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州各鄉村村名傳說,長知識,收藏趕緊的!
一、晉州鎮:原名城關鎮,1988年更名晉州鎮。為縣城駐地。位於縣境中北部偏西,石津運河、石德鐵路、滄石公路橫經鎮境。鎮政府設於城內朝陽街西段北側。
東關:在原城墻外東側,現東勝路以東,朝陽街以北。村委會設在東關街路北。
南關:居民主要分布在原縣城南關一帶。村委會設在向陽路東,河北軸承石北鄰。
西關:居民主要分布在人民商場西側。村委會設在西關南街。
東街:居民主要分布在新華書店以東,東勝路以西。民國37年(1948)全城南北劃界分三村,定名東街。
中街:居民分布在辛街與新華書店街之間。民國37年定名中街。
西街:居民主要分布在辛街以西車站街以東。民國37年定名西街。
趙村:相傳明洪武三年(1370)山西洪洞縣遷民至此建村,趙為大戶,故名。
西李家莊:明永樂二年(1404),山西洪洞縣李氏遷此建村,因處城西,稱西李家莊。民國34年(1945)改為李家莊。1981年為避重名,復用舊稱。
宋莊:明朝,因段姓人眾名段家莊。民國末年宋姓人數多,遂改名宋家莊。後與秘家莊合並,稱秘宋莊。1966年復分兩村。1981年避重名,改為宋莊。
秘家莊:位於縣城西附近,明代取名城西莊。民國末年秘姓人多。易名秘家莊,後與宋家莊合並,稱秘宋莊。1966年分村復置。
劉家莊:相傳,明代一劉姓人自山西洪洞縣遷來,租地主土地,田中豎起許多寫有“劉”字的木樁作標記,後劉氏人口漸多,故名。
陳莊:清前建村,本縣周村陳姓一家遷此定居,以姓取村名稱陳家莊。1981年避重名,改稱陳莊。
張莊:明弘治十三年(1500)水災,姚家莊一張姓村民舉家遷至村北高土崗上另立新村,稱張家莊。1981年為避重名更名張莊。
姚家莊:明代建村。山西洪洞縣民遷來,多姚姓,故名。
二、總十莊鎮:位於縣境南部,駐地總十莊村,距縣城21公裏。西鄰趙縣,面積37.43平方公裏,轄13個行政村。
總十莊:明朝為總管莊、十字路兩個自然村,民國30年(1941)並為一村,故名。
鹽廠:明朝建村,當時居民多以軋食鹽為生,故名。
鹽廠寨:無。
射佛頭:相傳,西漢更始二年(24),劉秀避兵時夜行迷路,見一兔,引弓射之,兔帶箭逃奔,追裏許失其蹤,遂駐營,見箭鏃在石佛身上。駐營處名留箭古營(現屬營裏鄉),射兔處稱射佛兔,又名石佛兔。後改射佛頭。
孔目莊:無。
武邱:據本村唐代碑記載,原名五業村,明燕王朱棣掃北時村莊被毀。後由山西六安府遷民到此建村,因有五個沙丘,取名五丘。後改武邱。
東釣魚臺:明朝建村。因始建於滹沱河漫流地區的高地上,故稱釣魚臺。至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老鴰窩張氏遷來,人口陸續增多,遂分南、北釣魚臺。後河道改南北正流,村莊被淹,居民分遷東西兩岸,西岸名西釣魚臺(今屬周頭鄉),東岸名東釣魚臺。
龐古莊:明永樂年間龐姓自山西洪洞縣老鴰窩遷此建村,名龐家莊。後因村莊漸大,他姓增多,為表村為古時所建,改為龐古莊。
官莊:無
棗園:建於明朝以前。因產大紅棗得名大棗園。後改為棗園。
毛家寨:相傳,明燕王掃北時,原籍江蘇江寧府可容縣南陽村部分士兵留此建村。因村小,皆為軍人,故名。
永豐:原名涕泗溝。因位於古滹沱河南側河溝附近而得名。相傳過去屢遭水災,光緒三十二年(1906)一位姓夏的縣官來此說:“涕泗溝”三字都帶三滴水,犯有水災。後便改名為永豐,以表免除災禍,永保人壽年豐之意。
