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唐三彩鑒定新探
唐三彩實際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總稱,“三”在古漢語中又有“多”之意。這些陶塑屬唐代制品,又因色彩豐富,有翠綠、淺綠、藍、黃、褐、白等多種色彩,故其稱作“唐三彩”。也有觀點認為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紅、綠、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建國以來,唐三彩之名長期沿用至今,專業研究者則多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稱呼。
概括起來,唐三彩大致可分以下種類:
人物塑像。人物塑像即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俑類,唐三彩的俑也有多種,大型作品如文官俑、天王俑,還有人首獸身的鎮墓俑或鎮墓獸。中小型作品如男女立俑、騎馬男女俑、胡俑、戲弄俑等。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及鎮墓獸通常出土於身份很高的皇親國戚和官吏墓中,這些作品一般身材很高,有的七八十厘米,有的可達一百多厘米。
動物塑像。在各種動物塑像中,馬和駱駝最為引人註目。在唐三彩中出現如此之多的馬和駱駝,是當時的社會發展現實寫照,也與歷史相一致,集中反映了當時發達的社會經濟。唐三彩中還有其他造型的動物,諸如:豬、羊、兔、雞、鴨等。
生活用具。唐三彩中最常見的是那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器具。
模型。作為陪葬品中的一個方面,唐三彩模型的多樣化是顯而易見的,為了使那些已死去的人過上生前相同的生活,一些有身份的人墓中通常會被安排置放各種不同的模型,在歷代墓葬中均可見到。
由於人們接觸唐三彩真品的機會有限,存在著唐三彩鑒定難的問題。筆者根據自己長期的追蹤摸索,探索出一套鑒定唐三彩的新方法。
1.造型 — 獨特造型 千姿百態
三彩騎馬俑 高31.2厘米 長29厘米 (真品)
唐三彩是唐代工匠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創作,與當時的社會風俗、生活環境、審美意識、制作材料、工藝水平密不可分,因此無論是人物還是動物均能表現出生動逼真的神態,生活氣息濃郁。從出土的唐三彩來看,唐代工匠雕塑水平非常高而且技藝嫻熟,人物、動物比例協調,人物的面部、五官、表情、身姿、手勢變化有致,各種動物或靜、或動,形象生動,自然傳神。
三彩騎馬俑(仿品)
仿制品的制作,一是按原物,二是按圖片,三是在原型上創新,四是臆造。仿者雖然在造型上下了一番工夫,但由於雕塑功底欠缺,再加上現代工匠與唐代工匠生活環境、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通常的情況下仿品,造型生硬,比例不協調,面部呆滯,有的線條過於規整;真品圓形器物底足一般呈“飛棱”狀,並在棱尖外修一刀,這在碗、盤、瓶、執壺、缽等器物上最常見,而仿制品往往缺少這道工序,只能達到60%至80%效果。但如今個別仿造高手也已克服上述缺陷,達到以假亂真地步。
2.釉色 — 入窯一色 出窯萬千
唐三彩的施釉方法,常見的有兩種,即分區施釉法和點彩施釉法。分區施釉法是在不同部位塗上不同的釉色,幾種釉色同施在一件器物上,釉色之間的組合和交融會產生一種全新的效果,即窯變。點彩施釉法,是用毛筆在器物的一些部位點上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或點狀、或塊狀的點,或帶狀線條。
長頸瓶 (左真品 右仿品)
唐三彩埋入地下,歷經千余年,受土壤環境和土壤中化學物質如酸、堿的侵蝕,奪目的光澤已變得柔和瑩潤,釉面的開片均勻細小,有規律,開片四邊微微上翹,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片與片之間的間隙有銹蝕的土沁、銀沁,類似於漢代綠釉陶壺的泛鉛現象。用肉眼直接觀察,從側面看釉面的表層,生成一種像蠅翅一樣的薄層,開片之間像是鼓起的線條,這即是唐三彩的“包漿”。
蓋罐 高31厘米 (真品)
就唐三彩的仿制品而言,有些方法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澤,往往采用氫氟酸去光,再用堿中和,因此看上去很生澀。近年來,工藝大師們以研究燒制出了釉面開小片的方法,一次成形,但開片堅硬,有的過於細碎,有的紋路雜亂無章,開片往往產生個別紋線過長的現象,釉面無蠅翅“包漿”。有的雖然也制作上了一層銀片或出現五色虹光,但像是浮在釉面上的一層薄霧,很淺薄,而且不牢固。另外,一些瓶、罐、壺、碗等器物真品的器底和圈足往往不施釉,使器物部分露胎,底足很幹凈。而仿品全部施釉,底足往往黑而臟。真品釉色自然柔和,釉中開片細而均勻,釉面的突起感、翹起感如蒼蠅翅膀上的紋路一樣,釉面很幹很薄,無積釉或少積釉現象;而仿品釉色過於艷麗、刺目。釉中開片大小不均,有生硬感,釉面常有積釉現象,釉面幹澀。
