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姓起源、遷徙分布、祖訓與字輩

2024-10-01姓名起名81

“”

ID:zhaoshizongqin

常回家看看

投稿

編輯 | 趙英雄

趙姓起源

趙姓,宋朝國姓,是嬴姓十四氏之一,趙氏之先出於顓頊帝,周穆王時造父為禦,攻徐偃王,大破之,以功封趙城,子孫因氏焉。

趙氏是晉國六卿之一,春秋末期,趙氏聯合魏氏、韓氏在晉陽之戰中戰勝智氏,使趙氏得以瓜分晉國,躍居戰國七雄之列。當今趙姓人口眾多,是中國姓氏排行第八位的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二點三。

歷史上趙姓名人眾多,包括趙政、趙佗、趙匡胤、趙光義、趙雲等。

“趙”的意思是“疾行、超騰”:

漢族趙姓,源出嬴姓,是嬴姓十四氏之一,趙氏之先出於顓頊帝,周穆王時造父為禦,攻徐偃王,大破之,以功封趙城,子孫因氏焉。造父是天下趙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歷史;另一支趙姓出自外族的改姓。當代趙姓的人口約2700萬,為全國第八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2.3%。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占全國趙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布於黑龍江、重慶、江蘇、雲南、四川、陜西、山西、安徽、遼寧八省,又集中了大約12%的趙姓人群。趙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陽、金城、潁川、敦煌、酒泉、扶風、新安、平原等11個。堂號除了與郡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鶴、孝思、萃渙、敬彜、創基等。

趙(zhào)姓,起源有三:

源流一

漢族趙姓出自嬴姓或姚姓,趙姓來自嬴姓,嬴姓出現因為舜帝的賜姓給他的女婿姓為嬴,還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舜帝,姚姓,舜,黃帝子孫,生於姚地,以地取姓為姚,其後代就以姚為姓。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為顓頊帝孫,被舜帝賜姓嬴。造父為伯益的9世孫,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馬車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侖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裏,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到戰國初年,趙氏聯合韓、魏二卿擊敗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繼而趙敬侯趙襄子聯合魏武侯、韓哀侯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趙國王室紛紛散落民間!因為造父是秦人和趙人的共同祖先,趙城趙氏(趙國)和犬丘趙氏(秦國)的祖先是蜚廉的兩個兒子惡來和季勝,趙政是嬴姓趙氏,惡來那一支,而趙城那支的祖先是季勝。而且自造父開始姓趙,所以秦國公族也姓趙。比如秦始皇稱趙政。秦國公族也以趙為氏,有“諸趙”的說法。

源流二

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為匈奴、南蠻、女真、黨項、滿族改趙姓或趙宋王朝賜姓而來。如漢代有趙安稽(匈奴人),趙曳夫(“南蠻”人),五代有趙國珍(牂牁酋長的後裔)。先後匈奴人、女真人、黨項人、鮮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歷史人物,被賜姓趙。唐末,首領拓跋思恭因協助唐朝鎮壓黃巢之亂有功,賜姓李,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建立了以夏州(今陜西省靖邊縣)為中心的地方政權。自此以後,夏州黨項政權日益壯大。趙宋立國,復賜夏州黨項首領拓跋氏以趙姓。

源流三

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歷史上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這在姓氏學上稱之為“冒姓”。趙氏中也有不少這樣的情景。其中多數為:清王朝覆滅後,清官職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時下正是辛亥大屠殺,滿人頭顱積滿水井,四九城內外一片荒涼。伊爾根覺羅、愛新覺羅等滿姓氏者迫於壓力改名換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趙”姓。

