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話因果
因果律就是一張遍布情器世間一切時空的天羅地網。
靜觀我們賴以生存的大宇宙,無數的星球、無數的山川湖海、無數的飛潛動植都在應著自己的節拍持續不斷地律動,晝夜在更替、四季在變遷、日月在運轉、生命在繁衍......是誰,在主宰宇宙中的萬物,推動萬有諸法不息地運轉?究竟是什麼規律在支配這一切呢?就是因果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眾生之諸業,百劫不毀滅
在我們現在這個五光十色紛繁蕪雜的世界中,有些人財勢富足,而有的人卻窮困潦倒甚至連基本的溫飽都不能保證;有的人長相端莊偉岸,而有些人卻醜陋不堪。總而言之,有些人生活過得特別幸福美滿,有的卻在一生當中不停地受各種各樣痛苦的煎熬。這些各種不同的現象,並不是無緣無故而來的,也不是外面的一個什麼神權或上天所創造賦予的。
釋迦牟尼佛在《百業經》等很多的經典之中早就給我們講過,這些都是因為過去前世或更遠的往昔所造的因緣業力不同,所以在今生當中就有如是的差別。《百業經》中說:“眾生之諸業,百劫不毀滅,緣會時至際,其果定成熟。”《涅槃經》也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有人會想:我每天辛苦勞作,但溫飽問題還難以解決,與人為善仍然時常遭到厄運,旁邊有人不怎麼操勞卻賺錢容易,這些該怎麼解釋呢?為什麼有人坑蒙拐騙、貪汙受賄,照樣日子過得好,我日日遵紀守法,卻沒有過上什麼好日子。這是因為因果的相極其細微、復雜,再加上有的事情,其果報成熟的時間會很晚,有時甚至要幾百世之後才成熟。
明白了三世因果的道理,就知道自己今生辛勞仍舊度日艱辛,那是前世沒有多修善業的緣故;有些人不勞而獲,那也是他前世種了福田今生顯現果報;有人造惡未見他今生受惡報,那是罪業尚未成熟,到未來世才會顯現苦果。
——摘自益西彭措堪布:《深信因果》、《因果明鏡論》
故事一
破廟躲雷雨的泥瓦匠
《佛說四十二章經》裏說:“逆風揚塵,塵不至彼。”因果規律總是以心為起點,如果有誰起了害人的心,最終只會害到自己。
我想起莫言在領獎時講的故事,這個故事是他爺爺講給他的:有一天,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遇到一場暴風雨,躲進了一間破廟。外邊一直打著雷,一陣一陣的,一個個火球滾來滾去,他們都非常害怕。
這時有一個人說:我們幾個人裏,一定有一個人做了傷天害理的壞事,誰做過壞事,自己出去接受懲罰吧,免得連累他人。結果,沒人出去。
又有人提議:既然沒人出去,那我們拋草帽,誰的草帽被刮出廟門,說明他做了壞事,請自己出去吧。於是大家開始往廟門外拋草帽,七個人的草帽被刮了回來,只有一個人的草帽被卷出廟外。這些人認定他幹了壞事,讓他出去,但他不肯,於是大家就擡著他把他扔了出去。
這時莫言說:“故事的結局,我估計大家都猜到了——那個人剛被扔出廟門,破廟轟然坍塌。”
這個故事見仁見智,但在我看來,它除了告訴人們判斷事情要依靠智慧外,更重要的是警示我們:因果規律總是以心為起點,如果有誰起了害人的心,最終只會害到自己。
故事二
害死自己的獵人
《法句經》裏有這麼一則故事:有個獵人帶著一群獵狗去打獵,路上遇著一位比丘,他心裏嘀咕,“今天不吉祥,可能打不到獵了。”結果進了山,確實沒打到任何獵物。
回家的路上,他又碰著那個比丘了,比丘剛從城裏化緣回來。他正好氣憤未消,於是放出獵狗去咬比丘。比丘情急之下,爬到了一棵樹上。獵人走到樹下,用弓箭頭去刺比丘的腳底,比丘痛得不能護持袈裟,結果袈裟從身上滑落,正好罩在樹下獵人的身上。獵狗見到袈裟,以為是比丘掉了下來,一擁而上,把獵人咬死了。
所以,造罪業的人,終歸害的是自己。這就是因果。
——索達吉堪布
業因果到底是怎麼樣成熟的呢?
業因果到底是怎麼樣成熟的呢?它有四種成熟的方式。
第一,如果我們前世的善業或者惡業造得非常多、非常大,果報今生就能顯現出來。
第二,我們這一生當中如果作了一些特別的善業或者惡業,離開人世、進入中陰期的時候,這些業就會馬上成熟,中陰身馬上就會感受到它的果報。
第三,果報成熟的時間不定。就是說上一世行了善也作了惡,善業和惡業的力量都不大,都比較微弱的情況下成熟的時間不定。
第四,果報成熟還是不成熟是不一定的。就是如果上一世行了善,但同時也造了惡,作的善也好惡也好都非常小。這樣微小的善惡,它們的果有可能在這一世成熟,也有可能還不成熟。
——丹真絨布仁波切
色登之路以“修”為本,從“心”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