什麼建議也不聽。
我們可以看到梼杌兩個字的偏旁都是木,所以梼杌是像木頭一樣固執不懂道理的。《神異經·西荒經》中記載:“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大,毛長兩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擾亂荒中,名梼杌。”長得像老虎,但是毛很長,尾巴也很長。關於梼杌的記載非常少,比前面的饕餮和窮奇少得多,但是現在還有用梼杌來形容一個人思想頑固保守,脾氣暴躁的情況。
最後來說說混沌,又寫做渾敦,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混沌。”關於帝鴻氏到底是誰,又不同的說法,有人說黃帝是帝鴻氏,也有人說蚩尤的部族是帝鴻氏,這裏我們不深究,只要知道混沌是帝鴻氏一個熊孩子就行了。
混沌的樣子長得像帝江,
《山海經。西山經》中說:“又西三百五十裏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註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大概說混沌和帝江是一樣的,有翅膀,沒有面目,能歌善舞的。
可是《神異經·西南荒經》裏記載:“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藏,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有兇德則往依憑之。名為混沌。空居無為,常咋其尾,回旋仰天而笑。”這個就比較符合兇獸的形象了。
《莊子》裏又一個關於混沌的故事,“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說中央的帝王叫做混沌,倏和忽這兩個人來到混沌的地盤,混沌待他們很好,他倆很感激,覺得人都有七竅,但是混沌沒有,他倆就用了七天給混沌鑿出七竅,結果混沌就死了。
這大概是四兇裏死得最慘的一個了。
其實我比較贊同一個說法,四大兇獸的真正身份應該是上古四個部落的首領,在黃帝征戰的時候和他們發生戰爭,這四個部落被打敗並且放逐到了蠻荒之地,慢慢的這樣的部落就被傳說成了兇惡的怪獸。蚩尤也是如此,我們看無論是蚩尤的塑像還是畫像,
看起來都不太像是個人類,
畢竟上古傳說年代久遠,真的是無從考證了,大家了解一下他們的起源和傳說故事也可以作為平時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