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墳風水奇事
祖墳風水奇事,如若奇聞,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把他老父劉翹葬於候山一帶,早在秦始皇時代,有術士就稱有“天子氣”。當時,有一個叫孔恭的人,特別善於相墓看風水,劉裕與孔恭經過父親墓地時,並未說這墳是自己父親的,問孔恭這塊墓地怎麼樣,孔恭告訴他,這塊地可不同尋常。劉裕聽了孔恭這番話,真的信心以真,從此更加自負,後來果然當了皇帝。
祖墳風水奇事
羊祜為保命挖自家祖墳羊祜,字叔子,是西晉初年著名將領,當年,他就挖過自家祖墳。
羊祜出身於山東泰山名門望族,羊氏一門人才輩出,世代皆有人在朝為官。羊祜的祖父羊續曾任南陽太守,外祖父是東漢名臣蔡邕,父親羊道曾任上黨太守,姊妹是晉景帝司馬師的皇後。曹魏時期,羊祜便步入仕途,歷任中書侍郎、秘書監、相國從事中郎等職。司馬炎代魏稱帝建晉後,羊祜功不可沒,擢升尚書左仆射、車騎將軍,後官至鎮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時人認為,羊家世代顯赫,是祖墳葬到了風水寶地。據《晉書·羊祜傳》(卷三十四),羊祜還未出仕前,有一個善於相墓的人,專門去看了羊祜的祖墳,稱此墳有“帝王氣”。這可不得了,如果讓當朝皇帝知道了,這可要殺頭的。相墓的人告訴他,如果把墳挖鑿了,則會斷子絕孫。羊祜還是毫不猶豫地把墳挖了,泄了王氣,破壞自家風水。
後來相墓的人再看見羊家祖墳後說,雖然帝王氣沒有了,但還會出一位折斷手臂的大官,即所“猶出折臂三公”。後來,羊祜墮馬時不小心把手臂給跌斷了,後位至三公,但一生沒有兒子。
祖墳風水對家中女人不利
荀伯玉是晉安王劉子勛鎮軍行參軍,字弄璋,廣陵(今揚州)人。祖父荀永曾任南譙太守。父親荀闡之,也做過大官,曾任給事中。
據《齊書·荀伯玉傳》(卷三十一),當時有相墓的人看了荀伯玉家的祖墳後,覺得這葬地確是一塊好地方,子孫會迅速高貴。但又告訴荀伯玉的父親,這塊墓地好是好,但高貴不會長久。原話是這樣的,“君墓當出暴貴者,但不得久耳;又出失行女子。”
荀伯玉聽說後,說出了一句歷史名言,至今掛在人們的嘴邊:“朝聞道,夕死可矣。” 當年與宋明帝劉彧一樣,劉子勛也想當皇帝。劉彧與劉子勛之間是叔侄關系,為著同一個目的,叔侄之間互相掐了起來。宋泰始元年(公元465年)十一月,宋前廢帝劉子業被刺殺後,劉彧和劉子勛在南京周邊動了幹戈,暴發了一場規模很大的“皇位爭霸戰”,最後以劉子勛失敗而告終。
劉子勛失敗,作為心腹的荀伯玉也完了。事敗後荀伯玉便很擔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劉彧讓他放心,但最後劉彧還是將他誣殺了。說也來怪,荀伯玉的姊妹出嫁,第二天就應該上轎去夫家了,結果當晚隨人私奔了。家人怎麼也找不到,後來發現時,此女已出遁入空門,出家為尼,果然是“出失行女子”。
劉伯溫祖墳風水奇事在劉伯溫辭官隱居,浪跡江湖的歲月裏,曾經三次來過杞縣板木,加起來的時間不下20年。因此,現在板木仍流傳著許多劉伯溫的傳說。 1359年5月25日,劉伯溫攜母周遊中原第一次來到板木。當時的板木有鐵底河從村北向東流去,羊角河從村西北繞村鎮海河向東南流去,板木集的16個大坑塘就像16顆明珠一樣點綴在村鎮的重要位置上,凈水面就有300多畝,有“北方水鎮”之稱。劉伯溫見這裏文化燦爛,景色宜人,劉伯溫母子就在位於村中心位置的天地坑西沿的廟院裏住了下來。 6月15日,是劉伯溫的生日,這天天空烏雲翻滾、雷鳴電閃,傾盆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板木集方圓數裏都坑滿濠平,汪洋一片。