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節要:十天幹、十二地支、五行
作為序號使用,比如寫文章時用甲乙丙丁作為序號。夏商兩朝君王的名字,比如夏朝有個王叫太甲,商紂王的本名叫辛。
用作記錄年月日時,比如甲子年丙寅月丁卯日戊辰時。
用作記錄方位,比如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西方庚辛金,中央戊己土。
在各種術數中使用。
地支也差不多,公認的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 地支常用的也差不多,只是地支經常用於諸侯的名字。到底為什麼天幹是十個,而地支是十二個,在《五行精紀》、《河洛精蘊》這一類的書裏,就詳細的說明,比如下面: 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以十幹配十二支,周而復始,則六甲成矣。凡欲知納音者,謂子午數至庚,醜未數至辛,寅申數至戊,卯酉數至己,辰戌數至丙,巳亥數至丁,得七者,西方素皇之氣,納音屬金也;得三者,南方丹天之氣,納音屬火也;得九者,東方陽九之氣,納音屬木也;得一者,中央總統之氣,納音屬土也;得五者,北方玄極之氣,納音屬水也。 《六微指論》 類似這樣的論述有很多,汗牛充棟,讀者可自行網上搜索。 --- 2 --- 有一種說法我覺得比較容易理解一些,甚至同時也可以解釋幹支的定時和定位功能,寫出來供方家指正。 天幹可以理解為天體,主要是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和幹擾力。天幹來源於古代先民對太陽的觀察,把觀察到的太陽軌道分為十份,每份是一個月,比如彜族的太陽歷和羅馬的太陽歷都把一年分成10個月,每個月30天左右,這樣全年就是300天,剩下的60幾天是休息日。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應該是模擬太陽在空中的位置。 《尚書·堯典》中記載:堯命羲和觀察心月狐星宿的位置以確定節氣,這時候堯帝用的就是太陽歷,主要以天幹來紀時。
隨著後來天文學的發展,中國人慢慢就觀察到月亮對地球也很有影響,慢慢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來制定歷法,以月亮制定的歷法叫做太陰歷,這也是太陽是太陽星君,月亮是太陰星君的來歷。 太陰歷是十二個月,每個月約30天,到春秋時代,已經開始使用十二辰來計算日期了,這是太陰歷的雛形。 但是用太陰歷的時候,太陽歷也沒丟掉,不是祖先們圖省事兒,實際情況是祖先們不敢隨意丟棄古代大德智慧的結晶,所以就把陰陽歷一合,形成了一套新的歷法。 太陽歷是天幹和二十四節氣,太陰歷是地支和十二月建,這樣的陰陽合歷就形成了我們目前看到的天幹地支系統。 辛亥革命以後,我們又從西方引進了歷法,這次就徹底把祖宗留下的東西扔了。但老百姓沒扔,於是西方歷法就成了“洋歷”,慢慢的訛傳為“陽歷”,我們中國的傳統歷法就成了“陰歷”,慢慢的又有人訛傳為“殷歷”,有人通過這個詞望文生義說是殷商時代的歷法,其實殷商時代歷法相當不完善,二十四節氣也是漢武帝時候才完善的,純屬張冠李戴。 從幹支歷來說,天幹相當於太陽的能量在地球上的反饋,也相當於太陽在一個虛擬的,專屬於地球的軌道上的位置,這個軌道與現代天文學的軌道相比,並不是特別準確,而是先民們在地球上觀察太陽軌道而勾畫出的虛擬軌道。 同理,地支則相當於月亮在地球上能量的反饋,而地支的運行則比較接近一個地球的回歸年,所以地支也可以反映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這有點繞,不過確實是這樣。 就像太歲並不是木星的實際公轉軌道,而是先民們通過在地球上觀察木星,再勾畫出一條近似於木星公轉軌道的虛擬軌道,然後分成十二份,每一份就是一個值年太歲,然後按照與木星公轉軌道相反的方向運行一樣。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天幹和地支自然就既能表示時間又能表示空間,這樣一來,目前存在的文明中,唯有中國文字中的天幹地支是既能表示空間又能表示時間的文字,那麼用這種文字去研究時間和空間的關系,自然是首選,並且要比其他文字更準確。 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的原因,這有點以偏概全。實際上中國的文字也不是象形文字,而是表意字符。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漢字造字法歸納為六種,即: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註、假借。
其中轉註和假借並未產生新字,是用字法而非造字法,而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就是漢字的構字規律。所以“象形文字”的說法只是漢字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而已。 一種文字既有“會意”和“象形”的抽象性,又有“形聲”和“指事”的普遍性,還有“轉註”和“假借”的多邊形,那麼根據世界通用的原則,這種文字就不能簡單的稱為文字,而應該屬於表意字符。 所以漢字能夠與同屬於字符的八卦和幹支體系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並且互相詮釋。這是其他任何文字都無法做到的。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說法,易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這正是易學有魅力的地方。自己認為對的不一定對,同理,別人認為錯的也不一定錯,只要能說出一定的道理,不是歪理,都可以聽一聽。 --- 3 --- 還有一種思想認為,天幹是太陽系對地球的支持力,有支持就有幹擾,而地支是地球內部的一種應和力,有應和就有排斥。 所以天幹對地支的克,是太陽系對地球的幹擾力,而地支對天幹的克,是地支對太陽系的排斥力。就像小行星撞擊地球,小行星對地球有幹擾力,地球對小行星有排斥力,這只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並不存在下克上就很兇,上克下就吉利這一說。 而古代流傳下來的河圖和洛書,則是古人觀察天地之後的抽象總結,用形象的圖畫表示出來。所以河圖像天,洛書像地。九宮八卦就是從洛書發展而來,因此代表地的十二地支自然要鑲嵌到洛書之內去。 那麼地球上消長進退流行的“氣”該如何標註呢?就將天幹分配到洛書九宮去。天幹分配完之後,怎麼來模擬消長進退呢?那麼就用天幹和地支相配,形成了六十組不相同的幹支,以六十組幹支來模擬天地之間消長進退的“氣”。 所以,六十花甲子的圖形是外面圓,中間方。中間方的是地球,外面圓的是天體,這反映了古人“天圓地方”的思維。 那麼還有個問題,洛書九宮只有九個格,十個天幹不好分配,必有一個放不下,那怎麼辦呢?那就遁一個。這就是奇門遁甲的來源之一。 該遁誰不該遁誰,誰該去哪個宮?這又要拿河圖來配合,因為河圖代表天嘛。天上有五星,五星運行產生五行之氣,用河圖中的黑白子來表示。五行為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順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的順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因為五行是五星衍生出來的,所以五行之氣先是在天,五行之氣在天就不可能是實實在在的物體,而是又輕又清的氣。比如木氣為溫暖上揚,土氣為厚重,金氣為肅殺,火氣為燥熱跳脫,水氣為寒冷緩慢這樣子。 如果仔細觀察河圖,就會發現河圖之中就存在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規律,並不需要專門的的圖來進行詮釋,在河圖上連幾根線就可以了。 五行的生克,一開始並不是水生木代表植物靠水來生長,而依然是跟五星有關。 生是交替出現,古人觀察每個季節不同的方向出現不同的恒星,當出現這個不同的恒星時,地球上或寒冬,或炎熱,或幹旱或暴雨,或揚沙,就根據地球對天星的反應定出了五星。 定出五星的時候就定出了五行,“行”就是五星的運轉軌道。當五星交替出現就是生,代表四季順行。 一明一暗就是克,比如水星出現,而火星隱退看不見,古人認為水星的力量太強,把火星打回姥姥家了,這就是克。 其實都是中國古代總結出來的天體運動規律。 當天星的運動帶動了“氣”的陰陽消長,對地球產生了影響,地球上用植物、動物和氣候變化來進行表象的反應,這時候在天的五行之氣,就表現到具體的五行生克上。 比如春天生發屬木,繼而是夏天燥熱屬火,繼而是秋天肅殺屬金,繼而是冬天寒冷屬水,而土則每個季節都存在。這一圈下來就是生。 為什麼土每個季節都要存在,比如辰戌醜未?因為土就是地球,沒有地球,五星就無處著力,五行也就無從談起。 那麼當秋天肅殺之氣出來的時候,生發之氣自然消失,這就是屬金的肅殺之氣克制了屬木的生發之氣。當冬天的寒冷之氣充斥的時候,夏天的燥熱之氣必然也是沒有的,這就是水克火。 當理解了這些以後,如果還認為五行生克就是物質之間的相克,那就比較偏頗了。天星之“氣”是本體,地球上物質之氣是表象。 所以,在八字理論中,某人缺某種五行,比如缺木,就整天帶塊木頭在身上,其實改變不了什麼,穿綠色的衣服也改變不了什麼。木頭只是“表法”,能量還不如人,怎麼能夠影響人呢?再說了,能量物質是有層次的,木頭屬於能量層次較低的物質。 而且八字理論裏說的很清楚,人稟賦五行之氣而生,那個“氣”是充斥在天地間的氣,並不是物質之氣,所以缺某個五行,真要補的話,就要補天星之氣。天星之氣如何補,這裏不宜過多講,以免有心人拿去利用。 但五星真的能影響地球上的氣候嗎?我們用現在的天文學知識就可以得知,不見得。真正對地球氣候產生決定影響的就是太陽和月亮,這就是陰陽二氣。 其實陰陽二氣沒什麼神秘的,因為古代說話和現代說話用詞不一樣,再被一些小說和影視劇一渲染,好像一說“陰陽之氣”要麼是大師要麼是神棍,這真沒必要。 就像清末的時候稱呼美國總統為“伯理璽天德”,而我們現在稱呼“總統”一樣,太陽就是陽,月亮就是陰,太陽和月亮就是陰陽。由此而衍生出來諸如男人和女人,陽面和陰面,上和下,都是這個概念出來以後引申出來的衍生概念而已,很平常。 既然五星對地球上的氣候變化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那麼古人為什麼會用五星來劃分五行之氣呢? 因為五星是季節轉換的標誌。冬天可以看到水星,夏天可以看到火星,諸如此類。 就像火車要進站之前你先聽到汽笛響一樣,汽笛是火車進站的標誌,但汽笛並不能代表全部火車。這就像佛家一個著名的比喻,以手指月,手只是個媒介,指出了月亮,但手並不是月亮。所以五星是四季變化的標誌,五行就是天地之氣消長進退的標誌。 如果按照能量層次來說,太陽月亮加上五星的能量明顯是最強的,其次是由地球產生相應的氣,即五行,最後才是由五星和天地之氣影響以後產生的物質比如木頭塊,金屬塊之類的。 綜合以上通通所述,把太陽的運行、太陽能量的模擬及地球對太陽能量的反應表述出來符號就是天幹,把月亮的運行、月亮能量的模擬以及地球對月亮能量的反應表述出來的就是地址。 把天幹地支加起來進行排列,把那些關於天體運行的,以及地球相應的,就像那些看不見的wifi信號一樣表示出來的東西,就是六十甲子。 所以六十甲子不單單可以記錄時間,可以記錄空間,還可以記錄“氣”和“質”的變化,這就是六十甲子納音。 我們下一篇再說。 --- END --- 歡迎理性探討,怒發衝冠、一葉障目者及鳴翠柳者不回復。 E-mail:youwushuzha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