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閏月
為什麼會有閏月 那就要先了解陰陽歷法的不同。二O二O庚子年,陰歷就有閏月,是閏四月,變成這年有十三次月圓,陰歷有十三個月,有384天,比平時陰歷年多了一個月。
我國使用的歷法有點復雜,不但使用世界公認公用的公歷(陽歷),也同時使用許多國家不用的陰歷,幹支歷。我們平時說的用的農歷,是陰陽合歷。說的閏月是指陰歷,不是陽歷,也不是幹支歷。
我國在夏朝時就使用夏歷,夏歷就是陰陽合歷。也即是在夏朝時,我國就創制有了陽歷與陰歷。陰歷陽歷是兩套計算不同的歷法。陽歷是以太陽運行規律特點而制定的,陰歷是以月亮運行規律特點而制定,陰陽歷各有計算法,各有特點。陰歷重月,隻反映月亮運行周期,了解月朔望圓缺盈虧特點。陽歷重年,陽歷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特點,形成四季變化更替,寒熱不同。我國先人正是依據太陽運行規律特點而創制了二十四節氣而用以指農事與日常做作。知道陽歷比陰歷重要,但人又習慣於形象的月圓缺,於是使將陰陽歷合到一起同用。但矛盾由此而生,同是十二個月,陰陽歷的月日就有異,年差就十天以上,如何解決這矛盾 我國先人也找到了解決矛盾的辦法:讓陰歷設置閏月,經過計算,使陰歷十九年七閏,讓陽歷19年天數與陰歷十九年天數基本相等,有誤差也僅是一天。陰歷置閏月後,陰陽歷合用就不會跑得偏,可有效控制了,不然陰歷就難分四季與寒熱了。閏月是人為造出來的,是為使陰歷配合陽歷而有必要設置的。
一個太陽回歸年用時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天數計整,所以平年陽歷365,四年一閏年,閏年366天。月亮圓缺一次,周期用時是29天12時44分,所以陰歷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有時有七個大月,一年十二個月是354天或355天。陰陽歷年日差有十到十一天,積三年就有三十天以上之差,陰歷要追陽歷,不補足,就會越差越多。幸好陽歷重年,陰歷重月,陰歷以添月補足,就可以解決矛盾了,於是采用置閏法,並形成十九年有七閏的特點。由於置閏,也岀現了雙春年無春年等現象,這都不足為怪了。弄通了陰陽歷法,就知道了個中理,並非有什麼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