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選介《周易》卦爻辭之義理與象數綜合詮釋研究
項目負責人:孫景龍河北民族師範學院教授
結項時間:2016年2月
鑒定等級:優秀
本項目的最終成果為專著《原象明易》,語文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全書435千字,正文473頁碼,1/16開本,30.25印張,精裝。階段性成果為4篇論文。
成果登記表
一、主要內容
《原象明易》的主要內容是對《周易》64卦卦爻辭的全面解讀,兼及彖傳和象傳。卦辭爻辭,緣象而作。本項目在充分吸收前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卦爻象為研究重點,探求卦爻象與卦爻辭之間的意義聯系,從而詮釋卦爻辭所闡釋的卦爻象所寓之義理。
本項目成果詮釋卦爻辭,主要以卦爻象為依據,原象解辭以明義理,象、辭、理相互證明。
卦辭、爻辭,說解者頗多,本書不盲從舊說,觀象玩辭,運用現代人的眼光,聯系生活實際,重新審視卦義,推原卦爻象;參考歷代註家的詮釋,對《周易》全部卦辭、爻辭、彖傳、象傳作出了新的意義詮釋,使《周易》之義理昭然。
其體例,先釋卦名與卦序,次解卦辭、彖傳和大象傳,然後詮釋爻辭和小象傳。每卦最後皆做綜合解讀,概說一卦之大意,略論本卦與其覆卦、互卦、旁通卦之關系。
其方法,則遵循前賢之所創立而有所取舍,註重時、位及其各爻位之間的關系,揭示卦爻象的深刻意蘊,說明卦爻辭之所以系。
經傳詮釋文字之後附有《讀易常識舉要》,以為初涉易學者入門導引。
二、重要觀點
本項目研究成果體現的重要觀點如下:
1.《周易》準天地之道以立人道,乃懲惡勸善之書,非僅蔔筮之用。
2.《周易》是我國古代哲人對社會人生乃至整個宇宙世界的認識結晶,正如《易傳》所說“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周易》廣大悉備,天道、人事無所不賅。
3.聖人畫卦立象以盡其意;象寓其理,理晦而聖人系之以辭。《周易》思維是一種意象思維,有卦畫和文字兩個意義符號系統。其稱名取類,曲盡幽隱,依文解義,僅得皮相。
4.卦辭爻辭,緣象而作。解辭而不及象,猶如緣木求魚;棄辭而只觀其象,又如盲人瞎馬。辭象互參,或見真詮。
5.世間萬事萬物都是互相聯系著的。伏羲畫卦,揭示的就是事物之間各種各樣的聯系。卦與卦之間,卦與爻之間,爻與爻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系,這些聯系形象地再現了紛紜復雜之世界的表象及其包涵著的實質。
6.每卦六爻,皆關時位,時位不同,其與他爻的關系也自然不同,吉兇亦即有別。卦以明時,爻以通變,人事比之,大體不錯。
7.卦之旁通、互、覆,“未形未見”,讀《易》用《易》不可不知。明顯隱,知變通,則無有窮時。
8.《周易》言理之書,非因事而作,而事有切合者。如爻辭有雲“帝乙”“高宗”“箕子”“文王”者,言其人之事似此爻或可,雲此爻言此人之事則不可。
9.傳統《周易》詮釋學,多用“卦變”“爻變”“爻位升降”以及“半象”“大象”等說解卦象和卦爻辭。然隨意取變,準的無依;且卦變爻變或爻位升降,則轉成他局,不是本卦了。辭系本爻,皆因本爻之象以及本爻與本卦中他爻之關系。
10.剛柔摩蕩,陰陽往來而生卦。一卦既成,象數理則備寓焉。“卦以存時,爻以示變”。變也者,取予應對,語默動靜,往來屈伸,進退行藏也,非謂陰陽互變。
三、學術價值
《原象明易》的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卦辭、爻辭,說解者頗多,本書不盲從舊說,觀象玩辭,多有創獲,為易學研究提供了新參考。