趙姓的來源之遷徒分布

趙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位,在臺灣省名列第四十三位,人口約三千二百萬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2%左右,發祥地在今山西省。西周時,造父的侄孫非子封於犬丘,建立秦國。造父的第七代子孫叔帶率部分宗族由周投晉,並且昌盛壯大,在三國分晉時建立趙國,史稱“去周如晉,趙姓始昌”。到趙國滅亡時,趙姓已分布於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秦始皇滅趙後,把代王嘉之後遷往甘肅天水,趙王遷被流放到今湖北房縣。秦朝末年,秦國宗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趙佗建立南越國,又把趙姓活動範圍推廣至今兩廣和越南北部。西漢末年,趙飛燕姐妹被害,其族人被迫遷徙至遼西郡,也是趙姓人在東北活動的開始。東漢末年為避董卓之亂,洛陽人趙達避難遷居江東,真定人趙雲趙子龍入蜀為將。北魏時,天水趙姓一支遷居洛陽,其後裔孫趙貴鎮守並遷至武川(今內蒙古)。唐初,有趙姓將士在平“蠻獠嘯亂”中開赴福建並定居。五代時,有趙姓隨劉龔南漢政權在廣州定居。據《宋史·宗室世系表》載:宋朝宗室分為三個支派,即太祖(趙匡胤)支派、太宗(趙光義)支派、魏王(趙廷美)支派。太祖支派分為燕王(趙德昭)支派和秦王(趙德芳)支派,燕王支派在北宋末年因外放做官而遷居如下地區:安徽潁州、四川蜀州(今崇慶)、江蘇泰州、鎮江、福建福州、泉州、江西吉安、湖北江陵、廣東南雄等地,秦王支派則遷居如下地 區:浙江紹興、湖州、臺州、明州、婺州,福建福州、泉州,江蘇真州、太平州;而魏王則降調至房州(今湖北房縣),其子孫為官而遷徙地區有河南開封、洛陽,山東沂州、濟州,福建汀州,江蘇昆山、溧城,浙江秀水等。靖康之恥之後,徽欽二宗被擄往五國城(今黑龍江松花江口),太宗支派因此而在東北廣大地區播遷繁衍。南宋初,康王趙構南遷杭州定都,則有趙姓移居江南,有的移居江蘇常熟、有的移居江西上饒,南宋被滅,南宋宗室散逃至澎湖、潮陽等地,後在閩粵一帶繁衍。自宋代以後,趙姓遍布全國各地。值得指出的是海外趙姓的播遷。明末,有趙姓不惜冒險遠渡重洋到海外,其民族構成多種多樣,聚居地為東南亞和美國。如瑤族中的趙姓在緬甸、老撾、越南和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都有分布;壯族中的趙姓散布於越南、老撾、泰國等地。

天水南安趙氏還有一支在北魏時遷居。這支趙姓從代又遷居洛陽。

天水趙氏的一支在北魏時徙居南鄭(今陜西省漢中),後又自南鄭徙居洛陽。天水西趙氏的一支遷居洛陽。北魏時今甘肅趙氏的一支徙居洛陽。

魏王趙廷美一脈宗室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逝世。遵照皇太後杜氏的“金匱之盟”,趙匡胤臨死之前,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匡義。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辦事,宋太宗趙匡義應該將皇位傳給其弟魏王趙廷美。趙匡義登基之後,隱匿“金匱之盟”的內容。魏王趙廷美一向專橫驕恣,曾多次遭到其兄宋太宗趙匡義的斥責,此刻得知有“金匱之盟”一事,於是對趙匡義甚為不滿,於是暗中謀劃,陰謀早日篡奪皇位。

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魏王趙廷美謀劃篡奪皇位的陰謀泄露。宋太宗趙匡義遂罷免了他的開封府尹。趙匡義念其手足之情,並多次立有戰功,於是仍令其為西京(今洛陽)留守。魏王趙廷美一脈宗室,由此暫時全部遷居到了西京。趙廷美被貶謫任西京留守後,暗中仍與兵部尚書盧多遜頻繁勾結。二人勾結之事敗露,魏王趙廷美罷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職,僅保留魏王空名,閑居在家;魏王趙廷美閑居在西京,後降魏王趙廷美為涪陵縣公,遷往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魏王趙廷美舉家遷至房州,趙廷美遷居房陵後不久,就憂憤成疾,吐血而終,年僅38歲。

