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長鶯飛二月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明節的民俗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千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說:“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京制紙鳶極盡工巧,有價值數金者,琉璃廠為市易之。”記載了清明掃墓後放風箏的情景以及市場上風箏制作交易的情況。有首流行北京市井的童謠說:“陽春三月柳條青,結伴郊外放風箏,女孩喜愛花蝴蝶,男孩愛放大老鷹。”
張儒剛繪
風箏,古時稱“風鳶”“鷂子”,初時為木質所造,據說發明者為墨子。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被譽為“科聖”。《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工匠魯班在墨子設計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創新和發展。《墨子·魯問》記載,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可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這些都是風箏的最早版本,可以說是風箏的源頭。
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唐朝時,隨著造紙業的發展,民間用紙來裱糊風箏已經很普遍,清明節放風箏也很盛行。唐代詩人唐采在《紙鳶賦》中說:“代有遊童,樂事末工。飾素紙以成鳥,像飛鳶之戾空;翻兮將度振沙之鷺,杳兮空光漸陸之鴻,抑之則有限,縱之則無窮,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藏乎掌揮之中。”當時有人在風箏上裝弦和笛,放飛時風吹發出響聲,還有人在風箏上安裝小燈籠,夜晚風箏升空時,就像是閃爍的星星,被稱為“神燈”。唐代詩人高駢《風箏》詩曰:“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將別調中。”
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廣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寫道:“橋上少年郎,競縱紙鳶,以相勾引,相牽翦截,以線絕者為負。”
明清時期,風箏在大小、樣式、紮制技術、裝飾和放飛技藝上都有超越前代的巨大進步。當時的文人親手紮繪風箏,除自己放飛外,還贈送親友,並認為這是一種極為風雅的活動。清代詩人高鼎《村居》描寫了一群兒童在明媚的春天裏放風箏的快樂情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在古人看來,放風箏不僅僅是一種遊藝活動,還可以放走晦氣。所以很多人在放風箏時,會將自己的病癥寫在紙鳶上,等風箏飛高時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走,也就代表著所有的疾病、晦氣遠離自己而去了。這種習俗,在民間又叫“放斷鷂”。
舊時在和平門外虎坊橋南、陶然亭東邊有一大片空曠之地,附近有一座教堂,高聳的鐘樓四面鑲嵌時鐘,被稱為“四面鐘”,這裏是放風箏的好地方,常有人在此“放斷鷂”。
明清時期,北京與天津、山東濰坊、江蘇南通被稱為風箏四大產地,當時北京風箏的種類繁多,大體造型分七種:紮燕、硬翅、軟翅、對燕、拍子、串兒、筒兒,其中有活翅膀的老鷹,活翅膀、活眼睛的蜻蜓等。最具代表性的是“紮燕”,也叫“沙燕兒”,外形好像一個“大”字。燕子每到春天要飛回北方,象征大地回春,以燕子為題制作風箏體現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北京有“北城‘風箏金’,南城‘風箏哈’”和“南城大沙燕,北城黑鍋底”的說法。金氏風箏在地安門火神廟外大街上擺攤出售,所做風箏尤以“黑鍋底”譽滿京城。所謂“黑鍋底”是以燒柴禾的鍋底灰當顏料畫成的,也有用墨畫的,黑白分明,與燕子的顏色相似,真實感很強。哈氏風箏常年在和平門外西琉璃廠的兩間簡陋平房制作售賣,其“瘦沙燕”風箏用料考究,骨架平整堅固,畫工生動,十分精美,既好看又能飛得高穩,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過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