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學群已全線沈寂,你的同學群還熱鬧不?
信息時代的一切變化都是相似的,從熱衷到排斥只在三兩年,電話如此,QQ如此,微信如此,視頻等等也將如此。
2011年微信誕生,相較QQ只是暗中串起好友,微信則能將親朋同學“敞亮”地連成一片,所以微信打面世那一刻起用戶就趨之若鶩,到2013年呈現燎原之勢。2014、2015兩年,我的大學、高中、初中、小學群相繼建立。
建群初始,人雖少但熱情高,每個人都興致勃勃,大家各顯神通為尋找“失聯的”的同學竭心盡力,每找到一個舊同學就奔走相告,每加入一個新人都能得到眾多的招呼和祝福,大家無所顧忌地講述分別這些年的生活軌跡、分享眼前的日常點滴及各種途徑獲得的八卦見聞,聊到興致紅包肆意飛舞,在線的會不分身份地哄搶,閑情逸致地贊美“老板”的大方、“挖苦”某人只獲不付。
當然免不了的還有投票點贊砍價等各類互助,與如今的千呼萬喚默不作聲不同,彼時人人都會舉手之勞。2014~2016年是同學群的“童真歲月”,一天24小時至少有4個小時處於興奮狀態。
伴隨著同學群而來的線上熱鬧,還有線下的邀約,幾乎每個群都召集過大型同學會,那時候流行著一句話叫“同學是沒有血緣的親情”,徜徉在同學親情裏回憶著那遙遠的青澀的早已忘卻的往事,能真心地感受到“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溫暖。
2016~2017年是同學會的“黃金年份”,每一場聚會都規劃著未來的“n年一聚”:最短的是一年一聚,最長的是十年一聚,最多的是“一年一小聚、十年一大聚”。
同學群類別不同,但不因鄉情、學識有別;建群的時間或早或遲,熱鬧的時間有短有長,但無一例外地都殊途同歸、漸漸步入沈寂。
小學同學群2016年就因為沒人說話自消自滅了。2017年春節後,所有同學群不約而同開始冷清。2018年後,則是不約而同地減員,有人將默默退群者拉回,但幾次三番拉進來又退出去;紅包沒人領了、領了紅包的也懶得回個表情;潛水的越來越多,活躍的越來越少,一半以上的同學只在逢年過節出來、不說話只丟個表情包,關系要好的轉入私下交流、或者在朋友圈裏打招呼,朋友圈的熱情2018年算是一個小高峰,隨後急轉直下,多數曾經熱情似火的才女將自己的朋友圈設為“一條線(三天可見)”,更多的人徹底斷了朋友圈、經年都不再更新。
2019年以後,不再有人發紅包,因為發了也沒有人領,平時只有群主例行公事發發表情,“法定假日”才會熱鬧一下。2021年以後,群主也變得懶心無常,十天半個月冷場是常事,大家都不願意拋頭露面,都不想給遠方的老友打聲招呼。
初中高中的同學聚會都是只搞了一次再無下文,大學的同學聚會全員的2016、2017搞了兩次,2018年發起人做了充分準備、群裏做了熱情動員而應者不多,那一屆挺失敗的,2019年繼續失敗,參會者不足兩位數,此情此景令人感慨良多,為了以後便捷操作,有人暗中建了個小群,2020年聚會召集者在大群裏只提了一句,2021年以後的聚會都回避班群,變成了小範圍小團體活動。
同學群被時間打敗是必然的,這符合網絡時代的事態變化規律。今天是2023年4月21日,初中的“同學之家”群已冷場兩個半月,文科班群已冷場33天,高一班群、高中同學群、大學群還好,群主每天大早負責扔一兩個表情包。
我的同學群已經沈寂,你的同學群還熱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