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積石山辦賽揭秘“保安族腰刀”技藝:引年輕人承“祖業”
圖為“保安腰刀”鍛制手藝人展示競賽作品。 楊艷敏 攝
圖為“保安腰刀”鍛制手藝人展示競賽作品。 楊艷敏 攝
中新網甘肅積石山6月18日電 (記者 馮誌軍 楊艷敏 艾慶龍)炒鐵、鍛鑄鐵片、鍛打鋼片、加鋼背鐵、折花、淬火、拋光、煮刀……經過數小時幾十道繁雜工序後,一把把經過千錘百煉、削鐵如泥的“保安腰刀”最終制成。這些曾有“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等講究的傳統手藝“秘密”17日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公開亮相。
當日,積石山縣舉辦“2021年發展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技能競賽”,來自當地數十名"保安腰刀"鍛制手藝人參與其中,希望通過現場競賽的途徑提升“保安腰刀”產業工人素質,並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到這項逐漸萎縮的民族傳統技藝創新發展之中。
據《積石山縣誌》記載,保安腰刀是由於聚居於該縣大河家鄉的保安族人民擅長打刀技術,所產刀具造型優美,線條明快,裝潢考究,工藝精湛。作為生活用具和別致的裝飾品,其深受西北各族人民歡迎,在阿拉伯國家也頗有名氣。
積石山縣總工會副主席馬學賢向中新網記者介紹說,當日活動主要是通過現場競賽的方式,讓目前從事“保安腰刀”鍛制技藝的手藝人能得到更好交流與經驗互享,激勵他們“各顯神通”將這項保安族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並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投入到該產業的發展與振興之中。
積石山縣非遺中心主任關桂蘭向中新網記者表示,保安腰刀目前多以家庭式的小作坊進行發展和傳承,無法較快形成規模化發展。隨著近年來保安腰刀手鍛制藝人逐漸減少,以及其所帶來的收入相對較少,年輕人便不大願意繼續從事這件事,傳承堪憂。
積石山縣是全國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近年來,當地每年安排專項資持續加強對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搶救,錄制“刀在傳承”電視紀錄片,成立積石山縣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傳習所,設立保安族腰刀銷售展廳和記憶展廳,並獲得保安族腰刀發明、外觀設計等各項專利27項,“一把手”“大河家”等商標14個,為保護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提供了知識產權保障。
關桂蘭認為,“保安腰刀”鍛制技藝要得到更好地保護與傳承,還需要國家專項資金的支持,這項技藝最早是生產生活中離不開的工具,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變遷,現在更多是作為民族工藝品出現,而如能更好地“回歸”到大眾的廚房生活中,對於其發展則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還能吸引更多保安族年輕人回來承襲“祖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