2.歷來註易,或義理,或象數,各立派別,象數派如虞翻,拆句為字,字字言其象數,不免支離;義理派如王弼程頤,徒演義理,理無依傍。本項目成果詮釋卦爻辭,充分觀照象與辭,因象解辭,以象數說義理,揭示象中本有之理,象、辭、理相互證明,為易學研究拓寬了新思路。
3.歷來註家詮釋卦義,皆就本卦為說,尚無言及本卦與他卦之聯系者。本書詮釋每一卦的卦爻之義外,註意探求本卦與互卦、覆卦、旁通卦的關系,如解讀《需》卦,則兼及需卦與睽卦、訟卦、晉卦的相互關聯。卦之旁通、互、覆,“未形未見”,讀《易》用《易》不可不知,用此說解卦義,發明易理,尚屬首創,為易學研究開辟了新視野。
4.易學詮釋經歷代學人的不斷探索,發明了不少詮釋體例和方法,諸如承乘比應,時位,升降,卦象,爻象,卦變,爻變,爻辰,卦氣,卦德,卦才,納甲,五行,筮數,互體,旁通,反對,等等。運用這些方法,人們對《周易》卦爻辭作出了多層次多角度的意義詮釋,可謂眾說紛紜。本項目成果通過對這些方法的取舍揚棄,進行總結梳理和整合,完善了易學詮釋體例和方法。
四、實踐意義
在中國文化史上,對《周易》文本的詮釋,大體可分為義理詮釋與象數詮釋兩大類型。現代學者對於《周易》卦爻辭的解讀,基本延續了傳統義理易學的解經體例和方法,既沒有多少新的創獲和突破,也缺少對傳統的總結梳理與整合。毫無疑問,歷代註家,由於個人關註角度不同,其對《周易》卦爻辭的詮釋都帶有某些思想和時代的局限性。本項目成果對《周易》64卦卦爻辭作義理與象數綜合詮釋研究,因象解辭以明義理,使辭有所據,理有所依,象有所明,在辭、象、理之間建立起了邏輯聯系,從而彰顯了《周易》蘊涵的人生哲學道理。
由於易象符號的抽象化,卦爻辭的簡約化,加之註家詮釋的缺陷,普通百姓很難讀懂,使得《周易》這部曠世文化經典的應用價值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易學研究仍然局限於少數學者的圈子,《周易》神秘、難懂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很難走向大眾。如何繼承傳統,更新理念,融會新知,完善易學詮釋體例和方法,使易學通俗化,大眾化,是時代對易學研究者的殷切期待與呼喚。本項目研究成果對《周易》卦象和卦爻辭作了新的詮釋,務使《周易》文化通俗易懂,不再成為“天書”,可以幫助人們加深對《周易》思想的理解和對事物之間錯綜復雜關系的認識,有利於發揮《周易》文化在人們生活中的指導作用。
由於人們對預知未來、逢兇化吉的無限渴望,《易》用於蔔筮,神秘化的趨勢比較明顯。一直以來,《周易》作為蔔筮之書成為主流。其實,《周易》的實際應用價值遠非蔔筮所能盡包,或者說它的實際應用價值主要不在蔔筮。聖人以神道設教。《周易》言“當位”“中正”“利貞”“承德”“下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懲忿窒欲”“思患豫防”“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亦懲惡勸善之書。易以決疑,知易者不蔔。《周易》揭示的是人生道理,講的是人生法則,“不可遠”。看明白了《周易》,不用占蔔,道理就在那裏擺著,按照《周易》這些道理行事,“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明於憂患與故”(《系辭傳》),則“元亨”“無咎”“無不利”。本項目研究成果結合生活實際解讀《周易》,使世人知《周易》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有利於人們認識《周易》的性質及其真正的思想價值,從而揭破《周易》的神秘面紗,自覺用易學思想指導生活,有利於發揮傳統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科研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