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計時方法
我們現在用鐘表計時,電腦、手機還自帶鐘表功能。沒有電子鐘表,也沒有機械鐘表的古人,是怎麼知道時間的呢?
圭表
圭表,是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
垂直於地面立一根桿,通過觀察記錄它正午時影子的長短變化來確定季節的變化。垂直於地面的直桿叫“表”,水平放置於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測量影長的標尺叫“圭”。
早在公元前20世紀,陶寺遺址時期,我國中原地區已使用圭表測影法。到了漢朝,學者還采用圭表日影長度確定“二十四節氣”,采用圭表測影法定出黃河流域的日短至(白晝最短)這天作為冬至日。由於冬至時影子最長,其相鄰幾天的影長變化最為明顯,更利於觀測記錄,故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將冬至到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時間段均分為24段(每段15日),每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平均。古人把這種方法叫“平氣法”(又稱“平均時間法”)。
這樣,圭表不僅可以用來制定節令,而且還可以用來在歷書中排出未來的陽歷年以及二十四個節令的日期,作為指導漢族勞動人民農事活動的重要依據。將表影的長度以一年為周期標在一個圓上,圓心為表的立點,形成的圖就是中心不為零的太極圖,將每天的日影長都減去夏至 的日影長,形成的太極圖就是常見的二十四節氣太極圖。
日影太極圖(未減去夏至的日影長)
日影太極圖(已減去夏至日影長)
圭表能讓我們知道大致是哪一天。要知道大概時辰,古人就該看日晷了。
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也指古人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表)和晷面(帶刻度的表座)組成。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晷面兩面都有刻度,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又等分為“時初”、“時正”,這正是一日24小時。(有人說,子時從23:30到次日的1:30,依次類推。大差不差)
日晷
這張圖非常清晰。晷面每個時辰被均分為8,每個刻度稱為“一刻”,即15分鐘。
日晷不但能顯示一天之內的時刻,還能顯示節氣和月份。
日晷和圭表雖然有用,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笨重而且看不到太陽的時候不能用,比如陰天和晚上。
如果古人在家讀書,門外有朋友邀“半個小時後一起去郊遊”,怎麼辦?該“漏刻”登場了。
漏刻,又名 刻漏、箭漏,是我國古人發明的計時器。漏是指帶小孔的壺(漏壺),刻是指劃分一天的時間單位,它通過漏壺 帶刻度的浮箭(標尺)來計量一晝夜的時刻。漏水計時的,又稱“水鐘”,分泄水型和受水型兩種。早期多為泄水型漏刻,水從漏壺孔流出,漏壺中的浮箭隨水面下降,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受水型漏刻的浮箭在受水壺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為了得到均勻水流可置多級受水壺。
多級受水漏刻
漏刻的發明年代已不可考,據史書記載,西周時就已經出現了漏刻。古埃及、古巴比倫也用漏刻。
最早的漏刻也稱箭漏。使用時,首先在漏壺中插入一根刻有時刻的標竿,稱為箭。箭下以一只箭舟相托,浮於水面。當水流出或流入壺中時,箭桿相應下沈或上升,以壺口處箭上的刻度指示時刻。漏刻是一種典型的等時計時裝置,計時的準確度取決於水流的均勻程度。早期漏刻大多使用單只漏壺,滴水速度受到壺中液位高度的影響,液位高,滴水速度較快,液位低,滴水速度較慢。為解決這一問題,古人進一步創制出多級漏刻裝置。所謂多級漏刻,即使用多只漏壺,上下依次串聯成為一組,每只漏壺都依次向其下一只漏壺中滴水。這樣一來,對最下端的受水壺來說,其上方的一只泄水壺因為有來水補充,壺內液位基本保持恒定,其自身的滴水速度也就能保持均勻。我國古代還出現過一些與漏刻結構原理類似的計時工具,如以稱量水重來計量時間的稱漏和以沙代水的沙漏等。但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應用最廣的計時裝置還是漏刻。
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銅壺漏刻是公元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壺的水從雕刻精致的龍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壺,箭壺蓋上有個銅人仿佛報著箭桿,箭桿上刻有96格,每格為15分鐘,人們根據銅人手握箭桿處的標誌來報告時間。
藏語chu-tshod直譯為“水量”,由滴漏計時法而得名。在時輪歷中有兩種用法:一是作為計時單位。時輪歷把一晝夜分為60個chu-tshod,因此每個chu-tshod等於24分鐘,這是這個詞的本義。現在藏語中一般把小時叫做chu-tshod.
