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占蔔的原則和起卦儀式
易經占蔔的原則和起卦儀式
1. 起卦原則:無事不占,不動不占,不為同一事反復占問
無事不占這句話應該很好理解,不多做解釋。
不動不占作何解釋?雖然很多書(特別是梅花易方面的書)都強調這一點,但是其原因則很少被提到或講的很簡略。
為什麼要強調有動才能占?我來談談我的理解。
其實我是在幾年前看到相術書上的一句話的時候,才徹底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這句話即:吉兇生於動作之始,成敗在乎決斷之中。
吉兇生於動作之始:就是說因為有了動,有了各種運動和動作,才會有吉兇之分,隻會存在或導緻吉兇,動作是吉兇的起點和觸發原因。如果一片渾沌,一片虛靜,則吉兇未定,這個時候很難測其吉兇的,好比一個故事裏講的一個人擡起腿刁難的問另外一個人自己是要進門還是出門一樣,這很難確定的。這也是佛或道都看重禪定或入定的一個原因。佛講求戒、定、慧,依戒而行止,因定而生慧。如果心不定,心裏有太多的妄念和執著,自然會墮入因果之中,自然會與各種吉兇相伴,無法真正清靜自由。但這句話的意思絕非鼓勵大家都不運動,都老老實實呆在家裏靜靜躺著。如果這樣理解這個動,則是一種狹隘的理解。這裏的動的含義非常廣泛,好比陰主靜,陽主動的動一樣。因為不同性質的動,產生的結果也吉兇各異,不能因噎廢食。
動對於我們人而言,包括心動和行動,大家想想看,我們大家平時遇到的幸福事也好,痛苦事也好,有哪一樣不是我們有所動(心動和行動)而導緻的?所以,我們也可以想象出來,那些真正有德行和修為的高僧大德,煩惱和痛苦比我們應該是少很多很多的,因為他們比我們更能入靜,更善於降伏妄念(王維詩雲: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釋迦牟尼這四個字的含義即是:寂靜能仁。大家自己體會吧。
所以現在應該很清楚了,因為了動,有了吉兇,我們才能去占蔔,否則無異於緣木求魚。所以先賢大德們要強調不動不占。具體點說,比如你要出門旅遊或做了一個惡夢或遇到什麼事情發生等,都可以占,因為這已經有動,有吉兇之分,所以可以占。
不為同一事反復占問:這句話也很好理解,在易經中已經有解釋,即蒙卦的卦辭所言: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第一次占問,會告訴你正確的結果,如果反復占問,則是一種褻瀆,褻瀆則不告訴你吉兇。當然這種說法好像涉及到鬼神一樣,這個大家不必執著和較真,如果你深入理解之後,就會發現這句話與我們所理解的鬼神無關。但是,既然你準備用周易來算卦就要遵守它的規則(就好比你學數學要遵守四則運算法則一樣),就不要嘻嘻哈哈把它當作兒戲,有事沒事都來算一卦,或者算了一卦但是對卦的結果不滿意或還不放心,還要把同一卦再找幾個人來算算,以求保險或心安,結果多數時候不同人算的結果不一樣(除非大家都用同一種方法來解卦),最後隻能落得一個庸人自擾,隻會比開始時更迷茫。(原創作者:江南易林)
一言以蔽之:心懷虔誠和恭敬是非常必要的(有人可能會問:究竟是在對誰恭敬呢?你就當作是對自然法則或對造物主的恭敬和敬畏吧)。就好比你到醫院體檢,醫生也會告訴你當天的早晨不要吃東西要空腹,你如果非要對著幹非要吃得飽嗝連天的跑去體檢,你這不是存心找碴嗎?這樣自然也會影響體檢的正確性。
以前我反復講過,算卦並非像做數學題,無論什麼時候無論誰,隻要他掌握了正確的方法都能得出同樣的結果。算卦並不具備重復性,並非像化學實驗一樣可以反復驗證。
比方說,我們如果起到和古人的占卦例子中同樣的卦象,也不可能得出和他們同樣的結果,或者你把同一卦用不同的解卦方法去解析,很多時候也不打可能得到完全一樣的結果。當然了,對於我們算卦自己而言,總結自己的卦還是很有意義的。
2. 起卦儀式
在古代,尤其是春秋時代,一個國家凡是大一點的事情都會占蔔決疑,這個工作是由專門的人負責的。占蔔者會專門用一個安靜的房間,並且有一套完整的儀式(即筮儀),比如沐浴、焚香和一些禱告之類。
當然了我們現在人不大可能像古人要求那麼高(如果你有條件,那自然更好),不過為了更好的感應,有問題還是需要特別註意的。
其實,最關鍵的需要做到四個字:至誠無息。這四個字是日本高島先生的領悟,並非我的發明,我在這裏借用一下,所謂:至誠則通神,無息則能應。
具體做法:
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裏(如果在戶外則找一個相對僻靜的地方),閉上眼睛,深呼吸數次,確認自己已經靜下心來,然後雙手捧住額頭,屏住呼吸(屏住呼吸這一點很重要),專心想著你要測的事情,然後自然而然的起卦,比如搖銅錢或想兩個數字或一個漢字(根據你平常起卦的方法而定,如果是擲銅錢起卦,因為要擲六次,我們不可能閉住呼吸那麼久,所以可以擲一次作為一個呼吸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