八裏莊:相傳唐代村西有一佛寺,因寺內僧人橫行霸道,欺壓百姓得名霸王莊。明永樂二年(1404),山西洪洞縣民遷來後,為避名不雅,改稱八裏莊。
三、馬於鎮:位於縣城東10公裏處,駐地馬於村,南靠石德鐵路,設有馬於火車站;北鄰滄石公路,交通便利。轄14個行政村。
馬於:明永樂二年(1404)建村。時有崔、馬、範、於、甕五姓,因姓馬於人數多,故名。
東趙家莊:清初,本縣捏盤趙姓遷此建村,名趙家莊。後分為東趙家莊和西趙家莊。
西趙家莊:同東趙家莊。
東捏盤:東、西、北捏盤原為一大村,古稱安基店,又名涅盤集,一條斜街長五華裏,是冀中一帶以皮革交易為主的商業中心。明天啟二年(1622)六月二十三日,滹沱河水溢,衝涅盤集為兩段,分為南北兩村,稱南涅盤、北涅盤(今屬周家莊鄉)。後“涅”改“捏”,並分南捏盤為西南捏盤和東南捏盤。1980年東南捏盤改稱東捏盤。
西南捏盤:無
南凍光:相傳南凍光與北凍光原為一村。明正德年間,因驟降大雪丈余深,居民幾乎全被凍餓而死,剩余兩戶人家南北各自立村,南邊的名南凍光、北邊的名北凍光。
北凍光:無
孟家莊:明永樂年間孟、趙兩姓遷此建村,孟姓人多,故名。
束李莊:清初,本縣西家莊部分居民遷此建村,亦名李家莊,清末名東李家莊。因東鄰束鹿縣,後改稱束李莊。
前彭頭:宋代前,前、後彭頭為一村,名彭頭。金宋交戰,村內僅剩徐、於二姓,各自立村,徐姓居南,名前彭頭,於姓居北,名後彭頭。
後彭頭:無
呂家莊:元代由呂姓所建,故名。
南辛莊:無
北辛莊:無
四、小樵鎮:駐地小樵村,位於縣城東北9.5公裏,晉深公路和樵營公路在此會合。轄12個行政村。
小樵:據傳,元末明初水患,此地汪洋一片,時有南北一大一小兩個土崗露出水面,人稱為“礁”,人們在土崗上定居,分別取村名大礁、小礁。後“礁”改寫為“樵”。
大樵:無
四常:相傳,元末明年初,因地勢低窪,四條大街遇雨雪常積水,房屋常有倒塌。居為村命為“四常”。
泉渡:據傳,因漢劉秀在此渡滹沱河而得名。
東龍化:相傳,東、西龍化原為一村。始建時街道彎曲,形似龍,取名龍化。後人增村擴,析為東、西龍化。民國中期重合一村,民國23年(1934)又分。
西龍化:無
七給:清代,村莊有7個村口,連通7條通往外地大道,且村形似雞,故名七雞,後改寫為“七給”。
光燦:無
長召:無
萬莊:唐代由幾個小村合並而成,為表數量之多,故名萬莊。
彭召:無
五、營裏鄉:駐地營裏村,位於縣城東南23.5公裏,處縣境最南端。東與辛集市接壤,南與邢臺地區寧晉縣相連,西與趙縣毗鄰。
營裏:原名留箭古營(來歷見總十莊鎮射頭),1968年簡稱營裏。
東平鄉:據傳,漢朝王郎趕劉秀路經此地,王郎引弓射劉,當地人說聽到了箭的聲響,遂把村名叫作“聽響”。明弘治間改為平鄉。1961年將此自然村劃成東平鄉、西平鄉、北平鄉3個行政村。
西平鄉:無
北平鄉:無
宋家莊:由宋姓所建,故名。
胡士莊寨:原新莊,因距胡士莊(今屬河頭鄉)近,明朝更為現名。
張十字莊:始建時僅張姓14戶,名張十四莊,清朝改為現名。
魯家莊:無
大尚村:相傳,漢王郎趕劉秀時,劉秀的馬死在寧晉縣司馬村,魏家口的人把馬肉吃掉,附近一大一小兩村的人見到肉卻吃不到,感到生氣、傷心,因而把較大的村稱“大傷心”,較大的稱“小傷心”。後改為大尚村、小尚村。
小尚村:無
南位家口:據傳,南位家口與北位家口原為一村,稱“為嘴”。明朝由於戰亂,居民死傷很多,唯留魏姓部分人口,故改村為魏家口。同期,從山西洪洞縣遷民於此,村莊逐漸擴大,後分為南魏家口和北魏家口兩村。後“魏”省寫為“位”。
北位家口:無
六:河頭村鄉: 駐地河頭村。位於縣城東南19公裏。面積24.69平方公裏,轄8個行政村。
