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能從生辰八字算出不同的命?
人皆有對自身未來不可知命運的強烈好奇,故所有文明自誕生之時都出現了以預測未來兇吉為生的職業,並發明出無數種預測未來的理論和學說。在預測個人命運時,“命理”大師們都會本能地追求“一人一命”或類似的精確性。理論上,理想的預測應當是凡人皆不同命,即使兩個人共同點再多,他們的命也要不同,這當然需要仰仗其學說體系的強大與完備。
特裏勞妮占蔔課,《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中國本土最流行的預測學說基本都是理論源自易學的命理學,並由此確立了以出生時間為算命基礎的方法。
當代常說的“八字”,就是以此種方法為綱,共立年月日時四柱,每柱以幹支紀數,各用兩字,形成了四柱八字的格局。但是,在唐朝,初生的命理學卻不是當今常見的四柱八字,而是三柱六字—時柱並沒有被包括在內。
幹支紀年法,是一種六十進制的算法。天幹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地支則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每個循環由甲子開始,每過一年,天幹地支均向後挪一位,如甲子年之後就是乙醜年。以此類推,一直到第六十年,天幹恰好完成六個循環,地支恰好完成五個循環(60是10和12的最小公倍數),兩者都回到初始狀態,新的甲子年開始,進入下一個大循環。
六十甲子幹支表
在古代,幹支紀年法是記錄時間的一個重要方法,很多歷史事件都以幹支法表記,譬如甲午海戰、戊戌變法都是幹支紀年的著名例子。其實幹支不僅僅限於紀年,月和日也可以用幹支法表示。
如此,在三柱六字的情況下,單獨每柱都有六十種可能性,但一共卻不是60的三次方(216000)種可能性。
問題出在月柱上。因為月柱循環一次共需六十個月,也就是整五年,因此每相隔五年的兩年所有月份的月柱就會完全一樣。譬如2016年6月5日到7月6日是所謂“猴年馬月”,也就是丙申年甲午月,五年前和五年後的2011年和2021年的芒種和小暑之間的月份也都是甲午月。
不消說,作為五的倍數,六十年前和六十年後的丙申年午月自然仍然是甲午月,由於這個限制,月柱天幹在產生新的可能性方面的作用是可以忽略的。雖然這樣大大降低了命理業從業人士的記憶/掐算壓力,但也導致三字公欄命理學可以提供的可能性少了很多。
又由於無論是一年還是一月的日數都不能被六十日整除,一年一月的日數又不恒定,在一個長的統計周期內,每一個日柱都可以和一個特定的年柱月柱組合相配,因此日柱可以視為和兩者都不相關的一個變量。因此,三柱六字就提供了60×12×60(43200)種可能性(順帶一提,命理上每年和每月的起始日期和一般生產生活中用的公歷農歷都不完全一致,年以每年春分為起始,月則自春分開始,每過兩個節氣就往前進一月)。
唐朝初年,經歷了從三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和隋末的混亂,全國人口數量相對較低,如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全國為219萬戶,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也不過稍過300萬戶,估計人口為1200余萬。
三柱六字據傳正是貞觀年間的李虛中所創。這一時代,如果全國所有人都通過三柱六字測算自己的命理,則每種命會有300人左右,如考慮男命女命在命理學中會有不同詮釋,也有150人“同命”。
但在現實情境中,因為求卦者出生日期年齡相近,所以年柱變量很小,同命者會比較多。但是綜合而言,這些人會分散在全國各地,則對於命理學從業人員來說,在地方遭遇同命的情況相對還是比較少的—只是在大都會,如長安、洛陽等地可能會有較多給六字相同的人算命的苦惱。雖然唐朝後來人口迅速攀升又因受安史之亂影響而迅速降低,但命理學整體而言仍舊仰仗三柱六字。
東方朔,《大漢天子》
宋朝中國人口持續增長,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全國有近650萬戶,人口估計為3200余萬,三柱六字就顯得不夠用了。於是,相傳在命理學家徐子平的推動下,第四柱—時柱登場,三柱六字演變成了傳承至今的四柱八字。
時柱同樣采用幹支法表記,因此,月柱和年柱遇到的問題同樣在時柱和日柱上重復。由於一日有十二時(每個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小時),每整五日時柱就會完成一個循環。因此在四柱八字體系構築完成後,理論上可以出現60×12×60×12(518400)種命,是三柱六字的十二倍。
