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祈福、秋遊賞菊...重陽節的起源、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代《十二月月令圖(九月)》,絹本設色畫,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重陽節,又名九月九、重九。《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之極,"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主題。
源流演變
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先秦時的《呂氏春秋》中記載著:"(九月)命冢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月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從那時開始,我國就已經有了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際祭祀天神和先祖的活動。但這時重陽節的慶祝形式還只是大家聚在一起祭祀後宴飲。
漢朝時,人們除了聚在重陽節舉行大型宴飲活動外,還賦予了節日求長壽的意味。這時道教興起,有些道士為了追求長生不老而煉丹,企圖用藥物來延長壽命,受他們的影響,重陽有了求壽之俗。《西京雜記》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由此開始,求長壽和宴飲就成了重陽節的兩大主題。
第二種說法與火有關。尚未開化的古代人總對火有著莫名的恐懼,因而也常常祭拜火神,而且認為火神休眠就代表著漫長的冬天要來了。古代作為季節標誌的"大火"星會在九月隱退,這就使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標識的古代人失去了時間標準,而他們又將九月稱為"內火"時節。所以在"內火"時節,就要舉行送走火神的儀式,就像其出現時也要有迎火儀式一樣。遠古時期是怎樣祭祀火神的,我們不得而知,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比如我國江南地區在重陽節有祭竈的習慣,竈火就是家居的火神。
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不再根據大火星來判斷時間,九月祭火的儀式也就隨之衰落,但是人們對於九月初九還是有著別樣的感受。
這個季節陽氣衰減,陰氣上升,人們要做好冬藏的準備。就像清明前後人們會為了度過漫長冬季而外出踏青一樣,重陽節為了"辭青",人們也會全家一起去登高避災,雖然對於重陽節的意義,人們已經有了一個新的解釋,但重陽節的民俗依舊傳承了下來。
重陽節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當時,重陽節是只有皇宮內才會慶祝的節日,直到漢朝。相傳漢高祖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後的謀害,她的一名仕女賈氏被逐出宮外,嫁給了一個平民,賈氏就把重陽節的活動帶到了民間,從此百姓們也開始過重陽節了。
魏晉時期的重陽節又加入了賞菊和飲酒的習俗,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要數陶淵明了,他是出名的愛菊人士,陶淵明在《九日閑居》的序文中說道:"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了菊花和酒。
到了唐朝,重陽節被定為一個正式的節日,宮廷和民間會一起慶祝重陽節,並在節日期間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明清時期的重陽節,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示慶祝,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秋遊。
另外,"九"的諧音是"久",有長長久久的意思,所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的一些地方把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向全社會倡導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菊花圖》,清,張同曾繪,絹本設色,縱40cm,橫55厘米
傳統習俗
登高活動由來已久,《楚辭》中就已經有了相關記載,漢承楚俗,由此逐漸演變成了重陽節登高的習俗。
以我們現在的理解來說,登高指的就是登山,但是古人為什麼要把登山稱為登高呢?北宋的《長安誌》給出了答案,漢朝的都城是長安,長安附近有一個小高臺,每當到了重陽節的時候,人們就會登上小高臺去欣賞秋天的美景,因為所登的山是小高臺,所以有"登高"的說法。
登高除了辭青外,還有避災禍的寓意。《易經》中將"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古代認為"九為老陽,陽極必變",所以九月九日不吉利。那時的人們對山神非常崇拜,認為它能讓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九月九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另外,古人認為重九時,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彌漫。為了避免接觸這種不正之氣,需要到高處去避一避。
