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送年,民間有撩人罵習俗?啥是撩人罵?目的何為?
瑞虎踏歌迎春來,湯圓花燈慶元宵;今天是農歷的正月十五,也是民間傳統節日元宵佳節;家家戶戶在這天早晨吃湯圓,晚上出門賞花燈,民間在這一天將新年年事熱熱鬧鬧地推向另一個高潮;因為按照民間的傳統年俗觀點,正月十五是新年的最後一天;到了正月十六,民間就將迎來又一個節日--送年;送年是指辭舊迎新的新年歷程即將告一段落,自正月十六開始,民間生活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農民在送年後正式籌備當年的春耕春播生產,商人也將營生納入正軌,遠行的人也在這天打點行囊,準備踏上新一年的謀生之路。
為了告別新年,也為了祈盼新的一年裏事事順利,平安幸福;民間也有“十六不送年,四季不順當”的說法;所以在年事即將結束的當天,民間特地舉辦多場年事告別活動,以此宣告當年的年事結束;比如部分民間在正月十六這天開展杠笆鬥,舞火把,炸麻花,送牛樁的地方習俗活動;其中,撩人罵也是正月十六送年習俗中的一項傳統內容;那麼,撩人罵究竟是一項什麼樣的習俗活動呢?撩人罵有何意義?如何開展撩人罵活動呢?
什麼是撩人罵習俗?
撩人罵是指在正月十六這天,為了釋放因過年時需要遵守年事禁忌所積累的壓抑情緒,一部分有壓抑情緒的人,故意去招惹別人,或者去挑逗別人,撩起別人的怒火,讓別人嬉笑怒罵;這種故意討別人罵的行為叫做“找罵”或者“挨罵”,民間也將正月十六開展的挨罵日稱為撩人罵。
民間存在撩人罵習俗的原因?
撩人罵是舊時民間廣泛存在的一種傳統年事習俗;因為過年是民間祭祀祖上,辭舊迎新,祈福納祥的日子,過年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民間對過年的形式和過程尤為重視;既然過年是祭祀迎新的日子,在過年的過程中,肯定會存在許多規矩或者民間禁忌需要遵守;比如民間有過年時不罵人,不說臟話,不動怒的規矩或講究;對於一部分脾氣暴躁的人來說,即便心有不悅,或者心生怒氣也要恪守年俗忌諱和規矩;這就造成一部分人因恪守年俗禁忌或規矩產生諸多不滿情緒;這種不滿的情緒總有一天需要宣泄或爆發出來,而正月十六正好是年事結束的時間,人們特此在這一天將過年時積累的不滿情緒釋放出來,以此驅除晦氣,輕輕松松開始新的生活;而撩人罵就是一部分人宣泄不滿情緒的借口。
撩人罵習俗有何意義?
據民間相傳,正月十六這天招惹別人或撩別人遭到挨罵,民間認為能夠驅除一年的晦氣,所以民間也將撩人罵稱為罵晦氣;民間在正月十六也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無論是撩別人,或者自己挨罵,都不會動手打人;而罵人者也不是真心罵人,而是一直嬉笑怒罵;據說挨罵者被罵得越兇越吉利,罵人者罵得越深越能獲取好彩頭。
怎樣開展撩人罵?
據相傳,在正月十六這一天,有宣泄情緒需求的人,可以找適宜的對象挑起事端,然後接受挨罵;比如暴脾氣的小叔子可以開嫂子的玩笑,嫂子也會紅著臉怒罵兩句相安無事;年輕的小夥子也可找心儀的心上人說上幾句俏皮話,然後招來幾句嗲罵;即使上了年紀的老倆口,也能拌上幾句嘴,嬉笑怒罵也是恩愛;而受到年事約束的淘氣孩子們,可以結伴去踢寡婦家的門,敲打寡婦的窗戶,或者將點燃的鞭炮扔進寡婦院落裏;直到寡婦罵聲傳出,孩子們如鳥散狀,四處逃竄無影無蹤,只留下滿村孩子們的嬉笑聲。
撩人罵是年俗文化還是民間陋俗?
撩人罵在舊農耕時代或者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在社會文明發展到現今高度的今天,撩人罵如果繼續存在或者繼續延傳顯然不合時宜;因為舊農耕文化層次與現代社會文明和新農耕文明不可同日而語;比如農耕生活條件不同,農耕文化背景不同,社會文明程度不同,適合舊農耕時代的習俗不一定適合現代文明發展要求;因為社會文化層次的不同,決定了認知程度的差異;何況撩人罵的選擇對象,選擇時機,撩的程度沒有具體的把控標準和機制,一旦失去把控機制或者喪失把控機會,撩人罵或將發展成較為突出的人際矛盾或社會矛盾,故此,撩人罵這種民間陋俗逐漸消失或將成為一種必然。
概述
正月十六是農歷新年即將結束的紀念日,這一天,民間各地會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送年活動;比如部分民間在正月十六有開展杠笆鬥,舞火把,送牛樁,榨麻花等民間習俗習俗;其中,撩人罵也是正月十六送年習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撩人罵是舊時年事禁忌累積的不滿情緒的一種宣泄借口,在舊農耕時代存在有它的歷史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在社會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撩人罵習俗的存在顯然不合時宜;我們發此文的目的是記載習俗,讓大家了解習俗,不會提倡撩人罵這種習俗繼續開展或者繼續沿襲。
#一國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