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相一首中秋詩,不輸蘇軾《水調歌頭》,開篇就驚艷後世千年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蘇軾《水調歌頭》中的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與唐代張九齡《望月懷遠》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其實是同出一源。
並且更加巧合的是,這兩句著名的詩詞,在如今已經成為了國人中秋賞月之時,最常引用的佳句了。
蘇軾的《水調歌頭》,原本是思念兄弟之作,但是因為詞中含有“嬋娟”二字,時常被後人當作是“愛情”詩詞引用。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實打實地寫愛情、親情,可是因為“海上生明月”,所以每每被引用到各種“正式”場合。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錯位扭轉呢?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望月懷遠》賞析
《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首中秋詩非常有名,如今的每一位中國人,只要不是“九漏魚”的話,肯定都在小時候學習過它。詩的作者張九齡,是唐朝的一位宰相,同時也是當時文壇的領袖人物。
讀過《唐詩三百首》的人都知道,張九齡寫得最好的詩,其實是他的《感遇詩》。比如“江南有丹橘”以及“蘭葉春葳蕤”這種,歌頌文人氣節的詩篇。
但是,這首《望月懷遠》,卻與他過往的詩,風格迥異,因為它是一首講述兒女情長的五言律詩。
張九齡那個時代,已經開始流行七言詩了,可是他這首詩卻是五言。換句話說,它還是六朝時期的風格。
如果熟悉漢魏六朝詩歌的人,很容易就會發現,張九齡的這首詩,在內容上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全詩每一句想要表達的內涵,都可以在漢魏六朝名人的詩句中找到影子。
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句,就是直接脫胎於南朝謝莊《月賦》中的“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裏兮共明月”。
謝莊這句詩,同時也是蘇軾的“千裏共嬋娟”的直接源頭。換句話說,張九齡和蘇軾,分別采用了不同的語言組織形式,去表達了和謝莊《月賦》中名句相同的內涵。
《望月懷遠》頷聯中“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表達的內涵,也和《古詩十九首》“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要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
但是因為《望月懷遠》這首詩用語樸素淺顯,詩意幽遠,所以達到的效果很不一樣。這首詩公認寫得好的,大概有這樣幾個方面。
首先,首句中的“海上生明月”,用了誕生的“生”而不是升起的“升”。因為這個字的運用,讓整首詩的意境顯得非常雄渾闊大。
古人喜歡把本土稱為“海內”,因為古人認為,世界是處於一片陸地之上,陸地的四周都是海水,擁有天下被稱為“廣有四海”。
因此,“海上生明月”就不單純是指明月從海上升起來了,而是象征著一輪明月,從世界的盡頭“誕生”了。所以用出生的“生”字,遠比用升起來的“升”字意境雄渾闊大。
整個世界都被明月的光輝籠罩著,而明月又代表著“相思”,於是這一句詩就成了中秋佳節最好的“代言”。因為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在賞月,全天下沒有團圓的人,都在“相思”。
“天涯共此時”的“天涯”,暗指親人、愛人之間的距離遙遠。“共”就是“同”,這一句的意思承接上句,同樣是強調這是一個“望月懷遠”的節日。
首聯的視野開闊,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在“賞月”,烘托出了一種明月被萬眾矚目的氛圍。
其次,頷聯的視線由遠及近,寫到了自己對遠方愛人的思想。在這個地方,張九齡用到了一個詞,叫“竟夕”。“竟夕起相思”的意思是說,他一整晚都沒睡覺,一直在思念著對方。
前一句寫,這是一個全天下人祈盼團圓的夜晚,突出“相思”的人之眾;後一句寫,我也和大家一樣,在思念遠方的你,並且一整晚都睡不著,突出相思之情“深”。
頸聯“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是一個細節描寫。因為月色美,於是故意把燭光吹滅,披衣去庭院中賞月。
中秋節天氣開始轉涼了,所以要披衣。因為站的時間太長,身上的衣服都被露水弄濕了。這一句突出了“相思”之人的“癡”。
一個人傻傻地站在那裏賞月,他真的是為了賞月嗎?其實並不是!他只是想和心中思念的那個人,同時欣賞同一樣事物。
這種描寫方式,讓作者對離人的思念之情,比上一句又加深了一層。直到最後,他想捧起月色,贈給遠方的離人,但是他清醒地意識到這是不可能的。
你以為他最後清醒了,就放棄了嗎?並不是這樣!他發現不能將月色“盈手贈”時,居然第一時間想到回去做一個夢。在夢裏和愛人相會,再一起賞月。
張九齡這首詩,全程緊扣“望月懷遠”之主題,對天涯離人的思念,層層深入;用語樸素,情致幽遠。把作者的惆悵仿徨、思潮泛濫,表現淋漓盡致,實為古代“中秋詩”的傑出代表。
特別是首聯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意境雄渾大氣,有一種莊嚴隆重的感覺。
所以每年中秋佳節的時候,各種電視臺、正式組織機構和企業印發中秋相關海報、傳單,節日主持人的開場白,總要引用到它。
相比之下,蘇軾的《水調歌頭》在中秋晚上的出現頻率還是更高。這大約是因為,蘇軾的內涵更多元,既有理想又有兄弟情,“嬋娟”又老被人當成戀人。
不過,“把酒問青天”雖然寫得很豪邁瀟灑,但是畢竟只是寫個人的瀟灑而已,完全沒有“海上生明月”那種壯闊的世界觀。
結語
據說,張九齡是“漢初三傑”留侯張良的後人,他是唐朝開元年間的名相,兼文壇領袖。王昌齡、王維等詩人,早年都曾得到過他的提拔。
張九齡十三歲能文,詩歌功底非常深厚。從《望月懷遠》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詩詞功力。
他挑了一個自漢魏六朝起就“當紅”的題材來寫,內容上也談不上有創新。完全憑借詩歌的行文、結構和遣詞造句,一舉超越了前代所有同題材的名篇。
難怪有人說:文學不是用語言去敘述一場冒險,文學就是在語言中冒險。所以中國古代寫中秋節的詩,就數張九齡這一首《望月懷遠》名氣大,並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