自貶於房陵之後,其後代外放為官散居之地,主要有:河南開封、河南洛陽、福建汀州、山東沂州、山東濟州、江蘇昆山、浙江秀水、江蘇溧城、江西波陽、湖南衡州、四川成都、四川青城等地。

北宋慶歷年間,陜西趙懿甫官居汝南節度使,後家居汝南城東五裏屯。傳十世至希賢(號龍華)由汝南遷蔡州。元末至正年間,趙希賢之後趙伊官至鹽運使司通判, 由上蔡縣白圭廟東徐趙莊遷西平縣專探鄉趙老莊。趙伊之子趙仲來系明正德年間貢生,為西平趙氏之始祖。趙仲來生才廣、才宇,才廣生恭、肅、鑒、鐸、鏷,才宇生欽。自仲來至今已歷二十四世,為西平名門望族,其後裔現分居於楊莊鄉、專探鄉、蘆廟鄉、師靈鎮、譚店鄉、宋集鎮、出山鎮、酒店鄉等地。

從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等地的趙氏族人陸續遷到臺灣、南洋,更有人漂洋過海,移居到歐美各國。

兩漢以前

造父封於趙城而得趙姓,至叔帶時,率領子孫遷往晉國,這樣,在趙國滅亡時,趙姓已分布以下地區:趙城、耿、原、晉陽、代、邯鄲、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都有趙姓。趙國的疆域包括今陜西一部分,趙武靈王時開疆拓土,疆域擴充至河套地區,趙亡前趙姓的活動範圍還包括今陜西、內蒙古。秦始皇滅趙國後,把代王嘉派往西戎,趙姓隨之遷往甘肅,趙嘉之子趙公輔裔孫世代居住在天水(今屬甘肅),形成一個望族;趙王遷被秦始皇流放到今湖北房縣,子孫在今湖北繁衍;秦始皇又遷徙六國貴族之後到關中。

漢至宋以前的遷徙

西漢趙王遷的後裔遷居涿郡蠡吾(今河北省博野縣西南),此地原屬河間,因此涿郡趙氏又稱河間趙氏。南朝時,天水趙氏的一支遷居江南。天水趙氏的一支在北魏時期遷居武川(內蒙古武川西)。南安人趙達任北魏庫部尚書,封臨晉子,舉家離開南安遷居北魏都城洛陽。當時為了防止柔然(古代北方的二支少數民族)的襲擾,北魏在北部邊境上設立了許多軍鎮,選擇貴族、官宦子弟鎮守。趙達之子趙仁因鎮守武川鎮,舉家自洛陽遷至武川。趙仁的孫子趙貴成為武川軍事集團的重要成員,跟隨宇文泰進兵關隴,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為宇文氏占據關隴、建立北周屢立大功,被賜姓乙弗氏,封楚國公,曾任北周太傅、大冢宰,舉家又自武川回遷洛陽。

宋太宗趙匡義一脈宗室

靖康之恥後,北宋被金國滅亡,金兵把宋徽宗、宋欽宗及北宋的後妃、宗室,連同朝官三千多人,一起俘虜北去。宋徽宗死於五國城。金國統治者為了加強對中原的統治,又把宋欽宗遷居到了燕京(今北京)。

康王趙構南逃臨安建立南宋,自號為宋高宗,其子早夭。宋高宗趙構以為北宋慘遭靖康之難和自己兒子的早夭。是因為其祖宋太宗趙匡義沒有遵守“金匱之盟”而遭至的災難,於是將南宋王朝的帝位傳給了宋太祖趙匡胤一脈的後裔,宋太宗趙匡義一脈宗室南遷後裔,此後多由南宋京城臨安遷出,散居於南方民間。

士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河北大名、江西贛州、福建建甌、浙江紹興。宋太宗趙匡義六世孫不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臨安、浙江金華、浙江浦江、浙江秀水、安徽宣城、湖北荊南、湖南郴州、湖南零陵、廣西橫縣、四川成都、四川開縣。宋太宗趙匡義七世孫善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寧波、江蘇常熟、湖北鄂州、湖南潭州、江西南昌、江西臨川。宋太宗趙匡義八世孫汝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安徽阜陽、湖南平江、江西余幹、江西袁州、福建福州,等等。

