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易讀-6萬物本源於一氣
萬物本源於一氣
《易經》當屬於哲學的範疇。
哲學是門思辨的學問。
哲學所研究的,是一切事物及現象的本質。它的主要任務,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最終尋找出人們對於事物和現象的根本看法和觀點。哲學的命題,主要有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知識觀等幾個方面。哲學的思想給我們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所謂世界觀,以前也叫做宇宙觀,其實就是認識世界或者宇宙的觀點。
研究以《易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有必要對中國古典的傳統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概念有所了解,比如氣、太極、陰陽、五行、八卦等等。
從傳統的唯物主義出發,中國古典哲學認為,世界是由“氣”構成的,天地萬物皆本乎一“氣”,“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共同的本始物質。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有名的“氣一元論”,也叫做“元氣論”或者“元氣學說”。氣一元論就是中國傳統古典哲學的世界觀。
氣一元論認為,氣是構成宇宙的最基本的元素,是世界的本質與本源。在這個人類所能夠認識到的甚至還沒有認識到的宇宙內,無論天還是地,無論天上的還是地下的,無論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無論看得見摸得著的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無論有生命的還是沒有生命的,都是由氣所構成的。
在這一理論下,人類所及乃至所不及的整個蒼宇中的任何東西,都是由氣這種至精至微的物質實體所構成。氣能聚能散,聚而成形,散而成氣。紅橙黃綠青藍紫、日月星辰天和地、山水草木牛馬雞、風火雷電加空氣,世間萬物,無不都是氣的各種不同的存在和表現形式罷了。這樣,宇宙和世間萬物,在其本質與本源這個層次上,就實現了物質性的高度統一。
氣的表現形態,按照先哲的說法,叫作“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大就大到無限大,大到宇宙之極,無邊無沿,可容萬物;小就小它個無限小,內無它物,內不容物,不可再分,至小之極。大就大它個大而無形,小就小它個小而無象。
同時氣又是運動的。氣所構成的世間萬物,無時不處在運動變化之中。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這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氣的運動構成了、推動了萬事萬物的運動與變化。
氣不僅表現為物質性,也表現為功能性。它能夠升、降、出、入,能夠聚、散、離、合,可以為空也可以為物,是功能和物質的統一。
氣是萬物間的中介。氣貫通於天地萬物之中,具有滲透性和感應性。未聚之氣稀微而無形體,可以和一切有形無形之氣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能夠衍生和接納有形之物,從而成為天地萬物之間的中介,把天地萬物聯系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以上就是氣一元論的大體內容,它是中國傳統哲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範疇。中國傳統哲學的宇宙觀和物質觀,無論是後面要談到的“陰陽”二元論還是“五行”多元論,都最終來源於和統一於氣一元論,從而成為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深刻影響的哲學思想,成為古人認識世界的自然觀。
真地很佩服我國古代聖賢們的哲思。一個“氣”字,便高度概括了世界的本質與本源,說明了世界的統一性與物質性。仰望茫茫天空、星辰日月,俯視蒼蒼大地、人獸山澤,如此完美與和諧地風轉輪回,來自亙古,走向無際,沒有一種本質的統一的根本的東西承載著最基本的作用怎麼能夠實現的了呢?
氣的概念,看似簡單,其實除了解釋了世界的本源和萬物的統一,還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哲學思想。其中最為典型的當是大小相對論的概念。氣大而無外,小而無內,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有無相生和長短相形,無不在氣一元論中得以彰顯和證明。
每當晴空萬裏的日子裏,朗朗天地之間,一無雜陳。可真的一無所有麼?古人早就知道,這裏面至少有空氣。但空氣空氣,有空有氣,空而不空,空中有氣。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空氣是由多種氣體成分組成的,氫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水汽等等,東西多的很,可我們為什麼看不見摸不著呢?溫度低到一定程度,壓力大到一定程度,都可以將它們液化甚至固化,那它們在空氣中時,一個個的分子遊離漂移,分子與分子之間所充斥著的又是什麼呢?如果是真空、它們就會快速地聚合,但如果不是真空的話又是什麼?
如果說上面說的是“無”的話,那我們再來看看“有”。所謂“有”,當然是相對於上面看不見的“無”而言的,也就是我們看得見的東西。抽水澆地地不見高,我們說那是因為地裏有縫隙。“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我們說那是因為墻上有空隙。可以說,天下沒有絕對至密的東西不可以讓其它東西進入。老子說“無有入無間”,也就是說,沒有間隙的地方,“無有”還是可以進入的。如果不相信,那我們可以設想一下。螞蟻大概身高一點五個毫米,人的平均身高應該是螞蟻的一千倍以上,人類有人類的軍隊,螞蟻也有螞蟻的軍隊,而我們如果不仔細觀察,可以說幾乎感覺不到螞蟻的存在。那麼僅僅有人類身高萬分之一的生命呢?僅僅有螞蟻身高萬分之一的生命呢?如果把這比例尺擴大到百萬的級別結果會是怎麼樣?不要以為不可以分下去,一粒沙子就是一個世界,一個氣泡就是一個宇宙。
如此想來,世界也蠻恐怖的。有沒有比我們大一千倍的生命,在一個我們看不見的世界象我們註視螞蟻一樣註視著我們?有沒有比我們大一千萬乘以一千萬倍的生命,在一個我們看不見甚至無法感知的世界根本無視我們的存在?聲音有我們所不能夠聽到的,我們叫它們超聲波和次聲波,光波也有我們所不能夠看到的,比如紅外線和紫外線。再往深處思考,什麼是生命?生命就僅僅是人類所定義的形式嗎?我們所感知的宇宙,會不會僅僅是一個更大世界的一個氣泡而已?
任何東西,剖析開來都會令人神思。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不僅會問,我們到底是誰?我們來自哪裏?又要走向何方?我們來這裏幹什麼?其實這,就是哲學關於人生的命題。
人類在孜孜以求地尋找著人生的答案,也不知道這答案是“有”還是“無”。其實也或許就無所謂有還是無,無就是有,有就是無,正如佛家所言,空既是色、色既是空。如果我們知道了我們來這裏幹“什麼”,我們還會繼續地問下去,我們為什麼要來這裏幹“什麼”?問題會層出不窮,一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下一個問題的問題。
人生的問題我們暫且不去管它。整個問題的分析過程讓我們明白,有與無、長與短,無非都是氣一元論關於“氣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概念映象的具象。現實中更值得我們重視的是,這一世界觀,可以幫助指導我們找到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論。比如當今風靡世界的納米技術,納米有多長?答案是十億分之一米,在這個層次上,材料科學得到了飛越式發展。納米還能不能再分割?氣一元論告訴我們,納米當然可以再分割,納米的十億分之一也完全是可能的。
從氣的哲學概念出發,我們談到了上天入地與思辯人生,目的就在於拋磚引玉、引而申之、發而揮之、啟迪思維。引而申之則深,發而揮之則廣,思想無韁也無疆,要學習研究《易經》,就必須學而博、辯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