河頭村:滹沱河原從村邊流過,清初小南海暴發洪水,由此入河,故名。
胡士莊:明代胡姓建村得名。
王石碑莊:相傳一姓王者居於此,死後,人們立一石碑作紀念,故名。
馬坊頭:傳說,西漢末年王郎趕劉秀時,劉秀逃過一村至一片蘆葦中遇狂風,天昏地暗,不辨路徑,勒馬停下,馬吃起蘆葦來,當馬咬住最後一片葉子時,竟上蹦下躥,長嘶起來,劉秀以為馬瘋了,回頭一看原來是王郎又追來了,便策馬奔向東南。從此,該村名為“馬瘋頭”,後轉音為馬坊頭。清朝曾改名安瀾鎮,後復稱馬坊頭。
莊合寨:清時為莊頭、莊頭寨兩個自然村,民國27年(1938)並為一村,故名。
河溝村:明代該村建於滹沱河南岸溝區之風,故名。
chai鼓張家莊:因張姓遷此後以chai鼓為生,且鼓大音響,故名。清代曾名張家莊,清末改南張家莊,後復稱現名。
西張口:相傳,漢朝王郎趕劉秀途途經該村西側,劉的馬四蹄岔開張口長鳴,故取西張岔口,後簡稱西張口。
七:周頭鄉:駐地周頭村,位於縣城南14公裏。西與趙縣、蒿城縣為鄰,轄10個行政村,面積37.56平方公裏。
周頭:明永樂二年(1404)由山西太原府雁山關和洪洞縣移發到此,因村址在當時的滹沱河畔,故名洲頭,後“洲”改為“周”。
趙蘭莊:據鄭家簿載,明初,濾沱河水泛濫,趙姓一家在水上搭起高大窩棚居住,水撤建村,取名“趙家窩棚”後增闌姓,取雙方姓氏為趙闌莊,後來,“闌”省寫為“蘭”。
蔣家莊:原與周頭為一自然村,後滹沱河水泛濫,衝毀村莊,部分蔣姓遷至村南高地安家,名蔣家莊。日軍侵占晉縣期間曾更名蔣家寨,日本投降後復舊稱。
賀家寨:明宣德五年(1430),陜西西安府蒲城縣西居家村民徒居晉州,以姓取村名賀家寨。
西釣魚臺:明朝建村。因始建於滹沱河漫流地區的高地上,故稱釣魚臺。至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老鴰窩張氏遷來,人口陸續增多,遂分南、北釣魚臺。後河道改南北正流,村莊被淹,居民分遷東西兩岸,西岸名西釣魚臺,東岸名東釣魚臺(今屬總十莊鎮)。
東小留:明永樂年間,東、西小留為一自然村,稱小留莊。清雍正年間滹沱河水淹沒村莊,居民遷到附近東、西兩高坡重建家園,稱東小留、西小留。
西小留:明永樂年間,東、西小留為一自然村,稱小留莊。清雍正年間滹沱河水淹沒村莊,居民遷到附近東、西兩高坡重建家園,稱東小留、西小留。
郭家莊:原名康家莊。明永樂年間,郭姓增多,更名郭家莊。
東大留莊:相傳,元朝時為軍隊養馬場,明初山西洪洞縣民遷此定居,取名留莊寨,後分東、西二村,稱東大留莊寨,西大留莊寨。後省“寨”名東大留莊、西大留莊。
西大留莊:相傳,元朝時為軍隊養馬場,明初山西洪洞縣民遷此定居,取名留莊寨,後分東、西二村,稱東大留莊寨,西大留莊寨。後省“寨”名東大留莊、西大留莊。
八:東裏莊鄉:駐地東裏莊,位於縣城南10公裏,轄14個行政村。
東裏莊:無
南小吾:相傳,西漢末年,王郎趕劉秀。劉避兵在此求居,北邊村莊不留,南邊村莊不許,唯中部村莊允其避居。劉說:北邊小(小視)吾,南邊小吾,唯中間佐吾也。由此得村名北小吾、南小吾、中佐。
北小吾:相傳,西漢末年,王郎趕劉秀。劉避兵在此求居,北邊村莊不留,南邊村莊不許,唯中部村莊允其避居。劉說:北邊小(小視)吾,南邊小吾,唯中間佐吾也。由此得村名北小吾、南小吾、中佐。
中作:相傳,西漢末年,王郎趕劉秀。劉避兵在此求居,北邊村莊不留,南邊村莊不許,唯中部村莊允其避居。劉說:北邊小(小視)吾,南邊小吾,唯中間佐吾也。由此得村名北小吾、南小吾、中佐。中佐後改寫為中作。
李家莊:因李姓多而得名。
彭光:原名朋廣,水泛毀村,重建後於清朝改名彭光。