兩宋以來的遷徙

公元960年陳橋驛兵變趙匡胤建立宋朝,直至公元1127年北宋亡國,趙姓皇室一直大封宗室為郡國王公。所謂郡國,僅僅只是食其采邑,受封王公並不居住在郡國之地,而是集中居住在京師。直至“靖康之亂”,金兵攻人北宋京都汴京(今開封市),俘虜了趙姓宗室二千余人北上,將宋徽宗和宋欽宗及其宗室囚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省松花江下遊)。趙姓宗室中未被金兵俘虜的也都於“靖康之亂”後,紛紛從汴京逃出,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一支赴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成為趙姓家族在中國江南地區繁衍的主要支脈之一。

宋太祖趙匡胤一脈宗室

宋太祖趙匡胤有四子,德秀與德林無後,燕王趙德昭有五子,秦王趙德芳有三子。

燕王趙德昭一脈的遷徙:令字派遷居的地址主要有安徽潁州、四川蜀州、江蘇泰州、福建福州、福建泉州、江西信州、浙江臺州、浙江紹興、河南洛陽、湖北荊南;子字派新遷的地址主要有江蘇鎮江、浙江衢縣、廣東南雄、河南汝州、河北燕山;自師字派以下新遷的地址主要有江西吉州、浙江臨安、浙江雲和、江蘇太平州,等等。

秦王趙德芳一脈的遷徙的基本狀況是:子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嘉興、江蘇真州、福建福州和泉州;伯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臺州和明州;師字派遷居主要有江蘇太平州、浙江婺州,等等。

趙氏祖訓

古聖賢垂教立言,班班典籍。即我朝聖祖仁皇帝禦制廣訓十六條,凡所以準人情而後風俗者至明且切矣。人茍能以心體力行,範圍不過,則在宗族為循良子弟,即在鄉黨為端品正人。無如世風不吉,習俗移人名節稍乖,即身再擾貽口實,可不慎與。語雲:子弟之率不謹,由父兄之教未先。倘不訓而罰,不幾與不教而殺者等耶!茲於族譜既成,特編家訓數則,另鐫譜首。詞不必精深,惟切於目用身家以及關乎倫常風化者,俾人人易知而易行,凡我族人,各宜致意,女常力業,操勤謹於當躬,正已修身,樹儀型於後裔。燾子弟子景行,維賢於焉.光輝族黨矣:

禁非為

人生斯世須趨正道,始為正人。乃有一等醜類,學習法打,包搶包牽,外逞豪強,心懷狡詐,每每恃能挾制,藉徑刁唆,壞名分而不辭,犯王章而不顧。此等敗行,大辱宗親。凡我族人,均宜惕戒,‘毋遊手好閑,而失本業;毋博弈飲酒,以廢居諸;毋身陷不法,以身罹於刑章;毋肆態胡行,而見憎於鄉黨。修其身,安其分,勤其業,不居然秩秩之佳子弟哉。

尚勤儉

勤儉乃居家之本。勤者財之來,儉者財之蓄。常見好閑之輩,似乎惰氣天成,稍盈余,即喜豐而好勝。不思一時侈欲轉囊空,悔何及哉。故不勤不得以成家,即不儉亦不可以守家也。冠婚喪祭,稱家有無,衣食人情,隨分自適。與其奢隋而終嗟不足,何若勤儉而常欣有余,為祖宗惜往日之勤勞,為子孫計將來之生業。語雲:一勤天下無難事。又日:有錢不可使盡。願後人其敬聽之。.

