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九大碗”
“九大碗”,也有人叫做“九鬥碗”,是四川一些地方鄉下紅白喜事的酒席,因其有九碗主菜而得名.現在生活好了,也不會只上九碗菜了。
最初的九大碗是由:軟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魚、蒸渾雞、蒸渾鴨、蒸肘子、夾沙肉、鹹燒白這就種蒸菜組成,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九大碗的花樣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註重口味而不是場面。
辦“九大碗”這風俗無疑是農耕時代的特殊產物,它反映了我們的祖先渴望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社會理想。無論是哪一家有了事,也不管這家人有錢還是沒錢,鎮上的人們一律都要去幫忙,而且一幫就是好幾天,從最初的借桌椅板凳鍋碗瓢盆到最後歸還家具,有始有終,絕不讓主人家一家人勞累。去吃“九大碗”是要向主人家交錢的,你五十他一百,賬房先生戴著老花眼鏡,用毛筆在賬本上如實記下客人交的錢,到時分文不少的交給主人。主人抱著這本人情簿子,等別人家有事的時候再去還人家。客人交了錢吃起來心安理得,條件差的人家也可暫時借助大家的力量將家裏的事辦好,體現了集體的溫暖,有點提前進入和諧社會的味道。同時使鎮上的人建立一種千絲萬縷的經濟關系,永久牢固,和諧美滿。多少年來人們牢牢守著這種約定俗成的規矩,若有人收了別人的錢而不還,或是別人家有事而不去幫忙的話,是要被人背後議論的,背上一個不落教的名聲,一輩子都擡不起頭來,只要是一個正常的人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我很佩服祖輩們定下的這個規矩,既富有人情味,又有一定的約束力。
辦一次“九大碗”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單以吃而論,主人家至少須備下上千斤的豬肉,幾百斤魚(一般是鯉魚),幾十只雞和上百斤的牛肉,至於蔬菜那就更多了。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九大碗”質量也須“與時俱進”,若是有哪家準備的東西少了,不夠客人吃,人家當面不會說什麼,背了會將這家人貶得一無是處,讓你從此不好意思見人,所以人們寧願多浪費點,也不希望別人說長道短。辦“九大碗”不能太“水”是鎮上的人家共同恪守的一條規則。
辦“九大碗”自有一班專門的廚師(民間廚師沒級別的)料理,誰負責做哪一道菜都有明確的分工,不是“專業人員”你是插不上手的,最多只能幫這些“大師傅”們打打下手,只能幹點殺殺雞扯點雞毛或是剖一下魚這類非技術的工作,到了關鍵的工序的時候你就得靠邊站。我認識一位廚師,替人辦了幾十年的“九大碗”了,已經60多了,至今還在為小鎮的紅白事發揮余熱,他在鎮上頗受人尊重,無論哪家有事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他,而他也樂意為大家服務。他最拿手的菜是“蛋裹元”,這也是高廟的“九大碗”名聞遐邇的主要原因。我曾在城裏的好些餐館吃過別人做的“蛋裹元”,材料一樣但就是沒他做的地道。這道菜說起來挺簡單,把豬肉在菜板上細細剁碎,加上生姜蔥頭味精胡椒粉拌勻,用事先做好的蛋皮(用雞蛋清在油鍋裏攤平,看起來顏色黃黃的,很薄)包裹成一條條的,放在蒸籠裏蒸,蒸熟後再切成一片片的就可吃了。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難了。有許多人都按照她傳授的方法做過,但做出來就是沒他做的好吃。
吃“九大碗”的時候,整個一條街都擺滿了桌子,每張桌子坐八人,一次坐二十多桌,這一輪吃完了,下一輪接著吃,客人多的人家要坐好幾輪才能將酒席擺完。桌上的白酒是地道的高廟白酒,有“小五糧液”的美稱,酒不夠的話,還可加。菜一道道的端上來,說是“九大碗”其實根本不止九碗,葷的素的都有,滿滿的擺一桌子。那幾十桌人同時在屋檐口下吃飯的場面實在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喝酒的喝得滿臉通紅,吃飯的風卷殘雲,人聲鼎沸,我想梁山好漢聚義廳的熱鬧和豪爽也莫過於此,那一刻人世間所有的悲喜都被人們輕輕忽略過去。這樣的場面往往要持續好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