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一組珍貴圖片,解讀傳統生產與生活
來看看這些達斡爾族物品用具
你都見過嗎
哈尼卡
玩具紙偶,是達斡爾族小女孩喜愛的玩具。它由剪紙的人物頭形和圓錐形的人體組合而成,可以站立,有幾厘米到20厘米高。
圍鹿棋
又叫鹿棋,棋盤由5道縱橫向,3道交叉斜線組成,兩人對弈,其中一方執“鹿”,有2個棋子,另一方執“士”有24個棋子。是在達斡爾族中普遍開展的體育活動,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早期集體圍獵的生產活動。
搖籃
達斡爾語稱“達日德”,搖籃的周幫材料選自樹幹彎向太陽方向的稠李子樹。約1米長,周幫高6厘米多,分“U”形狀的頭部分和肢體部分,兩部分周幫用鹿筋或皮條固定,頭部分周幫翹成一定角度,便於孩子躺著舒適。使用搖籃時,把它用鹿頸皮帶掛在屋內中央的橫梁上,拉動搖籃尾部的皮帶,搖籃便像一葉小舟,在空中來回蕩漾。達斡爾對搖籃非常愛護,講究世代相傳,一個搖籃可使用六十年。
枕頂繡片
傳統枕頂繡片是民間婦女們全神貫註的創造。根據傳統花紋樣式,巧女子會出奇制勝地發揮創造力。花的搭配、動物的組合都是圍繞吉祥如意、保佑生命、歌頌生活為主題
鏤刻雕花兒童車
兒童用的雕花彩繪三輪車是比較獨特而富有民族特色的車。長約130厘米,寬約60-70厘米,其造型及結構跟普通型大軲轆車相同,特別之處是在車轅間加置一個車輪,車廂是用木板三面圍成,在車轅處開口。外壁有彩繪、淺浮雕或鏤空雕刻裝飾,多以花草鳥獸為主,也可見“壽”字圖案等飾紋。
梳妝匣
斡爾族婦女所使用的梳妝盒制作的精巧細致,非常美觀。圖為墨繪二龍戲珠、雙蝶、雙鳳及枝葉繪紋的女用梳妝匣。
白那查
是達斡爾族信奉的山神。在達斡爾獵人心目中,白那查是隱居深山密林助人為樂的“恩神”,狩獵途中遇到高山、巖洞和怪石,都認為是白那查神住的地方,要灑酒祭祀,磕頭膜拜。獵人們在森林飲酒就餐時,先行手指蘸酒灑向空中三彈或把食物捧舉之禮,然後才開始用餐。
布腰軟底靴
達斡爾族的鞋履以靴子最富特點,稱為“斡羅其”,這是一種布筒飾紋靴子,造型別致。以白布做靴面,在靴尖、後跟、靴口飾黑色為主調的幾何形圖案裝飾。前面開口系兩個蒜頭布扣,靴底用牛、麅等動物後脖皮揉熟制成。
獵刀
達斡爾族獵刀呈柳葉形,刀背比較厚,逐步向刀刃處過渡,刀刃比較薄,在刀背下方正反兩面上都有一道槽,但槽不通到刀尖。刀通長有30厘米,寬約4-5厘米,刀把呈扁圓形,約占刀長度的三分之一。刀把上端內側有孔。還有刀鞘,用兩片木板挖成槽後合在一起,用膠粘牢後,在刀鞘外面用銅條做箍,鑲包三個箍。刀鞘底部用做好的銅槽扣合其上。達斡爾獵刀在做刀鞘時在正面又做一呈凸形插骨制筷子的兩個眼。刀和筷子合在一起,這也是一大特征。刀鞘最上端銅箍一側有一個小銅環,可系皮條連於刀把上的小孔上系好,防止在狩獵時刀從鞘中滑落。
木庫蓮
木庫蓮是達斡爾族的民間樂器,是用鋼片制作的口含指彈口弦琴。形狀類似錐子,外環用壓扁的鐵制成,中間一根薄片鋼舌,鋼舌尖端細而彎曲。演奏時左右握尾端,放在唇齒之間,右手指彈撥鋼舌條的尖端,用口唇控制曲調變化,它的音域雖然狹窄,但富於變化,能學百鳥歡唱,十分動聽,是達斡爾族人民喜愛的樂器。
達斡爾車