成千上萬只青蛙整天歡蹦亂跳,“咯哇”、“咯哇”地歡唱不止。 一天晚上,劉伯溫見母親遲遲不睡且唉聲嘆氣,就問母親哪兒不舒服。劉母說,天氣悶熱,蛤蟆亂叫,心煩意亂,睡不著覺啊!伏天汛期蛤蟆叫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啊,看到母親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樣子,劉伯溫也很無奈,只急得他屋裏屋外團團轉。他來到坑邊望著天地坑16畝多的水面,唉嘆道“青蛙呀青蛙,遇到這樣的氣候,你們嬉戲玩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你們叫喚得如此厲害,叫母親如何入睡呀?”你說奇不奇怪?他的話音剛落,整個天地坑的蛤蟆一個叫的夜沒有了。劉母這才安然睡去。也就是從那天起,板木天地坑裏的蛤蟆至今再也沒有叫過。 明至正二十二年(1362)10月,劉母去世,劉就將母親安葬在板木西北5裏的席天朗的西北地。其墓碑1958年大躍進時被毀,目前墳丘尚在。據傳說,現在每年清明節,站在村頭可以隱約看到有人在給劉母掃墓、添墳,但走近去看又不見人,墳上也沒有新土。人們傳言,那個添墳、掃墓的“人”就是劉伯溫。 安葬了母親,劉伯溫就離開了板木,長期隱居於東海岸邊。傳說有一次板木集的劉敢、張闖、耿福、梁滿倉等4人推車去東海岸邊去販海鮮。到了東海岸,剛坐到船上就見一條大魚從海裏忽地蹦到了船艙裏。當即船官就問:“在座的有杞縣板木的客官吧!?”他們說:“是啊,我們就是!”船官指著那條大魚說:“你們看,你們的老鄉老劉爺顯靈給你們送菜來了。” 第二天辦完了貨,已是傍晚時分,劉敢他們見路邊一間小屋裏有位老人正在煮飯,便上前打了個招呼,讓老人多放些米。老人說,飯已煮好了,你們吃吧!劉敢他們見小鍋一點點兒,心想怎麼能夠吃呢?當時為了急著趕路,也沒說什麼,就你一碗我一碗地盛著吃了起來。誰知每人吃了好幾碗,也沒吃完鍋裏的米飯。飯後給飯錢,老人說啥也不要。 吃完飯,幾位便商量著連夜趕路回家。老人說:你們離家遠,路不熟,天又黑,這條道我經常走,我送送你們吧!說完,老人提著燈籠領著四位就上路了。走著,走著起風了,只聽耳旁呼呼作響。又走了一會兒,老人說:我該回去了,你們朝著那個亮燈的地方走就行了。老人說完就消失在夜幕當中,他們就按老人說的,朝亮燈的地方走去,心想到那裏去問一下到板木怎麼走吧。到了那裏一看,幾位四眼相對又驚又喜:“這不是王老五的豆腐店嗎?我們到家了!”他們這才明白,原來是老劉爺把他們送了回來。
下葬日見騎白馬者最小孝子顯貴 南朝陳武帝陳霸先手下有一個名將,叫吳明徹,他的祖墳曾出現過靈異現象。 吳明徹,字通照,是秦郡(今南京六合區)人,其祖、父先後做過官。祖父吳景安,曾任南齊南譙太守,父親吳曾為梁右軍將軍。據《陳書·吳明徹傳》(卷九),吳明徹是兄弟中的老小,父親死得早,即所謂“幼孤”。吳明徹很孝順,到他14歲時,因為家裏窮,還沒有給父親置辦一塊像樣的墳地,小小年紀的吳明徹便辛勤地下田耕種,籌措葬資。但這年偏偏遇上了大旱,禾苗全枯死了。 吳明徹很傷心,常坐在田間放聲痛哭,向老天訴說家門不幸。或許他的哭訴感動了上蒼,過幾天,有人從田裏回來,告訴他,禾苗又都活了。到了秋天,大獲豐收,有了充足的葬資,吳明徹終於請墓工給父親選了一塊好墳地。 當時有一個姓伊的人,會看墓地風水,告訴吳明徹的哥哥,你家老父親下葬那天,必定會有一個人騎著白馬,趕著鹿經過墳地,這是最小孝子將要大富大貴的征兆。到了下葬那天,果然有一個騎白馬的人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