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對照表(10天幹五行屬性對照表)
西方的星座學說——“黃道十二宮”
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不知何時,西方的星座說在中國流行開來。記得早先還有一首歌《可惜我是水瓶座》,忘了是誰唱的。
十二星座
其實,咱們所說的星座都是源自這個西方的“黃道十二宮”。
“黃道十二宮”一詞來自希臘語zodiakos,意思是動物園。在希臘人眼裏,星座是由各種不同的動物形成,這也就是十二個星座名稱的由來。“黃道十二宮”最早源於古巴比倫的占星學術語。
太陽周年視運動在天球上的路徑,就是黃道。在天文學上,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從地球上看,太陽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動,一年正好移動一圈,回到原位,太陽如此“走”過的路線就叫 “黃道”。換句話說:地球公轉軌道無限擴大而與天球相交的大圓,就是黃道。黃道帶寬18度,環繞地球一周為360度,黃道面包括了除冥王星以外所有行星運轉的軌道,也包含了星座,恰好約每30度範圍內各有一個星座,總計為十二個星座,稱為“黃道十二宮”。
在歷法學上,黃道十二宮的劃分本身是一種太陽歷,以春分點為起點,太陽在黃道帶上視運動每運轉30度為一宮,其實是一個太陽月。需要指出的是,黃道十二宮的宮名是借用附近的星座名字,就像是中國幹支歷法當中的十二地支借用十二種動物的形象一樣,與實際的星座是不同的。
中國古代的人們對天象的研究成果——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早在中國的遠古時代就已經成型,已不可追朔其源。
以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鑒》來講,開篇首先看到的便是《周紀一》。
這是記錄周朝歷史的第一卷,第一句話便寫:“起著(chú)雍攝提格,盡玄黓(yì)困敦”。
有不少讀資治通鑒的朋友,可能剛看到這一句就已經有了退卻的心理,總共十幾個字,卻是什麼意思也不懂,雲裏霧裏。
其實,“著雍攝提格,玄黓困敦”是古代的紀年方式:以木星紀年的年份名稱。所以記錄周代歷史的這第一卷,意思就是開始於著雍攝提格這一年,結束於玄黓困敦這一年。
早在夏商時期,古人就發現了木星運行的規律:木星的軌跡和黃道帶非常接近,木星運行一周天大約要花十二年,那麼,把木星劃過的天區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就對應著一年。
木星
只要觀察木星現在落在哪個天區的哪個位置,就能基本準確地讀出當下的時間,這就是古代中國的木星紀年法。
數字“12”既然有這樣的出處,所以就顯得格外尊貴,被稱為“天之大數”,由此衍生出了十二生肖。
古人還把天穹一分為四,稱為“四象”。分別是: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
在黃道帶上,每一象再分為7個區域,便成為了我們熟悉的二十八宿。
木星十二年走完一個周天,每一年走過的區域稱為一“次”,或者說一個星次,由此衍生出“次序”、“依次”這些常用詞。
古代中國占蔔術就是從這些關系裏面衍生出來的。
事實上木星運行一周天並不是十二年整。這11.86年。
這就意味著。每十二年就會累積多出來五十天。這多出來的五十天,總得不能讓它空過去。
所以到了漢朝天文觀測就變得精密起來。開始用坐標來標註星次。
但這還不夠,古人又想出了一個方法:設想天上有一顆星,和木星差不多,但運行一周天恰好就是十二年。這顆設想出來的星體,叫作“太歲”。
既然是設想出來的天體,除了讓它運行一周天剛好十二年之外,還要讓它和木星的運行方向相反,這樣一來,太歲的十二星次在次序上就可以和十二地支一致了。
地支總是和天幹配對的。天幹共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用天幹、地支搭配計時,十二個地支配十個天幹會余出兩個,這兩個再從天幹開頭的甲、乙開始搭配,配到六十次之後開始重復,每六十年叫作一個甲子。
天幹、地支的起源非常古老,至少在商朝就已經成型了。
有學者推測說,天幹源於以太陽計時,地支源於以月亮計時。另外也有推測說:天幹來自某個采用十進制的部族,地支來自某個采用十二進制的部族,後來兩個部族融合,天幹和地支也就開始搭配使用了。
太歲的十二星次有一套全新的名字,是:攝提格、單閼(chányān)、執徐、大荒落、敦牂(zāng)、協調洽、涒(tūn)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困敦、赤奮若。
世間萬物皆分陰陽,即便是生病,任何一種病都能分成陰陽兩種,或者叫虛癥和實癥。
比如常見的腎虛就分腎陰虛和腎陽虛;還有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雖然字面上是寒和熱而不是陰和陽,實際上還是陰陽二分。
太歲和木星當然也是要歸於陰陽學說。木星在天空運行,天屬於陽,所以太歲應該在地上運行,地屬於陰。
進一步推演,木星屬陽,太歲屬陰,太歲的十二星次因此叫作歲陰。
既然太歲的十二星次配十二地支,稱為歲陰,那麼,還應該有一套對應的天幹,稱為歲陽。
十個歲陽就這樣被編排出來了,也有一套奇怪的名字:閼逄(yānpáng)、旃蒙、柔兆、強圉(yǔ)、著(chú)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yì)、昭陽。
《資治通鑒》就是用這套太歲系統來紀年的,所謂“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
用我們熟悉的幹支系統來表達,就是“起於戊寅年,止於壬子年”;轉換成公歷,就是“起於公元前403年,止於公元前369年”。
胡三省譯註的《資治通鑒》,非常明確的把古代的紀年方式解釋了清楚:關於天幹地支以及歲陰歲陽。
胡三省譯註《資治通鑒》
〖胡三省註〗《爾雅》: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彊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是為歲陽。
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掩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是為歲陰。
周紀分註“起著雍攝提格”,起戊寅也。“盡玄黓困敦”,盡壬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