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八卦的“數”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用?
講易經的人很多,一上來就講什麼卦、爻,翻來翻去義理易道,讓沒有基礎的朋友無所適從。一些先生一講基礎就掉書袋,感覺也不好。
伏羲八卦也稱先天八卦,為什麼叫“先天”八卦?
先天,就是自然生成的樣子,就是“天生的”。摘朵花,不作任何改變,那花就是“先天”的。撿砣石頭,像匹馬,沒有被人作任何改變,它就是“天生的”。
相傳伏羲看到龍馬躍出河水,它背上自帶“河圖”,就受到啟發創制了陰陽八卦。龍馬河圖是神跡,是上天賜予的神意,伏羲的八卦就帶有“先天”的屬性。同時,因為它又是從無到有的、創始性的八卦。所以就稱為“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的排列是有順序的,它的排列順序是怎樣的呢?是:
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
由於它們處於不同的序數,所以後來也用它們的這個序數為各自的“卦數”。如後來常說乾數1、兌數2等等,就是這樣來的。因為它們的排序的數變成了它們的“卦數”,所以後來的易象學家,在根據不同的卦來取義作辭的時候,往往就直接用它們表示“數字”。如震可以表示4,坎可以表示6。假如震為兒子,那麼有震的時候,就可以說四個兒子。等等。
那麼,伏羲八卦1、2、3、4、5、6、7、8的這個順序是怎樣確定下來呢?隨便排的嗎?
當然不是。稍微花點時間,看看伏羲八卦次序圖就會明白。如何看懂這幅圖呢?
伏羲八卦次序圖
其一,“太極”上面兩行:
第一行表示“太極”生出“陽”“陰。陽為白圖,陰為黑圖。
第二行表示“陽”“陰”上又分別再生一“陽”“陰”成四象。
即第一行表示“陽”的部分(白色圖形)上再生一“陽”(白色),為“太陽”。用現在的表示法,就是⚌,又叫老陽。然後,“陽”上再生一“陰”,即第一行白色圖塊上生出一塊黑圖,為“少陰”;用現在的表示法,就是⚍。
“陰”(黑)上生一“陽”(白),叫“少陽”,用現在的表示方法為⚎;然後“陰(黑)”上再生“陰(黑)”為“太陰”,即⚏。
接下來關鍵的內容就來了。
其二,第三行就是按照前面兩儀生四象的辦法,在“陰”“陽”兩儀之上,再分別先生陽、後生陰,就成為8卦。
如“太陽”上再生一“陽”,即一二三行白色相連部分,就是乾☰,乾是第一個產生出來的,所以乾為第1,乾為1。接下來,太陽上又生一陰,即“陽”這一邊一二三“白白黑”圖部分,為兌☱,兌是第二個出現的,所以兌為2,兌數2。
“太陽”上生陽、生陰變化完成,就該“少陰”上生陽、生陰了。少陰上生陽,為離☲,所以離為3;少陰上生陰,為震☳,所以震為4。
同樣,表示“陰”的這一邊,少陽上生陽,為巽即“陰”這邊“黑白白”部分,為巽☴,巽是第5個生成的,所以巽為5。少陽上一陰,即“黑白黑”部分,為坎☵,坎是第6個出現的,所以坎為6。同樣,太陰上生一陽為艮,是第7個出現的,艮數為7;太陰上生一陰,為坤,是第8個出現的,所以坤數為8。
看懂這幅圖,就理解了先天八卦是如何生成的,也就懂到了它們的數是如何來的。簡而言之,就是:太極生陽、生陰,兩儀生陽、生陰,四象生陽、生陰的次序和結果。這就是伏羲八卦卦數隱藏的八卦的規則。
這是我們以後深入地了解64卦及其中“卦象”基礎。不可不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