兩晉南北朝時期,重陽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節日活動很隆重。從這時開始,登高的日期就定在了九月九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每到這天就都登高野宴。東晉詩人謝靈運為了登高方便,還自制了一種前後都裝有鐵齒的木屐,人們就稱為"謝公屐"。
登高習俗到了唐五代時期愈加盛行,朝廷正式批準民間以重陽為節令,唐中宗還曾在重陽節時率領群臣登高飲酒賦詩。許多文人墨客在重陽登高之後都要寫詩作賦,因此在唐詩中,重陽登高的詩篇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比較著名的有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白的《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軍詩》、杜甫的《九日》等。
登高是重陽節最具標誌性的民俗活動,它也體現了人們希望驅邪避災、生活幸福的美好願望。
《重陽登高圖》,清,石濤繪, 紙本,縱99.5cm,橫49.5cm
菊花象征著長壽,魏晉之後,重陽節賞菊賦詩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九月是菊花盛開的季節,農歷九月也被稱為"菊月",重陽節又叫做菊花節,重陽賞菊早在晉朝就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宋朝的《東京夢華錄》卷八中記載:"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在觀賞菊花的同時,文人雅士們也不免要嘗一嘗這新鮮菊花釀成的美酒。漢朝時就已經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鐘繇,祝其長壽。據《西京雜記》記載,菊花酒的制作是"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到了明清時,賞菊、喝菊花酒仍然流行,沿襲至今。
直到現在,重陽節期間,各大公園也會組織大型菊展,供廣大市民和遊客觀賞。
《月曼清遊圖》之“重陽賞菊”,清,陳枚繪,絹本,設色,縱37cm,橫31.8cm。
茱萸又被人們叫做"辟邪翁",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有殺蟲消毒、祛風寒的功能,還可以消積食、治寒熱。以茱萸入藥,可以養身祛病。
重陽節插茱萸這一習俗大約起源於晉代。周處的《風土記》載:"九月九日,律中無射而數九,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頭,言辟除惡氣而禦初寒。"
唐代重陽插茱萸已很普遍,賦詩會詠的篇章也很多,如杜甫的"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朱放的"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代以後,重陽插茱萸之風逐漸衰落。現在這種習俗已經很少見了。
《王摩詰詩意圖》,清,石濤繪,紙本,設色
吃重陽糕
重陽節俗很多,其中有一項不可或缺的是吃重陽糕,尤其是在北方地區,這種風俗尤盛。
從漢朝開始就有吃重陽糕的習俗了,那時的重陽糕被稱作"黍糕"或"蓬餌"。到了宋朝,吃重陽糕之風大盛。《東京夢華錄》載:"(重陽節)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遺送,上插剪彩小旗,摻饤果實,如石榴子、栗黃、銀杏、松子肉之類。"
清朝宮廷中,重陽節的時候也要舉辦"花糕宴",《武林舊事》中寫:九月九日重陽節,"都人是月飲新酒,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雜糅為之,上縷肉絲鴨餅,綴以榴顆,標以彩旗。"清《帝京歲時紀勝》載:"京師重陽節花糕極勝。有油糖果爐作者,有發面醢果蒸成者,有江米黃米搗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為標幟。"
詩詞文化
此詞作於1929年的重陽節。當時,毛澤東在福建上杭縣城的臨江樓上養病,重陽佳節來到,院子裏的黃花如散金般盛開。作者感慨人容易衰老,天卻不易老,重陽節年年都有。今天又是重陽節,戰場上的菊花還是一樣的芬芳。秋風剛勁地吹著,雖然現在的景色不如春天那樣明媚,卻比春天更為壯美,廣闊的江面上泛著白霜。
整首詞生機盎然,歌頌了土地革命戰爭,也顯示出了作者豪邁的情懷。
總章二年(公元669年)盧照鄰來到益州新都任職。秋冬之間,盧照鄰從益州來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陽節,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與王勃、盧照鄰三人同遊玄武山,互相酬唱,這首詩即為盧照鄰當時所作。作者的思鄉之情飛越了隱約的風煙,遠在他鄉和朋友喝著菊花酒,看著大雁南飛,心裏的悲傷無法言說。遊子在外,難免思鄉,重陽節登高望遠時,思鄉之情愈盛。整首詩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可謂是難得的佳作。
這首詩是唐武宗會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時的作品。九月九重陽節時,作者和朋友帶著酒去爬城東南側的齊山。平日的作者是嚴肅的、不茍言笑的,但是在節日中登高的喜悅之感衝淡了平日的苦悶,詩人面對著秋天的風景,不自覺露出了笑容,興致勃勃地折下了一把菊花。即使到了秋天,江南的山還是一片淡淡的青色,人們登上這片青色的頂端往下看,所有的一切,包括剛剛飛來的
大雁都映在山下的江水中,這樣的秋天讓人想要擁抱在懷裏。
-
END
圖文來源:《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插圖、網絡圖片(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