南寺閭:原來寺廟較多,且處東寺呂與西寺之南,故名。
馬家莊:原名樓家莊,後來居民以養馬為主,故更名馬家莊。
西裏莊: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民遷來定居。且東與東裏莊相望。故名。
大裏豐莊:原來與今南趙莊、郭家莊(今屬周頭鄉)為一大村,一條大路連成東西一線,號稱“祁家大街”,後滹沱河泛濫,人口大部分遷出建村,剩余者仍沿用大裏豐莊。
南趙莊:始建時名宋家莊,後趙姓遷入,其人數漸多,改稱趙莊,清時曾東趙莊。後改稱南趙莊。
郜豐莊:原為郜家莊、小裏豐莊兩個自然村。郜家莊因僅居郜姓得名。郜姓絕,李姓遷入,曾改稱李家莊;小裏豐莊因北鄰大裏豐莊,且村小得名。民國29年(1940)曾與大裏豐莊並稱裏豐莊,民國36年析出,與郜家莊合並稱郜豐莊。
打繩莊:原名新家莊,後因居民多友打繩為業,改稱繩家莊,清朝易名打繩莊。
大石家莊: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十來戶遷此定居,名十家莊。清代改稱大石家莊。
九:桃園鄉:駐地桃園村,位於縣城南8.5公裏,西與蒿城縣小常安鄉、北樓鄉相鄰,轄14個行政村。
桃園:無
袁家莊:原名柴家莊。明朝靖難之役時,一袁姓從軍者駐此地。後建村,名袁家莊。
前趙七子:唐代,趙夏日、趙冬曦兄弟七人同中進士,故名趙七子。後滹沱河泛濫,衝村為南北兩莊,分稱前趙七子、後趙七子。
聶村:明代靖難之役使村毀人亡,外地遷民居此,修井時發現一石碑,碑文剝落,只見“聶”字,推斷此村為“聶”姓創建,故名。
張家莊:明正德年間,相古莊兩戶張姓遷此立村,故名。
鳴鶴莊:明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縣蘇店村遷來田、李二家。定居後建起一養雞舍,據此稱野雞莊,後改雅稱鳴鶴莊。
西趙莊:無
韓莊:明代燕王掃北時,此地百姓慘遭殺害,僅一韓姓幸免,以姓取村名。
紀莊: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小西關紀、張兩姓人遷此,取村名為紀張,後改為紀莊。
周元方:宋朝末名周家疃。明弘治十四年(1501) 被洪水衝沒,西徒三裏,改稱新周元方,後去“新”字。
相古莊:無
前裏明甫:無
後裏明甫:無
十:楊家營鄉:駐地楊家營,位於縣城東南17.5公裏,東與辛集市交界。
楊家營:原名劉氏莊,元至正二十年(1360)紅巾軍據此莊為城,名南營,後因首領姓楊,改稱楊家營。
馬坊營:原名魏氏莊,元至正二十年(1360)紅巾軍據此為城,名西營,後改為呂家營。
古城寨:西漢時為臨平縣城。後省臨平縣。因其地屬鼓城縣轄,故名鼓城寨。後改“鼓”為“古”。
東賈莊:傳說,古時曾似於此建中京。一老翁黎明前村外拾糞,聽到蓋房聲和人的對話聲。老翁感到驚奇,學了一聲雞叫,把此事衝此,取村名假雞莊。明代改為賈莊。因西有一賈莊,故名東賈莊。
西賈莊:無
大沙莊:明初建村於大沙灘上,故名。
小沙莊:明初建村於沙灘上,因東有大沙莊,故稱小沙莊。
尹家莊:清代由尹姓立村,故名。
程家營:無
趙家莊:無
十一:東寺呂鄉:駐東寺呂村,位於縣城東南6公裏。
東寺呂:明永樂間本村建有寺院,按所處方位,定名為東寺閭。後“閭”簡寫為“呂”。
北寺:原與東寺呂為一體,1961年劃村北端一部分獨立建村,故名。
西寺:明永樂間本村建有寺院,據所處方位,名西寺間,後簡稱西寺。
安家莊:建於明朝之前。因安姓較多,故名。
小石家莊:明永樂間,本縣龍化村石姓一家三口遷至此地。因村小故名。
