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入門之《葬書》
《葬書》
——堪輿理論的奠基之作
《葬書》 ,舊題晉代郭璞撰。郭璞(276—324年),字景純,河東聞喜(屬今山西省)人。《晉書●郭璞傳》雲:“有郭公者,客居河東,精於蔔筮,璞從之受業。公以《青奧中書》九卷與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蔔筮之術。禳災轉禍,通致無方。雖京房、管輅不能過也。璞門人趙載嘗竊《青囊書》。未及讀,而為火焚。”
《青囊書》就是風水文獻,已逸。可見郭璞是有師傳的。他擅長陰宅術,先後給王導、司馬睿等人選擇葬地,傳為奇談。《太平廣記》卷一三記載他“周識博物,有出世之道,鑒天文地理。龜書龍圖,爻象讖緯,安墓蔔宅,莫不窮微,善測人鬼之情況”。他還註釋《山海經》、《楚辭》、《穆天子傳》等書。宣揚避禍、長壽、仙道、虛無縹緲的人生觀。
關於《葬書》 。《四庫提要》有詳細的權威性的介紹:“《葬書》一卷。舊本題晉郭璞撰。《唐誌》有《葬書地脈經》一卷、《葬書五陰》一卷,又不言為璞所作。惟《宋誌》載有璞《葬書》一卷,是其書自宋始出,其後方技之家競相粉飾,逐有二十篇之多。蔡元定病其蕪雜,為刪去十二篇,存其八篇。吳澄又病蔡氏未盡蘊奧,擇至純者為內篇。精粗純駁相半者為外篇,粗駁當去而姑存者為雜篇。新喻劉則章親受之吳氏,為之註釋。今此本所分內篇、外篇、雜篇。蓋猶吳氏之舊本。至註之出於劉氏與否。則不可考矣。書中詞意簡直。猶術士通文義者所作。必以為出自璞手。則無可征信。”
四庫館臣懷疑《葬書》非郭璞所作。推測是唐宋間人的偽作。歷代整理《葬書》的有蔡無定、劉則章、吳澄等。他們刪減並調整了《葬書》篇目。《葬書》雖有許多雜蕪之文。但仍然被風水師奉為正宗。
《葬書》是敘述陰宅風水的典籍,認為每個人的禍福,貧富貴賤都取決葬地:“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夫陽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謂之生氣。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
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蓋生者,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而獨留。故葬者反氣納骨,以蔭所生之道也。經曰:氣感而應,鬼福及人。是以銅山西崩,靈鐘東應。木華於春,粟芽於室,氣行乎地中。
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這是全部風水術中最為重要的一段文字。說出了什麼叫風水。為什麼要講究陰宅風水。以“銅山西崩。靈鐘東應”比喻死者可以蔭佑生者。
這種比喻顯然是不合邏輯的。因為這兩件事是無法類比的。人死化為灰燼泥土。無知無覺。怎麼可能感應生者?
《葬書》中對風水論述有:“風水得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淺深得乘,風水自成。土者,氣之母,有土斯有氣。氣者,水之母,有氣斯有水。故藏於涸燥者宜淺,藏於坦夷者宜深。”水土保持是風水的關鍵。有土才有氣,有氣才有水,得水為上。這個觀點有可取之處,人們如果不註意生活環境的水土保持,就會造成無窮後患。
《葬書》又敘述了地形的選址,“地貴平夷,土貴有支,支之所取,氣隨而始;支之所終,氣隨已終,觀支之法,隱隱隆隆,微妙玄通……支葬其巔,壟葬其麓,蔔支如首,蔔壟如足”,千尺為勢。
百尺為形。勢來形止。是謂全氣。全氣之地。當葬其止。”“山之不可葬者五。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氣因形來而斷山不可葬也;氣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氣以龍會而獨山不可葬也。”
《葬書》還論述了葬地的吉兇:“穴有三吉,葬有六兇: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陰陽衝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趨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陰陽差錯為一兇。歲時之乖為二兇。力小圖大為三兇。憑恃福力為四兇。僭上逼下為五兇。變應怪見為六兇。”這些吉兇征兆。我們認為在陰宅中是無稽之談。世界上許多民族不時興土葬。不講究喪葬地形。沒有陰宅風水術。幾千年還不是過得很好麼?