戒爭訟

居家戒爭訟。凡是非之來,退一步,讓三分,自然少事。蓋以汝既有包容之度,彼必生隗悔之心。若乃因微逞忿,忘身及親不顧,頌家盡產與人鬥訟,則是鷸蚌相持,漁翁獲利。縱令僥幸得勝,而家資受累矣。於是,所用不足,勢必稱貸,宿債莫償,勢必鬻產。此訟之所以終兇也。聖語雲:小不忍,則亂大謀。其試思之。

睦宗族

自古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異姓尚敦親睦,矧同族之入而漠不之顧耶。務使視如一體,屙癢相關,慶吊必互相往來,緩急必互為通義。鰥寡孤獨,必為之哀矜;困苦顛連,必為之照顧。能與祖宗濟一日子孫,即能與祖宗免一日憂慮。若乃各顧身家,視同宗如秦越,甚則每因小事,輒起紛爭,則怨積日深,其不視如仇敵者幾希矣。書日:“以親九族。”尚其念之。

力本業

士農工商,均有常業,所貴恒心自勵而各勤乃業耳。蓋人有一定之勝境,不拘所肆何業,即隨在可自致,立收其效。若乃既居於此,又慕乎彼,則此心一縱,遂不免怠忽其業矣,無何身人他歧,依然故我。業精於勤,荒於嬉。事雖勤於始,尤貴勵乎終。皇天不負苦心人,尚須自勉之。

慎交遊

交接之際,不可不慎。正人入室,所講者好話,所行者畫龍點睛事。則子弟之所見所聞,即不得引入邪僻。不然,習俗移人,賢者不免,況子弟之庸愚者眾乎。語雲:學好千日不足,學歹一時有余。麗澤求益,尚慎旃哉。

敦孝悌

孝悌者,百行之原也。孩提知愛本諸良能,稍長知敬原於善,何以狃於習俗,頓失初心。為子弟者不知孝,當體父母生我之恩情,不知悌,當思長上待我之友愛,誠能服勞竭力,奉養無違隅坐徐行,恭讓而不懈,則一門之內,和順雍容,孝悌敦,而人倫斯重矣。

遵法律

朝廷定律例,以懲愚頑。凡酗酒賭錢,奸淫強盜,及一切不法之事,示諭煌煌,極為嚴肅。倘自蹈非僻,不畏三尺之條,一經發覺,身陷囹圄。爰書不宥,鄉論不齒,上辱父母,下累妻孥,終何益哉。縱不明法律之嚴,亦當知身命為重,與其追悔於事後,何若遠慮於事前。

和兄弟

見弟之間,原稱手足,言人之有兄弟,即一身之有手與足,斷不得隔膜相視者也。何今之人見識淺狹,或因兄弟弱於我,或因食口多於我,加以婦言唆撥,遂日思析箸而各煙。甚至每因小事,入室操戈,同氣參商。外人因而構害,拆籬放犬之弊可勝道哉。昔有張公藝九代同居,江州陳氏七百口共食,均是人也,何弗思之。

訓子弟

易曰:蒙以養正聖功也。凡子弟無論智愚賢否,均當以讀書為上。即或賦質不齊,亦須為之謀成,立慎擇術,以為久遠計。斷不可溺於姑息,聽其放浪形骸。蓋入惟年幼,每令人憐,偶有過失,恒以無知恕之。不知中人之性,成敗無常,若不預加防微,則驕奢淫逸,鮮有不為俗所染者。其至寡廉沒恥,無所不為,不大貽祖父羞哉。須知水隨器為方圓,影視形為曲直。有父兄之責者,可不慎與?又,教子讀書,須趁光陰,不可太遲。世人常謂,太幼則無知,俟其稍長讀一年算一年。不知既長,則外曠多端,雖讀而終難刻骨。無怪乎三四年庸師之教,念一轉而盡歸烏有矣。惟其幼則嗜俗未萌,心無旁鶩,際引一片之靈機,加以嚴師之提命,啟其穎悟,收其放心,則成童之年,自可判其優劣之性。曾思十二歲之庠,人豈一二年工課哉?頑子切勿諉以家道艱難,遂漸往荒誤子弟而不教也。凡我族人,共體此意。

字輩

泌陽西關趙氏源自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五日趙公維璠山西平陽府直隸絳州聞喜行村人氏,寄籍河南南陽府泌陽縣西關。《泌陽西關趙氏輩序》:“維世永金,國廣運清;”又續:“文學傳家寶,俊傑冠英豪。”