仁義:據傳,明初滹沱河在此急轉彎,形似稱鉤,名稱鉤灣,又稱灣裏。後村民捐銀修廟,更名仁義村。
馬坊:明洪武年間,此地為軍隊牧馬場。山西洪洞縣遷民於此建村,定名馬坊村。後簡稱馬坊。
宿生:無
新風:原名古兒莊,清末易名古兒村,1965年改為新風。
董家莊:明朝,因董姓為大戶而得名。國民期間並入東寺閭,1962年分置。
段家莊:明朝段姓從山西遷此立村,故名。
王家莊:元朝王、郝、李三人同遷此地,結為兄弟,王為兄長,以其姓為村名。
崔家莊:建於明代以前,崔姓大戶,故名。
十二:趙魏鄉:駐地趙魏村,位於縣城西南4公裏,西與蒿城毗鄰。轄12個行政村。
趙魏:南北朝至唐朝,趙、魏為縣內兩大姓,此村為唐大臣魏征故裏,故名趙魏。
龐表:原為龐召、表業兩自然村,表業系唐代魏征的別業。民國23年(1934)合並得其名。
孫家莊:因孫氏建村而得名。
東子城:原與西子城為一村,名紫城。為隋朝廉平縣治所。後析為東、西紫城。後將“紫”簡為“子”。
西子城:無
南古底:原與北古底為一村,建於明朝前,因處滹沱河堤岸,取名固堤以示堤防豎固之意。至明正德年間,滹沱河遷徒改道,又稱故堤,表河堤舊址。後分南北兩村,改寫作南顧底、北顧底。後“顧”簡寫為“古”。居全縣地勢最高點。
北古底:原與北古底為一村,建於明朝前,因處滹沱河堤岸,取名固堤以示堤防豎固之意。至明正德年間,滹沱河遷徒改道,又稱故堤,表河堤舊址。後分南北兩村,改寫作南顧底、北顧底。後“顧”簡寫為“古”。居全縣地勢最高點。
高疃:無
趙八莊:無
茹家寨:傳說,明代靖難之役時,有河南郵州麝香村8名茹姓士兵定居,故名。
樓底:據傳,明代前,有婁氏兄弟定居,開荒種地,把所墾之地名為“婁地”,後人取婁氏奠基之意,改名樓底。
邵莊:據傳,明永樂年間,邵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立村為東營。同時,一邵姓由河南邵家莊遷至東營西,名西營。兩營同姓,並稱邵莊。
十三:東卓宿鄉:駐地東卓宿村,位於縣城東10公裏,東鄰辛集位伯鎮、新壘頭鄉,樵營公路南北穿過。轄15個行政村。
東卓宿:無
西卓宿:無
東石村:無
西石村:無
北白灘:明永樂年間南、北白灘為一村,原名為仁化裏。後因滹沱河水泛濫,居民部分南移。改名南白灘。留下的居民更村名為北白灘。
南白灘:明永樂年間南、北白灘為一村,原名為仁化裏。後因滹沱河水泛濫,居民部分南移。改名南白灘。留下的居民更村名為北白灘。
南彭家莊:相傳,原名霍家莊。元代彭姓遷入,且人口漸多,改稱南彭家莊。
北彭家莊:明初名北莊。永樂年間彭姓遷入,人口漸多,到清代改為北彭家莊,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曾以此為寨,活動在晉縣東北一帶。
前屯:無
後屯:無
後儒林:據傳,原名千家店,村西有聖人殿,因讀書人多,即改名儒林村。明朝時,一趙姓禦史在村南建新村,名前儒林;原儒林村改稱後儒林。清代,前、後儒林曾並稱“於林村”,後復分為後儒林、前儒林。
前儒林:據傳,原名千家店,村西有聖人殿,因讀書人多,即改名儒林村。明朝時,一趙姓禦史在村南建新村,名前儒林;原儒林村改稱後儒林。清代,前、後儒林曾並稱“於林村”,後復分為後儒林、前儒林。
凍河頭:清光緒《晉州誌》載:西漢更始二年(24年)劉秀被王郎追趕,“至下曲陽,傳聞王郎兵在後,至滹沱河,候吏還曰:‘河水流澌,無船不可濟’。秀使王霸往視之,霸恐驚眾,還即詭曰:‘冰堅可渡’。遂前至河,河冰已合,乃渡,未畢數騎而冰解”。因之留名凍河頭。