大軲轆車在達斡爾語中稱為“達斡爾·特日格”(即達斡爾車),是達斡爾族的傳統交通工具。傳說達斡爾族17世紀中葉從黑龍江北岸南遷嫩江流域時,就是坐著大軲轆車來的,可以說,達斡爾族制造使用大軲轆車有著久遠的歷史。達斡爾族的大軲轆車以輪大著稱。在歷史上,車輪的發明是科學技術史上的重大技術變革,而像達斡爾人這樣彎制車輞、用車轂、輻條制作車輪,更是古代造車技術中的上乘之舉。
施油長頸瓶
勒勒車側幫前端放有一只長頸小腹寬口的陶瓶。瓶內裝油,瓶口插長條棕油刷,用來給鐵質車輨(包裹車轂上的金屬套)上油防銹。
爪籬姑姑
爪籬是一種傳統烹飪器具,在達斡爾族民俗文化中有請爪籬姑姑的古老習俗。爪籬姑姑,達斡爾語稱“爪籬巴日肯”,在達斡爾族宗教神中稱為“舞神”,爪籬姑姑舞蹈之神的地位,從請爪籬姑姑的一系列過程中依稀可見。
小兒學步車
達斡爾族小兒學步車,是寶寶會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可以適度輔助嬰兒學習走路,對訓練嬰兒肢體動作的協調有一定幫助,也解放了媽媽的雙手
嬰兒尿簸箕
樺樹皮材質,嬰兒搖籃吊起來後有一定的斜度,小兒尿水直流入簸箕內,不會泡嬰兒腿腳。
補花飾
兒童搖車頭後背面補花飾,是達斡爾族兒童搖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搖車頂部20厘米“U”字形框架內從後面縫上一塊皮子,外有一層布,色彩或紅或藍。外包有10厘米寬呈“U”字形黑色皮邊,在紅或藍的低襯布上有“壽”字紋等補花繡。或有五福捧壽圖案補花繡,還有的在底邊左右角上做蝴蝶補花繡等,十分精美。
麅腿皮煙口袋
達斡爾族的民間工藝非常豐富,涉及了生活的各個層面。男用麅腿皮煙口袋,是達斡爾族刺繡藝術在狩獵時代的皮毛刺繡體現。
饸饹面壓制工具
達斡爾族早年因以種植蕎麥為主,所以面食也以蕎面為主。其中最傳統的面食是蕎面饸饹,從傳統來說野雞湯饸饹面食招待貴客的必備食品之一。早年的饸饹面壓制工具是用鹿或犴的肩胛骨做的,首先要在骨面上鑿滿大小適中的洞孔,然後把面放在肩胛骨做的工具上面用手壓,面從孔中被擠成圓條形從孔洞處流出。
魚形折疊刀
達斡爾族因經常捕魚,所以有不少魚形工具,木雕魚形折疊刀便是其一。折疊刀不用時,刀刃會收到中空的木質魚腹內,使用時可以將刀刃向外拉出。木腹和刀是用鉚釘連接於木制魚頭上,看上去就像魚的眼鏡一樣,設計十分精巧。
柳編提水勺
達斡爾族所使用的柳編制品整齊美觀又實用,是達斡爾族生活中得心應手的工具。編織作為實用性較強的工藝美術,在達斡爾人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與此同時,編織作為實用藝術也美化了他們的生活,從而也顯出了他們的智慧及藝術創造能力。
木雕衣箱
達斡爾族的民具制作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民具品種多樣,造型美觀,獨具特色,一般分為家居用品、生活用品、飲食用具等。木雕衣箱,紋飾中心為桃瓜石榴盤,兩面為牡丹荷花瓶各一,間飾方形圖案,方形梅子及蓮蓬造型,外沿四周為回紋。
樺樹皮米簍
樺樹皮米簍是達斡爾族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民族創造。樺樹皮用具,涉及了達斡爾族生活的各個層面,用途非常廣泛、它質地柔韌、易塑造、不怕水、不怕碰撞、防腐耐潮、經久耐用、攜帶方便。