《葬書》偏重風水形勢,幾乎不講卦氣、宗廟,這也是它的顯著特點之一。內容簡明,文字簡樸,合計不過幾千字,通俗易懂。書中多次引用“經曰”,可能是《葬經》和《宅經》,這說明《葬書》不是開山之作。
此外,書中不言《周易》。而郭璞生前特別喜好用易卦占蔔。一個偏好卦理的人怎麼會在自己的著作中避而不談自己的所好呢?姑且存疑。
盡管《葬書》有許多疑點,又有嚴重的迷信色彩。但是,它在風水術中的權威地位不可忽略,研究風水者應當認真學習。如果我們把書中的陰宅理論引用到陽宅當中,或許會收到意想之外的效果。
舊本題晉郭璞撰。璞有《雅註》,已著錄。葬地之說,莫知其所自來。周官冢人、墓大夫之職稱皆以族葬,是三代以上葬不擇地之明證。《漢書·藝文誌·形法家》始以宮宅地形與相人、相物之書並列,則其術自漢始萌,然尚未專言葬法也。
《後漢書·袁安傳》,載安父沒,訪求葬地,道逢三書生,指一處,當世為上公,安從之,故累世貴盛。是其術盛傳於東漢以後。
其特以是擅名者,則璞為最著。考璞本傳,載璞從河東郭公受《青囊中書》九卷,遂洞天文五行蔔筮之術。璞門人趙載嘗竊《青囊書》為火所焚,不言其嘗著《葬書》。《唐誌》有《葬書地脈經》一卷,《葬書五陰》一卷,又不言為璞所作。
惟《宋誌》載有璞《葬書》一卷,是其書自宋始出,其後方技之家,競相粉飾,遂有二十篇之多。蔡元定病其蕪雜,為刪去十二篇,存其八篇。
吳澄又病蔡氏未盡蘊奧,擇至純者為內篇,精粗純駁相半者為外篇,粗駁當去而姑存者為雜篇。新喻劉則章親受之吳氏,為之註釋。
今此本所分內篇、外篇、雜篇,蓋猶吳氏之舊本。至註之出於劉氏與否,則不可考矣。書中詞意簡質,猶術士通文義者所作。必以為出自璞手,則無可徵信。或世見璞葬母暨陽,卒遠永患,故以是書歸之歟。
其中遺體受蔭之說,使後世惑於禍福,或稽留而不葬,或遷徙而不恒,巳深為通儒所辟。然如乘生氣一言,其義頗精。又所雲葬者原其起,乘其止,乘風則散,界水則止諸條,亦多明白簡當。
王祎《青巖叢錄》曰:擇地以葬,其術本於晉郭璞。所著《葬書》二十篇,多後人增以謬妄之說。
蔡元定嘗去其十二而存其八。後世之為其術者分為二宗,一曰宗廟之法。始於閩中,其源甚遠。至宋王伋乃大行。其為說主於星卦,陽山陽向,陰山陰向,不相乖錯,純取八卦五星以定生克之理。
其學浙中傳之,而用之者甚鮮。一曰江西之法。肇於贛人楊筠松,曾文迪及賴大有、謝子逸輩,尤精其學。其為說主於形勢,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專指龍穴砂水之相配,而他拘泥在所不論。
今大江以南無不遵之者。二宗之說雖不相同,然皆本於郭氏者也雲雲。是後世言地學者皆以璞為鼻祖。故書雖依托,終不得而廢歟。
據《宋誌》本名《葬書》,後來術家尊其說者改名《葬經》。毛晉汲古閣刻本亦承其訛,殊為失考。今仍題舊名,以從其朔雲。
----出《四庫總目提要》
小說《盜墓筆記》中提到過的風水書。在大部分盜墓小說中都有提到。
文章來自(風水網www.ky5.cc)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