北尹家莊:清康熙三年(1664)西曹村尹姓一戶遷此立村,取名北尹家莊。
南田:無
十四:周家莊鄉:駐地周家莊村,位於縣城東4.5公裏,轄6個個自然村(分10個農工商聯合公司管理站)。
周家莊:明代前周姓建村,故名。
劉靳莊:(第一站)原為東劉家莊、靳家莊兩個自然村。民國期間,為便於設保甲,兩村合並,稱劉靳莊。
南王家莊:(第七站)無
北王家莊:(第六站)無。
東張家莊:(第八站)無
北捏盤:村名來歷見東捏盤,(分為第九站,第十站兩個行政單位)。
十五:東宿鄉:駐地東張村,位於縣城東北5公裏,轄3個行政村。
東宿:東宿原名東宿村,宿村原名西宿村,均由宿姓建村,又依其所處方位而得名。相傳西漢王郎趕劉秀時,劉曾先後以二村為宿營地。後將東宿村改稱東宿,西宿村易名宿村。
宿村:宿村原名西宿村,東宿原名東宿村,均由宿姓建村,又依其所處方位而得名。相傳西漢王郎趕劉秀時,劉曾先後以二村為宿營地。後將東宿村改稱東宿,西宿村易名宿村。
東張村:據傳,唐代張姓所建。因處蒿城縣張村之東,故名。
十六:陳家莊鄉:位於縣城東北12.5公裏,駐地陳家莊村,東與辛集市仁慈鄉為鄰,轄8個行政村。
陳家莊:由陳姓建村而得名。
寺頭:唐貞觀時,陳家莊建有大寺,此村位於大寺東頭,故名。
盤石:相傳,從前有兄弟二人,由本縣彭光遷此定居,為表永不返回的決心,故名。
閻村:明永樂年間,閻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名閻村。
東留章:無
海灘:明代,滹沱河溢,衝積為灘,水撤後遷民於灘上建村,故名。
塔魯:清時為南,北塔魯兩自然村,清末又析出西塔魯,成三村。民國23年合並為一村。名塔魯。
大旺:相傳,東漢時劉秀曾在此張網打魚,該村故取名“大網”,後改大旺。
十七:田村鄉:位於縣境東北部,駐地田村,東與辛集市小辛莊鄉為鄰,北與深澤縣耿莊鄉、西河鄉接壤。距縣城14.5公裏,轄9個行政村。
田村:無
泥安:無
西旺:無
北旺:原與南旺為一村,名北旺,清康熙年間,滹沱河水泛,村被衝為南北兩段,分稱南北旺、北北旺。民國23年後合親稱北旺。民國29年復分。民國34年改為南旺、北旺。
南旺:原與南旺為一村,名北旺,清康熙年間,滹沱河水泛,村被衝為南北兩段,分稱南北旺、北北旺。民國23年後合親稱北旺。民國29年復分。民國34年改為南旺、北旺。
常營:相傳,金、宋交戰,常屯兵於此為營地,故名。
龐村:由龐姓所立而得名。本村明代萬歷年間的鑄鐘上即有龐姓記載。
東曹:原與西曹為一村。相傳,古時此地居民信處為一關崗,名千家寨。寨內疾病流行,人們無法生存,便逃出定居,逃往寨東定居者為東逃,逃往寨西為西逃,後演變為東曹、西曹。
西曹:原與西曹為一村。相傳,古時此地居民信處為一關崗,名千家寨。寨內疾病流行,人們無法生存,便逃出定居,逃往寨東定居者為東逃,逃往寨西為西逃,後演變為東曹、西曹。
十八:槐樹鄉:駐地槐樹村,位於縣城北6公裏,轄12個行政村。
槐樹:明人前,此處有一大古槐,故名。
相邱:民國《晉縣誌》載:“北齊左光祿大夫魏收葬此,謂之相邱”。清代曾分前、後相邱。後合並復稱相邱。
北趙家莊:明正德年間,有趙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名趙家莊。清代曾分為前、後趙家莊兩村。清末並稱北趙家莊。
泥馬:相傳,該村與附近一些村莊曾統稱千家店。南宋初,趙構失利逃走,其馬被金兵射傷。此時一老翁獻馬一匹,趙構急馳渡河南下,行至千家店村喧的白龍廟,下馬進廟朝拜,見一泥馬四蹄滴水,細看與老翁所獻馬相同,便急出廟來,所騎馬已無蹤影。為報寶馬之恩,改白龍廟為白馬廟,改該村為泥馬。
