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誕生於鞏義 引學者強烈質疑
洛寧縣長水鄉“洛出書處”
孟津龍馬負圖寺圖河故道古碑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據洛陽網報道:龍馬負圖、神龜載書,遠古時代“河圖洛書”的傳說,數千年來被認為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日前,省內一媒體刊登文章稱,鞏義是“河圖洛書”的誕生地,並提出“鞏義的洛汭成為中華文明誕生的令人懾服的原點”。該文章引發洛陽市許多市民和學者強烈質疑,洛陽市文化學者認為,河出圖處位於孟津、洛出書處位於洛寧,早已經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同。
【求證一】 “龍馬負圖”於孟津、“靈龜負書”於洛寧早已得到公認
“河圖洛書”在華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河洛文化的源頭之一,是中國字形文化的第一幅神秘圖案,對人類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計算機等諸多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河圖出自孟津,洛出書於洛寧,無論是從歷史文獻的記載來看,還是從學術界的認可來看都已經得到公認。”洛陽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蔡運章表示,這個論斷是有史料記載、實物例證和民間傳說共同證明的。
伏羲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黃河中龍馬負圖獻給伏羲,伏羲因此演成八卦;大禹時,洛陽境內洛河中浮出神龜,背負洛書獻給大禹,大禹據“洛書”制定了《洪範九疇》這部治國大法。
此外,在諸多歷史文獻中,也都進一步證明河圖洛書與洛陽的淵源頗深。
關於河圖的最早完整記錄,是清代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刊行的《孟津縣誌》,其中的“古跡”部分就有“負圖裏,在縣西五裏,相傳龍馬負圖出於河即此地,今有伏羲廟”的相關記載。
而對於“洛書”的出處位於洛寧的說法,洛寧縣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據明《河南府誌》記載:“永寧縣(今洛寧)西有玄滬水。黃帝時,史臣倉頡從帝南巡,臨於此水,水開一窩有龜出焉,厥背赤甲骨文。”另載:“龜窩,在永寧縣西洛水北岸水濱,乃夏禹治水洛龜呈瑞處。”《洛寧縣誌》則明確斷定,“洛出書處”就在長水,古洛寧八景之一的“玄滬靈書”即為例證。
【求證二】佐證“河圖洛書”源於洛陽的地上遺跡最多
蔡運章表示,現如今,“河圖洛書”源於洛陽之所以被專家、學者肯定,最重要的依據還是洛陽與此相關的地上遺跡最多。
在孟津縣,臨黃河坐落著一處為世人所景仰的寺廟——龍馬負圖寺。該寺前緊鄰圖河故道,寺院的山門內兩側有“龍馬負圖處”“圖河故道”古碑兩通。此外,寺內還保存有古河圖、一畫開天、淵源、伏羲聖像、伏羲廟全圖、歷代帝王師等石刻,以及宋、明、清時期著名理學家、詩人程頤、朱熹、邵雍、王鐸、張漢等撰述的伏羲先天圖詩、龍馬記等詩碑碣二十余通,也從側面證明了此處是河圖出處的重要證明。
另一方面,在洛寧縣西長水村,至今保留有專門記載“洛書”之源的兩通古碑:一通為漢魏碑,系沙巖石質,上圓下方,額刻圭首,雖因年代久遠已經風化,但“洛”字仍清晰可見;另一通為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永寧縣令沈育所立,碑上4個大字“洛出書處”為時任河南府尹張漢書。可見,當時的人們就認為這裏是“洛出書處”。
“洛水從陜西洛南縣發源,流經盧氏、洛寧、洛陽市區、偃師,至鞏義入黃河,流程近千裏,唯有此處有兩通‘洛出書處’碑。”蔡運章表示,由此可見,早在漢唐時代,人們就認為洛寧長水就是“洛出書處”。
【求證三】我市正在申報“河圖洛書傳說”為國家級非遺
多年來,洛陽市為保護好河圖洛書的文化遺產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先後實施了龍馬負圖寺修繕保護工程、洛寧“洛出書處”保護展示工程等,並且尋找到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每人都可以講多個“河圖洛書”與洛陽相關的傳說和故事。
在2009年公布的第二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孟津、洛寧等地報送的“河圖洛書傳說”成功入選,而在2012年洛陽市評出的“洛陽十大文化符號”中,河圖洛書也名列榜首。
前日下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洛陽市已將“河圖洛書傳說”作為民間文學的一個類別,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介紹,未來幾年,洛陽市還將啟動龍馬負圖寺擴建項目,並對“洛出書碑”及有關石刻、建築采取保護措施,逐步完成“河圖洛書”的保護、展示工程。 (記者 李東慧 特約記者 鄭戰波 通訊員 李曉霞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