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萬年歷,古老的幹支紀年,人人都可學得會
所謂“幹支”,即“天幹”和“地支”的簡稱,是古代人們用以計算年、月、日、時及方位的符號。天幹有十個,分別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分別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幹支還有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幹配陰支,共有六十個組合。古人就用這60個組合循環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組成了幹支紀元法。
紀年:幹支歷的紀年以二十四節氣的立春為年分界線,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幹地支進行標註。從甲子到癸亥,循環更替至無窮。紀年的該組幹支可稱為年柱。以下是60甲子年的排列順序:01.甲子 02.乙醜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醜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醜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醜 39.壬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醜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每一對幹支代表一年,逐年依次就位,從甲子到癸亥共60年為一周,而後又從甲子開始,周而復始。
紀月:幹支紀月,采用每個地支對應24節氣,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每個月含有兩個節氣,沒有閏月。自某節氣至下一個節氣,以交接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公歷的月長由人為規定而與天象無關;幹支歷的年月日均由天象決定,無需通過人為調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規律的一部歷法。至今幹支歷依舊流行於萬年歷等書,用於象數、風水和命理學中。
紀日:紀日是幹支的最早用法,一個晝夜是一天,用60個組合來依次紀日,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醜日,60天一個循環,新的一天從正子時開始,可查的幹支紀日,從春秋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距今已經有2700多年了,這是迄今為止是世界上最早的紀日法。
紀時:一天有12個時辰,五天共有60個時辰,分別用60個組合來表示,叫做“五日一候”。一個周期重復循環,周而復始。而一個時辰又被拆分為二,子時從0時到1時為早子時,從23時到24時為晚子時,晚子時又叫子夜或夜子。
大家一定要熟記天幹和地支的順序。
在幹支紀年法中十天幹的對應公元紀年法的結尾數字是固定的如:
0-庚、1-辛、2-壬、3-癸、4-甲、5-乙、6-丙、7-丁、8-戊、9-己。
如1960年是庚子年,以0結尾的公元紀年中換算成幹支歷天幹都為:庚。如1961年是辛醜年,以1結尾的公元紀年中換算成幹支歷天幹都為:辛。所以1962天幹為壬、1963天幹為癸、1964天幹為甲、1965天幹為乙等。
這是十二地支的掌上分布,位置是固定的。記住1960年庚子年的掌上位置,這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只要記住這個年份的幹支其他年份的幹支就可以快速的查詢出來。1960年這個位置在無名指與手掌的交接位置。
我們依次用大拇指從1960年的位置順時針開始查,用拇指依次開始點在心中默默查1960、1961、1962、1963等,所點的位置就是你所想知道的年份,天幹是由年份的結尾一位數字確定的,地支是由拇指點取的位置決定的。
我們在來看看年份在掌上的規律,從1960年的位置從逆時針的方向隔一個位置是下一個十年的位置,1970、1980、1990、2000等。
如果是從1960年的位置順時針隔一位開始查就是1950年,依次為1940、1930、1920等。如果要算1960年以後的,就從子隔位依次逆時針1970(庚戌)、1980(庚申)1990、2000、2010、2020(退到庚子上)
到這裏我們應該已經掌握了如何在掌上查詢幹支年歷的方法了。
下面我們在來看一個例子,來查一查看1995年是什麼年?
首先看一下天幹,1995結尾是5,5所對應的天幹是乙,再來查一查地支從1960年的位置逆時針隔一位開始用拇指點,點到中指的指尖位置就是1990年,之後按順時針的方向用拇指點,點的同時用心裏默數,1991、1992、1993、1994、1995,到小手指的末端,地支是亥,這樣就知道1995年是乙亥年。
幹支的意義不等同於一、二、三、四,這樣僅僅是指一個數字符號,幹支還包含著萬物由發生而至少壯,至繁盛,至衰老,至死亡,至從新開始的涵義。依據《史記·律書》及《漢書·律歷誌》的解釋:十個天幹註解:“甲”:“出甲於甲”,“甲”字同“莢”,指嫩芽破土而出的初生現象。“乙”:“奮軋於乙”,指幼苗逐漸抽軋而長。“丙”:“明炳於丙”,指陽氣充盛,生長顯著。“丁”:“萬物丁壯”,“大盛於丁”,指幼苗不斷地壯大成長。“戊”:“豐楙(mào)於茂”,指幼苗日益茂盛。“己”:“理紀於已”,指幼苗已成熟至極。“庚”:“斂更於庚”,指生命開始收斂。“辛”:“悉新於辛”,指新的生機又開始醞釀。“壬”:“懷任於壬”,指新的生命已開始孕育。“癸”:“陳揆於癸”,指新的生命又將開始。
十二個地支註解:
“子”:“孳萌於子”,“萬物滋於下”。
“醜”:“紐牙於醜”。
“寅”:“萬物始生螾然也”。
“卯”:“言萬物茂也”。
“辰”:“萬物之蜄(shèn)也”。
“巳”:“陽氣之已盡”。
“午”:“陰陽交日午”。
“未”:“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陰用事,申賊萬物”。
“酉”:“萬物之老也”。
“戌”:“萬物盡滅”。
“亥”:“陽氣藏於下也”。
換算公元紀年法
目前全世界采用公元紀年,公元紀年可以按下面的方式換算成幹支紀年。確定天幹:公元紀年除以60的余數減3,便得該年天幹序號數,每個序號數對應的天幹為: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0-癸。例如,求1991年的天幹,1991÷60=33余11,年天幹序號數=11-3=8,則1991年的天幹為辛。確定地支:用公元紀年除以12減3,便得到改年的地支序號數,每個序號數對應的地支為:1-子、2-醜、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0-亥。例如,天幹:2022÷60=33余42,42-3=39,看尾數是9,故天幹取壬。地支:2022÷12=168余6,6-3=3,故地支取寅。故2022年為壬寅年。
搞清幹支紀年法的計算方法,對記憶歷史事件、文學欣賞和學習書法、國畫作品會有很大幫助,也非常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