火鐮
打火工具火鐮是達斡爾族獵人常用的工具,長期艱苦的野外狩獵生產使火鐮成為獵人保障生命必不可少的工具。火鐮運用了金屬和火石摩擦起火的原理,是人類對火熟練駕馭的一種體現。
魚叉
達斡爾族漁獵文明源遠流長。夏季常乘小舟采用點燃火把吸引魚的方法叉魚,魚叉一般自己用廢鐵打制,夏季叉魚用的魚叉較細,這樣靈便,穿透力好。
婦女頭飾
達斡爾族婦女有前額束頭帶的習俗,年齡不同,樣式也會有所不同。小女孩和年輕婦女的頭帶會有珠串流蘇,老年婦女的頭帶則僅在中間部位有一個小的金屬或珠寶的裝飾物。
柳木提梁樺皮簍
達斡爾族所用樺樹皮器物中,有一種“羅阿其綽古羅”(既俄羅斯樺皮簍)。這種樺皮簍的特征是器身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部器身外包於上部,器身以鋸齒紋咬合成,蓋為內鑲圓形柳木塊,頂有鞍鞽式柳木提梁,俄羅斯西伯利亞居住人的樺樹皮主要是這種造型。
獨輪手推車
獨輪手推車的軲轆造型與大軲轆車相同,輪子較小,直徑60厘米左右,車架與放平的“月”字相仿,車輪置入於“月”字形框架的前,造型獨特輕便耐用。獨輪手推車是達斡爾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曲棍球
達斡爾傳統曲棍球運動,達語中球被稱為“樸列”,其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三種,偶爾也使用骨球。木球用柞樹削磨制成;毛球用畜、獸毛搓制而成;火球主要用於夜間運動,它以樺樹上長出的已硬化的白菌制成,殼硬內空,球上穿通數孔,註入松明,點燃後煙火不熄。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比賽多在重大節日、集會或空閑時以氏族(莫昆)、村屯為單位舉行,比賽場地大都選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開闊的地方,場地大小無統一規定,場地兩端各設一個球門,參加比賽的兩隊人數相等即可,以打進對方球門多者為勝。
裝火藥木勺
狩獵業曾經是達斡爾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生產活動之一。達斡爾族早期使用的獵槍子彈均需自制,相應地產生了制作子彈的模具,裝火藥木勺便是其中之一。
砸蘇子器
達斡爾族早年主要以蘇子榨油食用,也喜歡把蘇子砸成粉或膏狀烙餡餅。砸蘇子器的器身是魚形的中空木制桶狀器,使用時把蘇子從器身上扣倒入桶腹,用棍狀器向裏砸,直到成粉並浸出油變成膏狀為止,食用起來非常香醇可口。
琥珀香
達斡爾族煙葉,俗稱套煙,一向是達斡爾族農民群眾重要的多種經營收入之一。是我國北方煙葉種植較早,種的最好,收益較高的地方名煙,種植歷史已有300余年。達斡爾族是好客民族,饋贈客人走親訪友,煙是常見禮物,在民族禮儀中,裝煙禮占有重要地位。達斡爾煙葉醇香,味柔。勁足,燃燒性好,施用農肥等綠色無公害產品,素有“琥珀香”套煙之譽。
針線盒
套袖長手悶
柳編捕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