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斯”在中國:程小青的翻譯與創作
《霍桑探案》民國世界書局版與《燈光人影》(出自1916年12月《快活林》)
程小青(1893-1976)這個名字對於今天的中國讀者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在一百多年前,他筆下的大偵探霍桑風靡全國,成為當時大眾心目中的偶像,被譽為“東方福爾摩斯”。
偵探小說起源於歐美,對於中國人來說,它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雖然中國古代有“包公案”、“狄公案”等破案題材的公案小說,但是和西方現代偵探小說相比,中國古代公案小說的立意重倫理輕法律,案件描寫重結果輕過程,調查案件和取證重主觀臆斷輕科學推理,故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偵探小說。
直到十九世紀中後期,隨著時局的變化和西方文化的傳入,偵探小說才逐漸進入中國。以程小青為代表的晚清及民國時期的一批作家,通過自身不懈地努力,開創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偵探文學。
程小青一生都不遺余力地在中華大地普及偵探小說文化,他翻譯了大量歐美各國優秀偵探作品,創作了大量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偵探小說;還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參與創辦了一系列與偵探小說相關的雜誌,期間他雖幾經波折,仍不改其誌。
下面讓我們追尋程小青這位“中國偵探小說之父”的足跡,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他為中國偵探文學所作的努力。
翻譯歐美優秀偵探小說
偵探小說真正作為文藝作品被翻譯介紹給中國大眾,是在二十世紀之後。1915年,程小青開始嘗試翻譯外國的偵探小說,不久之後,他的一些文壇好友也加入了“翻譯大軍”。
與前人相比,程小青等人翻譯的外國偵探小說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翻譯作品系統化。在程小青之前,被翻譯的國外偵探小說大部分都是零星刊登在雜誌上,而結集成冊出版的極少,成套翻譯某系列偵探小說的更是缺乏。
從1916年開始,程小青與當時一些文壇名士合作,翻譯了一系列優秀的偵探作品,其中包括:191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程小青與周瘦鵑、劉半農等人翻譯的文言文版《福爾摩斯偵探全集》;1931年,程小青翻譯的美國偵探小說家和評論家範·達因主編的《世界名家偵探小說集》……
第二,翻譯作品極具時效性。程小青非常及時地翻譯了一些國外優秀偵探作品,甚至達到了譯作和作家本人創作時間相差無幾的地步。例如1916年程小青等人翻譯《福爾摩斯偵探全集》時,柯南·道爾仍在繼續創作福爾摩斯系列故事;又如1932年-1942年程小青翻譯了範·達因的“菲洛·萬斯探案”系列的12部小說,距原作出版僅有四至七年。
第三,翻譯作品具有全面性。除了翻譯當時知名偵探小說家的作品,程小青等人也十分關註外國偵探文壇的新人,上世紀四十年代他就翻譯了後來被譽為“歐美偵探小說黃金三大家”中的兩位——埃勒裏·奎因和阿加莎·克裏斯蒂的小說。
為了突破語言、文化等方面的隔閡,程小青等譯者在翻譯歐美偵探小說時,頗費了一番心思,他們並沒有直接生搬硬套地將英文翻譯成中文,而是對原作進行了適當的刪減、增加和改動,讓中國讀者更容易接受。
在程小青等人的努力下,大量國外優秀的偵探作品相繼被翻譯和出版,極大地豐富了當時中國的通俗文學市場。
創作“中國特色”的偵探小說
除了翻譯大量歐美優秀的偵探小說,程小青還著力於創作中國本土的偵探小說,代表作就是著名的“霍桑探案”。
1916年,上海《新聞報》副刊《快活林》舉辦征文大賽,程小青的《燈光人影》獲獎,這是他創作的第一篇偵探小說。在這篇文言小說中,程小青塑造了一位名叫“霍森”的偵探,還給他配了一位朋友兼助手包朗。
