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來了,總共40天,哪一天入伏?
推薦語: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來了,總共40天,哪一天入伏?
今年的三伏天可不得了,它是一個加“長版”的三伏天,足足有40天。老話說“夏至三庚便入伏”,到了7月11日就正式入伏了。
三伏天是指夏季的三個“伏天”,分別是初伏(10天)、中伏(10天或20天)和末伏(10天)。在這個時期,氣溫高、濕度大,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也是人們最容易中暑的時期。
伏天在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那麼,三伏天是怎麼計算的呢?
在民間有“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四庚數中伏,秋後一庚數末伏”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夏至開始數,數到第三個“庚日”的時候是頭伏的第一天,數到第四個“庚日”的時候是中伏的頭一天,數到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頭一天。
什麼是庚日呢?
在古代是用天幹和地支兩兩配對來記日子,天幹地支是中國傳統的歷法體系,也是中國人對時間的一種計量方式。天幹有10位,分別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位,分別是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的周期。
天幹是以陽幹陰幹為基礎的,它們的排列順序是以天幹的陽幹陰幹交替出現為原則。地支則是以十二生肖為基礎的,每一個生肖對應一個地支。天幹地支的組合方式是十天幹配上十二地支,組成六十甲子。
“庚日”就是天幹中第七位,帶有庚的日子,由於是十天幹中的,所以,10天一循環。也就是說,每兩個“庚日”相隔10天。庚日總共有6個,分別是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庚申日。
2023年入伏是哪一天?
按古人留下的“夏至三庚數頭伏”的方法就很容易知道是哪一天,下面我們來數一下:
今年夏至的交節時間是在6月21日,是“庚戌日”,也是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第二個庚日在7月1日,是“庚申日”;第三個庚日是在7月11日,是“庚午日”,這天就是入伏(頭伏)的那一天。
接下來,我們按“秋後一庚數末伏”的方法來計算一下末伏的頭一天是哪天。
翻看日歷,我們能夠看到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8日,是“戊戌日”。立秋後的螞蚱第一個庚日出現在8月10日,是“庚子日”,是末伏的頭一天。由於末伏是固定的10天,因此,末伏的起止時間為8月10-19日。
最後來看一下中伏是哪天開始,按古人留下的“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四庚數中伏,秋後一庚數末伏”的方法來計算:
今年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是在7月21日,這天是“庚寅日”,是中伏的頭一天。而中伏的結束時間是在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之前。所以,今年的中伏是從7月21日開始到8月9日,共計20天。
因此,今年又是一個“加長版”的三伏天,共計40天(分別是頭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
通過上面的內容,歸納出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10天:具體起止時間為2023年7月11-7月20日;
中伏20天:具體起止時間為2023年7月21日-8月9日;
末伏10天:具體起止時間為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
總得來說,今年三伏天共計40天,從7月11日入伏8月19日結束。
總之,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它的具體日期是由幹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幹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入伏”後,全國多地將會進入持續高溫模式。
全文完,都看到這了,點個贊吧!麻煩您幫忙轉發一下,幫助更多人了解,謝謝您了!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