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幹支計時紀年
幹支是天幹地支的合稱。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天幹地支據說其發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時期的大撓氏。例如唐代劉恕在《通鑒外紀》中就引古書說:“(黃帝) 其師大撓……始作甲子。”大撓作甲子雖是傳說,但從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 (即成湯),外丙,仲壬,太甲等來看,幹支的來歷必早於殷代,即在3500年之前便已出現了,在殷墟商代考古發現的六十甲子表的殘片也證實了這一點。
一開始,古人僅是用天幹來紀日,因為每月天數是以日進位的;用地支來紀月,因為一年十二個月,正好用十二地支來相配。可是隨之不久,人們感到單用天幹紀日,每個月裏仍然會有三天同一幹,所以,便用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分別依次搭配起來的辦法來表示不同的日期。具體方法為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從申開始,地支從子開始,60年為一周期。
如《尚書·顧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擇。甲子,王乃洮頌水,相被冕服,憑玉幾”的記載,意思是說,四月初,王的身體很不舒服。甲子這一天,王才沐發洗臉,太仆為王穿上禮服,王倚著玉幾坐著。後來,幹支紀日的辦法就被漸漸引進了紀年,紀月和紀時了。
幹支紀年真正萌芽應該是在西漢初,始行於漢成帝末年,通行於東漢以後。雖然也有不少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幹支紀年。可是,這就是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紀年,幹支表示十二辰 (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 862年繞天一周,所以太歲約86年走過一辰,這叫作“超辰”。此時,幹支紀年也有使用,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 年) 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歷用超辰法改變為丁醜。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歷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 (公元前95年) 從乙酉改變為丙戌。由此知,西漢時期的幹支紀年存在與太歲紀年轉換的一些混亂。
到東漢時,歷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幹支紀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樣。漢章帝元和二年 (公元85 年) ,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幹支紀年。從此幹支紀年固定下來,並一直延續至今未再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