周村:明永樂年間,周、陳二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周姓人眾,故名。
南白水:據傳,此原為滹沱河道,白水一片。東漢初,幾戶人家在河南定居,故名。後與北白水(今屬祁底鄉)等村統稱千家店。明代,復分稱南、北白水。
小彭:原屬千家店。明初天災兵禍,成為無人之境。後山西洪洞縣彭、何、劉三姓遷來,初搭茅草棚禦寒,故名小棚。後彭姓從多,改名小彭。清代曾名小章,後復名小彭。
南張裏:民國中期南、北張裏為一村,稱張裏村。民國23年(1934)後分為南張裏、北張裏。
北張裏:民國中期南、北張裏為一村,稱張裏村。民國23年(1934)後分為南張裏、北張裏。
前祖祥:無
後祖祥:無
龍頭:建村時名龍頭。金、宋交戰時,金兵常宿營此地,欺壓百姓。居民根據這裏沙地旱田,起風飛沙彌漫的特點,改名沙頭。後金兵誤聽為“殺頭”,則不敢在此宿營。1981年定名龍頭。
十九:元頭鄉:位於縣境北部,駐地元頭村,距縣城4.3公裏,轄7個行政村。
元頭: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民遷來,在高地上建村,且都是農民,故名莊稼頂。後遷至菜園地頭,改稱園頭,後寫作元頭。留村:據傳,明代靖難之役,此地人口傷亡慘重,但亂軍仍有斬盡殺絕之勢,緊要關頭,一老人帶當地特產——芫荽(香菜)獻禮,亂兵停止屠殺,留下此村,故名。
雷陳:明代建文年間,有雷、陳兩戶避亂兵至此定居,取名雷陳。
北張家莊:明永樂年間,張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地處縣境北部,故名。
於家莊:明永樂年間,幾戶於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故名。後於家犯抄斬罪,改姓徐,改村名為梧桐林,後復稱於家莊。
教公:宋代前,街道呈曲線形,人稱弓形街,村名叫弓,後改寫為教公。
小鋪:居民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後開店鋪做買賣為生,因村小,故名。
二十:祁底鄉:位於縣境最北部,駐地祁底村,距縣城9公裏。轄6個行政村。
祁底:原滹沱河流經此地。明初祁姓三家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在河堤上建村,名祁堤,後改稱祁底。
管洽:北臨滹沱河。
河陰:原屬於千家店。明代靖難之役後,只剩翟、雷、閻、焦四姓人家,從雷陳、光燦遷入劉、齊二家,廢千家店名,獨為一村。因座落於滹沱河南,故名。後曾分為東、西河陰兩村子,民國23(1934)並稱河陰。
龍泉固:相傳原為東龍溝、西司馬、王家莊三村。此地有兩口井,旱澇常有水,稱其為“泉”,清道光年間,一風水先生稱其為龍井,言若井能永固長存,必給人福壽。後三村並稱龍泉固。該村原屬無極縣,因臨滹沱河,1956年七八月間連降暴雨,河岸坍塌,整村塌入河中,原村西部居民遷河西,另命村名。留東岸的靠堤建村,仍稱龍泉固。同年,劃歸晉縣。此後在政府支持下,全村南遷千余米重建家園。
北白水:據傳,此原為滹沱河道,白水一片。東漢初,幾戶人家在河南定居,故名。後與北白水等村統稱千家店。明代,復分稱南、北白水。
侯城:縣境北部較大村莊之一。1947年11月底,朱德往此村,總結攻克石門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