三年後,應時任《先施樂園日報》主編的好友周瘦鵑的邀請,程小青創作了一系列偵探小說。其中在1919年5月發表的文言小說《江南燕》中,程小青沿用之前小說中兩位主角“霍森”和“包朗”,但不知何故,在報紙最終發行時,偵探的名字變成了“霍桑”。小說《江南燕》後來被改編為電影並大受歡迎,程小青再接再厲創作了一系列續作,不久之後他開始用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白話文進行創作,“霍桑探案”由此聞名於世,截至上世紀四十年代末,程小青共創作了七十余篇“霍桑探案”系列小說。
從《燈光人影》到“霍桑探案”,程小青改變的,不僅是偵探的名字,還調整和豐滿了霍桑和包朗兩位主角的人設,並把小說的敘述方式由偵探自述改為了偵探好友撰寫,使得“霍桑探案”與“福爾摩斯探案”等當時流行的歐美偵探小說從形式上更為相似。
平心而論,霍桑確實帶有很多福爾摩斯的影子:兩者都是以嚴謹的推理能力屢破奇案;他們不畏權貴,同情平民大眾;追求正義卻不拘泥於法律;既對生物、化學等自然科學,又對犯罪心理學、法學等社會科學有一定研究,對音樂美術也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甚至就連兩人身邊的一些角色設定都極為相似,如福爾摩斯有搭檔華生,霍桑有助手包朗……
然而,僅將霍桑視為福爾摩斯的翻版顯然是有失公允的,仔細比較福爾摩斯與霍桑,也會發現他們很多不同的地方。
其中最顯著的區別就在於他們的性格,雖然兩名偵探都擁有極強的推理能力,但是福爾摩斯自負而清高冷傲,霍桑則謙遜且平易近人。
在與警方的關系上,福爾摩斯非常鄙視蘇格蘭警官們的無能和魯莽;霍桑對於經常合作的上海警局警官,則是鼓勵多於批評。如果說在福爾摩斯身上體現了英國人彬彬有禮但孤傲難以接近的性格特征,從霍桑身上讀者看到了中國人謙遜平和的人生態度。
出身於英國準貴族家庭,崇尚紳士風度和騎士精神的福爾摩斯,其生活主調終歸和下層民眾有著一定距離,對於下層民眾的苦難,他雖然滿懷同情,有時也會給予幫助,但很難感同身受;霍桑是普通農家子弟,在他身上,不僅滲透著“仁”與“禮”的儒者風範,更有著自身獨特的俠客精神。強烈的平民意識使霍桑能夠給予底層民眾真正的理解和支持,例如在《沾泥花》中,他對因曾經淪落風塵而自卑的來訪者給予安慰和鼓勵,在《烏骨雞》中他坦言自己的服務對象是“民治制度不徹底下的一般無權無勇含冤受屈的大眾”。
福爾摩斯和霍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不同,取決於柯南·道爾和程小青兩位小說家不同的創作理念。
生活在維多利亞盛世的柯南·道爾將偵探小說看作是提供給讀者“消遣解悶的良法”,因此在他筆下理性而嚴謹的福爾摩斯是閃耀倫敦的“時代之光”。
生活在民國亂世的程小青就不敢如此隨意,他認為偵探小說是“化裝的通俗科學教科書”,是宣傳科學民主法制、是改良社會風氣的工具,所以他著力塑造的偵探霍桑是熱血而機智,勇闖上海灘的“亂世英雄”。
時勢創造英雄,環境成就偵探,程小青筆下這位具有中國特色的偵探——霍桑在給讀者帶來驚險神秘探案故事的同時,在言行舉止中也表現出國家民族的個性。
創辦偵探文學雜誌
1923年,程小青應世界書局創辦人沈知方邀請,創辦了中國第一本專門的偵探文學雜誌——《偵探世界》。
《偵探世界》為半月刊,以刊登國內原創偵探小說為主,翻譯外國偵探小說為輔。可惜由於原創偵探小說太少、編輯時間太短、稿件質量下降等原因,十一個月後該雜誌就被迫停刊了。在《偵探世界》停刊之後,程小青等偵探小說家們另辟蹊徑,通過自身擔任編輯和雜誌撰稿人的機會,在一些文學小說類雜誌上開辟偵探小說專欄或專刊,並發表了大量國內外偵探小說和相關理論作品。
1946年1月,程小青又主編了偵探文學雜誌《新偵探》,該雜誌內容非常豐富,不僅有不同國家、不同體裁的偵探小說,還有一些介紹偵探科學知識的欄目。可惜《新偵探》也遭遇了稿源缺乏等困境,只維持了大半年就停刊了。
此後幾年,程小青又在《藍皮書》等雜誌上繼續發表“霍桑探案”的新篇章和歐美偵探小說譯作。上世紀五十年代,他將早年所寫的一些文言文偵探小說改寫成白話文,此外還創作了四部反特驚險小說:《她為什麽被殺》、《大樹村血案》、《生死關頭》和《不斷的警報》。
半個世紀以來,程小青通過自己的努力,堅持不懈地在文學雜誌上介紹偵探小說和創辦偵探文學雜誌,他在總結自己對偵探小說的認識和創作心得的同時,也為創作偵探小說的後輩們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展示平臺,無愧於“中國偵探小說之父”的稱號。
撰文/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