漏刻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已出土的最古漏刻為西漢遺物。
《六韜·分兵》:“明告戰日,漏刻有時。”
《漢書·哀帝紀》:“漏刻以百二十為度。” 顏師古 註:“舊漏晝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晝夜120刻,每刻12分鐘)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義解·釋道祖》:“山中無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葉芙蓉,因流波轉,以定十二時,晷影無差焉。”
宋朝 彭乘《墨客揮犀》卷七:“國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設漏刻、觀天臺、銅渾儀,皆如司天監,與司天監互相檢察。”
民諺“初三初四峨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看月相也可以大致確定農歷日期。農歷每月初一稱為“朔”;滿月稱為“望”,農歷每月十五至十七 中的一天;農歷每月的末一天稱為“晦”。
月相
時
指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采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歷法漸密,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一日分為十二,始見於此。”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滴血猿哀鳴。”“旦暮”就是指平旦與黃昏的時候,也就是清晨和傍晚的意思。
更
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醜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其對應如下:
一更天:戌時 19:00~21:00
二更天:亥時 21:00~23:00
三更天:子時 23:00~01:00
四更天:醜時 01:00~03:00
五更天:寅時 03:00~05:00
點
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現在的24分鐘。
如《西遊記》第九回:“卻說那太宗夢醒後,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
五鼓即五更,“五鼓三點”就是指淩晨4時12分。
刻
古代使用漏壺計時。一晝夜24小時均分為100刻,每刻 即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3.2分。
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表傳入中國,在采用十二時辰的同時,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法。由於百刻制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不好計算,又先後改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朝才正式規定一晝夜為96刻,每個時辰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和下四刻。
其它
中國人自古就有喝茶的習慣,所以用喝茶的時間來計時也是很自然的。古人稱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為“盞”,所以才叫做“一盞茶”時間。
寺廟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燒香又是寺廟裏常見的宗教儀式,所以燃燒“一炷香”的時間也成了人們常用的計量時間的用語。
明清小說中常用“一盞茶”和“一炷香”來計量時間。
“一炷香”、“一盞茶”、“一頓飯”計量時間非常粗略,說法不一。
“一炷香的時間”這個概念起緣於僧人打坐。僧人焚香計時,如僧人“打禪七”時一個白天要焚11炷香,中間休息約20分鐘。在古時,這是很好的方法了,不受白天黑夜影響,攜帶方便,制作簡單,且能營造氣氛。那時的香皆為手工制作,且有標準,一炷香燃盡約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
古代經常用模子把香粉末壓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樣,稱之為“香篆”。如唐宋時,就有人將香料搗成末,調勻後撒在銅制印盤裏,做成篆文“心”字的形狀,燃其一端,整個香篆就會循序燃盡,用以計時。人們還在香篆上刻上刻度,將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個刻度,這種香又稱為百刻香,常被寺院用作計時器。元代著名的天學家郭守敬還曾制出過精巧的“屏風香漏”,通過燃燒時間的長短來對應相應的刻度以計時,這種方式在民間流傳很廣。
一盞茶指喝一碗茶的時間,從端上來開始,然後慢慢品嘗,一飲而盡,其實就是一碗茶涼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時間。
一般來說,一頓飯、一炷香 約30分鐘,一盞茶約10分鐘。
唐朝 韓偓《秋村》:“絕粒看經香一炷,心知無事即長生”。
北宋 蘇軾《書雙竹湛師房二首》“羨師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盡日留”。
唐朝 許渾《秋夕宴李侍禦宅》“燭換三條燼,香銷十炷灰”。
《僧祇律》記載:1剎那者為1念,20念為1瞬,20瞬為1彈指,20彈指為1羅預,20羅預為1須臾,1晝夜 有30須臾。換算結果:須臾=48分鐘,羅預=2.4分鐘,彈指=7.2秒,瞬=0.36秒,剎那=1念=0.018秒。須臾彈指瞬間剎那=1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