蓋罐 (仿品)
3.胎質 — 聲音強弱 真假難辨
唐三彩的制作工藝,首先是對胎料進行選擇和加工。唐三彩大多采用比較純凈的高嶺土加工而成,這種土質較為細膩,可塑性強,成型後不易開裂、變形,是制作各種陶器上等的材料。選用的礦土需要經過挑選、舂搗、研磨、淘洗、沈澱、揉搓、捏練、陳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備用的陶泥,然後才能使用。從出土的器物胎體來看,唐代的工匠們對胎料的選擇不是很精,胎質中含有石英顆粒等礦物雜質。
殘片 (真品)
洛陽與西安出土的唐三彩胎質有所不同,胎料中含有微量的鐵質。因燒成溫度和爐內氣氛的差異,燒成後的胎體顏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黃色等多種,胎質不是很精,胎質中含有如同石英的微小顆粒,並有其他礦物雜質。從胎體堅實度來看,有的因燒成溫度高,胎體比較堅硬;有的因燒成溫度低,胎體硬度小一些,胎體較疏松,釉層容易剝落。
仿品
所以從胎質上鑒別真品為陶胎,胎質白中泛淺紅、淺黃色。胎土細、實,含有礦物雜質。由於大多從墓中出土,歷經千年時間,器物露胎處有風化現象;仿品多為瓷胎或以石膏為胎,胎質潔白、細膩,無風化現象。同時,雜質少,叩之聲音響亮,上手手感過輕或過重。
4.工藝 — 傳統手工 方法多樣
雞首壺 高23.8厘米 (真品)
唐三彩的工藝制作一般采用先雕塑,後翻模,再按坯,最後粘接組裝。同時采用輪制和捏制的方法,無論是在俑類和器物類都留下了這些工藝痕跡。人物、動物多為分段制模,用手按坯,用陶泥粘接。從出土實物來看,這些痕跡非常明顯,仔細觀察這些三彩身體內部的胎面上,許多都留有唐代工匠的指印。扁圓體三彩器物如扁壺等,側面基本都有對接及刀削痕。再如缽、罐、瓶、水註、盤、碗等采用輪制法,制作過程中留下的細小弦紋清晰可見。
雞首壺 (仿品)
仿制品有的采用註漿工藝,器物胎體上看不到捏塑和輪制以及合模泥粘工藝,其制作方法與真品迥然不同,成品手感較輕。圓型器物有的是在註漿或模制成型後放在轉盤上,利用轉盤的旋轉用工具劃出一道道輪制的痕跡,但弦紋看上去線條不自然。有的采用與唐代相類似的模制按坯工藝制作,但組合後無論是人物、動物還是器皿都顯得笨拙,比例不協調,線條生硬。還有的過於精雕細做,畫蛇添足,讓人感覺不到唐代三彩的神韻。
初唐時期的高鬢發髻
5.彩繪 — 濃裝淡抹 面目清晰
通常情況下唐三彩人物俑凡是沒有衣物遮住的皮膚均不施釉,如人物的臉部、頸部、手部,一般采用彩繪。頭發、眉毛、眼睛、胡須、巾帽等用黑色,口唇和面頰用朱紅。人物的五官、須眉描繪的細致入微。這些彩繪歷經千年顏色已經變淡變薄,且滲入胎體。仿制品的彩繪顏色鮮艷清晰,看上去比較浮,勾畫的線條不幹凈利落,人物表情顯得呆滯,所用筆法描繪的往往不到位,與真品有一定的差別。
女傭 (仿品)
6.手摸 — 光而不澀 突落有致
唐三彩經過千年的地下埋藏,器物表面受地下酸、堿、鹽等物質的侵蝕,釉面均留有自然、適度的光滑感,用手仔細觸摸有一種“澀滯”的感覺。仿品則因為生產時間不長,器物表面沒有經過酸、堿、鹽等地下化學物質的千年腐蝕,釉面新而明亮,手摸釉面光滑而順手,沒有真品的“澀滯”的感覺。經過打磨作舊的仿品,雖然器物表面沒有那種光滑明亮的感覺,但這種高仿品往往在器物表面留下了摩擦的痕跡。如果側光仔細觀察,在器物表面就能看到經過打磨而產生的一道一道的摩擦痕,用手撫摸器物,有刺手的感覺。
鴨首杯 高9.3厘米 (真品)
7.鼻嗅 — 老土凝重 新土清香
唐三彩用鼻嗅,能聞到一種老坑的味道。使用陶土新制作的仿品,用鼻嗅能聞到泥土的清香味;用石膏制作的仿品則能嗅到一股石膏味。經過作舊的仿品,有的能聞到刺鼻的化學味道(用硫酸浸泡過),有的則能嗅到腥臭味(在糞池中泡過)。
鴨首杯 (仿品)
8.吸水率 — 水過必清 胎質變化
唐三彩的胎料因為經過了精心的淘洗,陶土顆粒細,密度大,吸水率不是很高。仿品如果為瓷胎,則吸水率比真品低。仿品如果是用石膏或石膏加水泥制作的,由於沒有經過火的歷練,胎質不那麼縝密,吸水率比真品高。也有用陶土做胎新仿制的唐三彩,這種仿品因所用陶土淘洗不精,陶土顆粒較真品大而粗松,致密程度較差,因此吸水率較真品要高。
七星盤 (真品)
七星盤 高6.7厘米 直徑26.7厘米(仿品)
上述八點是鑒定唐三彩最值得註意的關鍵。另外,筆者把鑒定過程歸納為八個字:“望、聞、聽、切、心、眼、感、悟”,通過對唐三彩的比較研究,筆者認為唐三彩最精品應該是由鞏義黃冶窯生產的,陜西銅川黃堡窯偶有精品。黃冶窯的唐三彩創燒於初唐,目前所見多為盛唐和中唐時期,這種唐三彩一直延續到晚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