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解析:為什麼人是一種“看臉”的動物?
鏡子測試:科學家在動物身上用沒有味道的顏料做了兩個標記,一個通過照鏡子就能看見,一個則看不見(對照標記),從而觀察動物在照鏡子時,是否會對這個看得見的斑點做出反應,來判斷它們是否能夠識別出鏡子中的自己。
著名鏟屎官,同時也是動物認知學家的馬克·貝科夫認為,狗狗之所以會被鏡子吸引,可是又無法通過“鏡子測試”,是因為對於狗狗來說,視覺不是最重要的,味覺才是,狗狗雖然可以看見鏡子裏的影像,可是它沒有聞到自己的味道,因此也不會覺得,鏡子裏的那只“狗”,就是自己。
由於味覺才是狗狗搜集信息的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因此,兩只狗狗見面時,他們不會在意對方的長相,而是會互相聞對方的“屁屁”,氣味能夠讓它們搜集到對方“今天去了哪裏”、“吃了什麼”、“身體好不好”、“是否發情了”等重要的社交信息,來制定自己的“社交策略”。
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我們非常依賴視覺信息來對周圍環境進行判斷,我們會根據自己眼睛看到的,來判斷周圍是否安全,對方是否友善,乃至於產生性喚起,以及對一個人產生好感。
視覺依賴是人類臉孔偏好形成的一個重要根基,但以下幾項因素,才真正賦予了人們看臉的技能。
語言的發明
文字,是人類進化過程中一項重要的發明,它也成為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語言發明之前,人類是通過手勢、簡單的表情以及聲音來互相傳遞信息的。由於無法通過文字來傳遞更加確定的信息,在這個時期,人們會更加傾向於通過解讀肢體動作來進行交流,尤其在兩個人相隔距離較遠的情況下,更需要通過一系列誇張的肢體動作來進行信息的傳遞與交流。
而文字產生以後,詞語能夠傳遞的信息比肢體動作來得更加精確,也更加能夠跨越距離的限制,因此,它也就成為了人與人之間互相溝通最重要的一種工具。
在言語交流中,用來表達與接受信息的器官,都集中在人的臉部,說話需要用嘴,傾聽需要使用耳朵,這也就使得人與人在交流的過程中,會將註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臉部,因此,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搜集到大量的有關別人臉部特征的相關信息,從而在自己的腦海裏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將這些特征與自己搜集來的信息形成關聯。
也就是說,語言的發明,讓我們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會將大量的註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臉部,因此,臉也就從人體的眾多器官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們最為重視的一個部位。
臉的情感性
在前面有提到,即使在原始人的身上,也需要通過表情來傳遞信息,而通過表情來傳遞的,通常是情緒與情感。
人類是一種群居的動物,而隨著生存環境的一步步改善,人的感性也越來越淩駕於理性之上,成為人類社會中更加重要的一種生活價值。
通過誇張的肢體動作傳遞信息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成為一種“比手畫腳”的猜謎遊戲,而表情依然是人們社交過程中獲得對方內在情緒與情感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
我們會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臉部表情來解讀TA的內心,這種解讀通常是非常感性的,也讓我們在看到一個人的臉時,會變得非常感性,將一些面部的特征與內心的情感聯系起來,因此也會由此產生一些外貌的刻板印象。
臉是一種思想的符號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人類思想演化的一個過程。
有很多偉大的思想家的生活哲學被流傳了下來,通常我們在看一些思想家的人物介紹時,會發現在TA的生平簡介旁邊放著的,是一張TA的大頭照。
可能很少有人會納悶,為什麼一定要是大頭照,而不是全身照,按理說,一個人的全身,才代表了TA的整體,才能夠代表一個完整的人。
這種理所當然的認知,事實上也體現著,在我們的潛意識裏,已經將人的臉孔,當做一個人內在思想的一種象征符號。
人的認知是有局限性的,世界很遼闊,信息也是無限的,因此,對於人類來說,將信息標簽化、符號化,都是減輕認知負擔以及提升自己廣度的方式。
而將臉作為思想的象征符號,也是有它的必然性的。
首先,臉部對於人來說,是最具識別性的部位,通過臉部去識別一個人是最準確的,畢竟我們很難通過一個人的身材或內部器官去識別TA到底是誰;
其次,人類最重要的思考器官是大腦,而大腦也位於頭部;
第三,思想與情感的關系密不可分,臉部是我們最重要的情感信息來源。
人之所以會成為一種“看臉”的動物,實際上也是在漫長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能力。
因此,面相雖然對很多人來說,有點玄乎,可是不得不說,它還是在我們生活裏提供了不少感覺還挺準確的信息。
在現代社會裏,看臉的現象似乎還在不斷地在攀往頂峰,這也讓人感到很絕望:難道人類就不能進化得有內涵一些嗎?
事實上,雖然看臉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但不得不說,人們的審美也變得越來越多元。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臉是思想的一種符號,在未來的時代,思想會變得越來越多元,因此我們對於美的認知也會變得越來越多樣化。
所以,雖然看臉的現象會變得越來越“嚴重”,但是,世界上會有越來越多樣化的美,當然,也包括專屬於你自己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