對於命理學從業人員來說,時柱的引入無疑是一大喜訊。與月柱類似,由於循環的規律性,推算時柱需要額外記憶的內容很少,另外也有口訣幫忙。如果大家留意過當代算命先生掐算,可以發現月柱時柱多數不需要翻查萬年歷,年柱很多人也背下來了,但是日柱要翻歷書的可就為數者甚眾了。
此時,命運類似的人變成了原來的十二分之一,命理學的精確度發生了極大的提升。宋朝確實是一個命理學蓬勃發展的年代,連不少高士名流也熱衷算命占蔔,還有專門從事算命的機構。
《淵海子平》
作者徐子平,(公元907年-960年)名居易,北宋人,生平事跡不詳,傳聞他在五代末年與陳摶一起隱居華山,著有《徐氏珞 子賦註》二卷,他在李虛中的三柱法(年、月、日推算法)的基礎上,發明了四柱法(年、月、日、時推算法)。以四柱的幹支為八字,以八字中的生克制化關系推測人生命運,對社會影響尤為廣泛,以致於八字法也稱為子平法。
宋朝的繁榮持續時間很長,加之商業的發展和新農業技術的應用,人口增長到前所未見的程度。到了宋徽宗年間,人口已經突破一億,遠遠超過之前歷史上的人口高峰,又因為宋朝領土面積小,人口密度更是高企。在這樣的情況下,五十多萬種命數的局限性又開始暴露,全國理論同命者再次達到200人左右(即使考慮男女有別亦有100人上下),時代呼喚著命理學新的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邵子神數》橫空出世。此書作者邵雍是著名易學大師,他對命理體系的一大改進就是引入了刻的概念,每一時辰都分為八刻,同時不同刻的人則命同運不同。通過這樣的手段,命理提供的可能性又翻了八倍,理論上可出現的命共有60×12×60×12×8(4147200)種,全國命運完全相同的人跌回兩位數。
邵雍
(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
字堯夫,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少有誌,喜刻苦讀書並遊歷天下,並悟到“道在是矣”,而後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並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的毛色和憨態可掬的外表使其深受人們喜愛。
宋朝很多方面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巔峰,其繁榮富裕程度是後來的朝代難以匹敵的,其人口峰值也令後世難以突破。元朝由於元初的大屠殺,人煙稀少,終其一朝雖面積廣大,但人口始終低迷。
明朝早期人口相對穩定,到了嘉靖末年,由於美洲高產作物的引進,中國人口開始了新一輪的快速攀升,到了萬歷後期人口已經超過宋朝時的峰值,如果趨勢持續則全國命運相同的人又會突破三位數。可是,隨後而來的清兵入關和大規模的屠戮以及疫病流行再次將中國人口拖入低谷,命理學的發展再次遭遇挫折。
清朝中葉,經過百年以上的承平,加之攤丁入畝等刺激人口增長的政策,中國人口再創新高。到了幹隆後期,全國人口已破三億,四百多萬種命運很快也會再次出現百人同命運的尷尬局面,在這樣的背景下,相傳由偉大命理學家鐵蔔子創制的命理體系鐵板神數就應運而生了。
鐵板神數這個體系可謂驚世駭俗,前文所述從三柱六字,到四柱八字,再到邵子神數,理論命局增長倍數都是比較有限的,和人口增長保持一個相對平衡的關系。
而鐵板神數完全顛覆了這個規律,它以四柱八字為經,先天後天數為緯,增加了父生肖、母生肖,兄弟姐妹個數(零到十三)三個先天數,體現了命理學發展的最高水平,遠勝紫微鬥數之類的體系。
鐵版神數
又稱鐵板神數,中國古代命理術數之一,相傳由宋朝時的邵雍(邵康節)所發明,後興盛於清代,.鐵板神數歷來被認為是最高境界的算命術,非七政四余、紫微鬥數、子平八字所能比。相傳鐵板神數大師僅靠算盤撥算幾下,以查條文形式批命,便可盡泄天機,尤其是“六親”生肖,一一道來,應驗無誤,其準確率令人咋舌稱嘆。
由於三個額外先天數的引入,理論命局可能性呈爆炸式增長,共計有60×12×60×12×8×12×12×14(8360755200)種之多。如此多的理論命局,做到全國人口每人一命那是綽綽有余,而且中國人口怎麼也漲不到八十三億人,別說全國人口了,就是全球人口也尚未漲到這個數呢。
鐵板神數應該再也不用改動了吧?可惜鐵蔔子千算萬算,似乎還是有一點沒有算到: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實行了計劃生育,這下兄弟姐妹個數可是當不了先天數了,於是命局一下減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只剩下了近六億種,又做不到一人一命了。命理學的發展再次遭遇重大挫折。看來,要實現精確算命,還是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