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四夷:夷、蠻、戎、狄
華夏民族對周邊文化相對落後的民族的總稱。華夏族大約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前771年,歷夏、商、周三代。三代並非源出同族,但在相互的兼並中逐漸融合,成為了一個民族共同體――華夏族。華夏族按照東西南北的方位,將周邊落後的民族稱為夷、蠻、戎、狄,總稱“四夷”或“蠻夷”。
夷的族稱,以甲骨蔔辭關於屍(夷)方的記錄為最早。西周金文則正式出現了“東夷”的稱謂。整個西周時期,東方諸夷都是周王朝的勁敵。文獻記載周對東方的戰爭中,出現了東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的稱謂。由於族源直接繼承兩昊(大昊、少昊)部落,因此雖為夷人,但與夏、商、周三代仍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三代東夷的苗裔,都已融入了華夏民族之中。秦漢後,東夷除了指先秦的東北夷,又將倭人列入,泛指東方的民族和國家。
蠻,在文獻記載中,常指南方民族,如三苗、百越、楚、濮、群蠻、巴等。其實不專指南方。《史記•匈奴列傳》說:“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可見在西周以來,也用作非夏族的通稱,並且和“夷”一樣可以用作與夏對舉,稱為“蠻夏”。
南蠻的總稱,大概出現於戰國。《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說:“堯戰於丹水之浦,以服南蠻。”《禮記•王制》說:“南方曰蠻,雕題交趾。”南蠻族系復雜,長江中遊有三苗、楚、群蠻;長江中上遊有濮、巴蜀;長江下遊及珠江流域有百越(有很多分支,如秦漢之際的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甌等);雲貴高原西南夷的先民也不止一個族系。
戎,作為族稱始於周代。在滅商以前,戎是用來稱呼在周原附近與周為敵的各部落。其時,周的勁敵主要集中於周原以西隴山地區,故被稱為“西戎”。商亡,為表示對商的敵愾,又稱“戎殷”、“戎衣”。西周中葉,“徐”為周的東方勁敵,雖屬東夷,確往往稱之為“徐戎”,此稱一直延續至春秋戰國。“西戎”,從西周到戰國,主要指氏羌系各部落;秦漢以後,狹義上指氐羌諸部,廣義上則包括中國西部各民族。
狄作為族稱,始於春秋中葉。狄的本義,按王國維的考證,應是“遠”與“剔除”的意思;此外另有“強悍有力”、“行動快疾”的釋義。春秋初,其在秦、晉、鄭、衛等國以北,當時仍被稱為“戎”。到春秋中葉,“北狄”一詞出現。此後近一百年的時間裏,又陸續出現了赤狄、白狄、長狄等分支。在整個春秋時期,戎狄有時仍會混稱,有的部落兼有戎、狄兩種稱號。進入戰國,狄的主要部分已經分化,有部分隨胡人南下而融入胡人當中,成為匈奴的重要來源之一。華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經歷了春秋、戰國漫長的歲月,概念也在不斷變化。唐時,就有將日本、高麗、波斯、天竺等國列入四夷的記載。可見,四夷的定義也始終是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