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由來是什麼
聖誕節是西洋人的節日,基督教的生日。耶穌是西方人的聖人,耶穌誕生日就叫”聖誕日”,為了紀念耶穌,“聖誕日”變成了“聖誕節”。就這麼簡單。
那麼這樣簡單的問題怎麼就成了廣泛的話題 這要從“聖誕節”什麼時候使中國人廣泛得知說起。改革開放前,只有喝過洋墨水的和信仰基督教的才知道。那個時候問“聖誕節”是什麼 真不一定有人答得上來。隨著經濟貿易的開放,更多的人知道了“聖誕節”,尤其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口號下,聖誕節這一天,全國各地各大商場豎高大的“聖誕樹”,門前各種“聖誕老人”迎賓,招徠小孩和青年人,目的是“聖誕節”這一天擴大商場的銷售量。這樣的活動,讓許多中國人了解了“什麼是聖誕節”。中國人心目中聖誕節,既是耶穌的生日,也是商場促銷之日。只不過它比11月11日“光棍節”促銷來的早。
聖誕節是西洋人的節。為了抵制西洋文化而抵制西洋節,有點扯了吧 如果抵制了西洋節就能抵制西洋文化的入侵,那麼它西洋文化也太容易抵制了!如果過一個西洋節,中國傳統文化就會受到影響,那麼中國傳統文化的抵抗力也太弱了吧 我在以我的了解在解釋“聖誕節的來由。如果想得到題主問題的答案,還是去讀一讀“關於聖誕節來歷”的文章吧!
當“聖誕節”剛剛在中國興起來的時候,我還在上班。我們單位老同事戲謔“聖誕節”就是“剩蛋節”。
為什麼說“聖誕節”是“剩蛋節” 一個蛋的名字叫“賺”,一個蛋的名字叫“錢”。剩下來哪一個字,都不吃虧[捂臉][捂臉]
我之所以諷刺“聖誕節”,是我出於這樣一個理念:一個社會比作一張四條腿的桌子,那麼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是支撐這張桌子的四條腿,四條腿必須互相呼應,哪一條腿長了短了都會影響桌面的平衡穩定。文化,作為支撐桌面不可缺少的一條腿,文化必須自信。文化並為其他三條腿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文化必須強大。而強大來自於文化自身的強大。強大的文化被其他文化的挑戰時,不會回避和退縮。如何讓文化強大 根本在於文化的“求真務實”的精神。而不是頻頻回頭看祖宗留下的“聖人聖言”。
抵制西方文化的侵入,必須從它的理論體系和精神支柱上給予它打擊。而不是僅僅抵制他們的節日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