西平趙氏輩序為:“仲才恭鳳之,天良景成增,殿啟從名聖,尊嚴宜思齊,高遠慶鹹若,熙甫昭封題,傳世振興榮,福善盡登昌,觀君培惠儒,文理濟函光,錦琳育升茂,楨廉賀衛襄,碩權宏誌順,英敏貴端剛。”

水乎有源,源遠流長,樹長於根,根深而葉茂。飲水思源葉落歸根,吾族源自山西趙城,世居涿洲(原甘肅省),發祥夾馬(洛陽夾馬營),登極卞京(開封),歷承世澤,淵源深厚,宗枝繁衍,遍布五洲四海。自太祖、太宗、魏王三派始,各以十四字以別昭穆,篡修成譜,以不失其次序。

《天水堂趙姓族譜》的續派二十字號:

添心常祜善,人貴自光宗,世業開宏遠,英華慶國隆。

《慈溪鴻莊趙氏宗譜》載有其家族的百代行輩,號《百代歌》:

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昌期崇隆,尊顯和易純熙聖神文,

武卓犖英奇溫良恭儉,仁敬孝慈持行瞻視動,作威儀紀綱法度禮樂,

書詩切磋磨琢學問辨,思格致誠正修齊平治,疑丞輔弼明聽翼為周,

召伊傅稷契臯夔勛勞,閥閱錘鼎常旗衣冠俎豆。

太祖派十四字:德惟從(守)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

太宗派十四字: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十四字: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次古光。

太祖留下遺訓:“我族無親疏,世世為緦(si)麻”。“緦”為細麻布,其義為趙姓子孫要緊密團結。(選自《趙氏族譜》)

《山西沁水縣趙姓族譜》老字派為:“忠、和、樹、德,孝、友、傳、芳”。重點是“忠”、“孝”,目標是“德”、“芳”。

《天水堂趙姓族譜》同治辛未年重修版老派字號為:

以洪壬萬庭,為子若卿成,蔭必望顯單,立良應之文。

趙氏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譜,宋朝《天水堂趙氏族譜》把西漢名將營平侯趙充國世系的發展、演變做了詳細的記載,在“漢傳至宋系圖”中列了一世祖趙充中至六十七世趙景雍,表明天水遷長安、又遷襄陽樊城、再遷洪州,至趙景雍時移居江南的歷程。趙氏規定每三十年修訂一次家譜。現存趙氏家譜多是清朝和民國初年纂修的。趙氏族譜雖有以上種種類型,但從其發展歷史來看,這些類型並非同時出現,而是大體經歷了一個從簡易家譜,到族譜、支譜、房譜,再到宗譜、統譜等聯宗合纂的演進過程。同樣,族譜的修撰格式也有一個從簡單譜系、譜表到體例完備的發展過程。就現存清朝、民國時期的趙氏族譜而言,其格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譜序:

這是每部族譜都不可缺少的內容,它包括本族人寫的序和邀請外族人寫的序,以及跋語等。外族人寫序通常是當朝、當地的名人,或是與家族有特殊關系的人。譜序跋的內容大致是修譜緣由、修譜經過、家族淵源傳承,有的譜中還闡發一些修譜理論。隨著族譜撰修的次數增多,序跋也不斷增多,所以一些大型族譜,其序跋篇幅很大。通常情況是續修次數越多,譜序就越長,譜序跋本身也就成了了解家族歷史的重要資料。

⑵.譜例:

即修譜凡例,主要闡明族譜的纂修原則、體例、領譜和族譜的管理原理。同治年間所修的《天水堂趙氏合修族譜》凡例共有二十則。《山陰華舍趙氏宗譜》除錄舊譜凡例外,還新增凡例若幹條。

⑶.先世考與遺像贊:

主要考述本姓來源、本族的歷史和分支遷徙情況,爾後是把本家族中最顯赫、有德行功業的先祖繪成遺像載諸譜端,並附像贊。這方面,民國時期所修的《東萊趙氏家乘》最具典型。不僅考述文字簡明清晰,祖像的繪制也十分精美。在說明本脈出於蜀漢順平侯趙雲,世居成都府紅花市之後,用四言聯句表達家族的遷徙、興盛情況,頗有特色:“聿維我譜,俱詳歷履,原籍西川,始白天水。明初遷萊,郡城安宅,嘉靖開科,隆萬任職。伯鎮封疆,仲總六卿,武勛相業,朝廷所榮。願紹前烈,德言與切,綿長先澤,睦族敦宗。”另外,趙宋皇室後裔的族譜大多載錄《太祖遺訓》一文。

這有

這裏

相关文章

趙姓-趙氏家族的起源與由來

趙姓出自[嬴]姓據[唐書]記載,上古東夷族首領伯益的第十三世孫造父,在周穆王時傳說他曾取良馬八駿,獻與周穆王,周穆王乘,這八匹駿馬西巡狩獵。來到昆侖山上,西王母在設宴招待他,飲酒唱和樂而忘返,為周穆王禦車,日趨千裏,息徐偃王反叛,其後周穆王封造父於趙城,既今山西省洪洞具北,其後為趙氏。 趙姓起源...

桑氏起源

桑氏起源

桑姓是占中國人口較多的第蘭百五十九位姓氏,在河南、湖北地區比較集中。當今桑姓人群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21%,總人口大約有26萬。 桑的名義和圖騰: 桑,樹名,是一種闊葉喬木,其葉可以餵蠶,桑果稱桑葚,可食。甲骨文的桑字像一株桑樹,有的字在右下還帶一只手形,表示采摘桑葉。桑人擅長種桑樹和養蠶,...

你可知道《翟氏族譜》、翟姓字輩、翟姓歷史名人、中華第一祠堂?

你可知道《翟氏族譜》、翟姓字輩、翟姓歷史名人、中華第一祠堂?

1、出自隗姓,以國名為氏。 隗本來是周代中原北部地區的遊牧民族赤狄人的姓。 春秋初時,晉國滅掉翟國,翟人大多淪為晉國臣民,逐漸融合於晉人。翟人的後代就以原國名為姓,稱翟姓。 據《國語註》所載,新安翟姓,春秋時赤翟(即赤狄)之後,以種名為狄姓,後改為翟(Dí音狄)姓。 2、出自祁姓,是黃帝軒...

百家姓起源—錢

姓氏起源 1、錢姓的來源果真與錢有關。相傳,錢姓是一個由掌管錢財的官名“錢府上士”而來的姓氏。宋人鄭樵《通誌·氏族略》將錢氏列入“以官為氏”類,說“顓頊帝曾陸終生彭祖,彭祖裔孫孚,周錢府上士,因官命氏。”因此,這一官職起源於周代,乃是負責錢財的管理和調度。彭祖的子孫孚任職時就拿了官名當作自己的姓...

郁姓分布

郁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已經與郁氏不分彼此,皆稱郁氏(在臺灣省有極少數人仍稱郁氏),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位,人口約四十六萬六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29%左右。 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期,魯國有宰相名叫郁黃,又被稱為郁貢,自郁黃之後,便有了郁氏(郁氏)。 另據史籍...

龔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總結 龔姓起源於什麼地方

龔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總結 龔姓起源於什麼地方

龔姓的來源是什麼,姓龔的祖籍在哪裏?姬姓是百家姓的其中之一,同時這個姓氏還有萬姓之祖的稱呼,是由於姬姓和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黃帝有直接的關系,黃帝就是以姬為姓。本站準備很多與百家姓相關的文章,歡迎關註進行查看。 龔姓的來源是什麼 1、源自共工氏 龔姓氏族基本上都是源自共姓,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

姓氏文化 | 徐姓的歷史名人都有誰?

徐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150位。當今,徐姓是中國姓氏排行第11位的大姓,人口有2 000多萬人,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 43%。 徐陵(507~583),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南朝梁陳間詩人、文學家。早年即以詩文聞名。八歲能文,12歲通《莊子》《老子》。梁武帝蕭衍時期,任...

佘姓的歷史

佘姓的歷史 佘姓佘姓的歷史遷徙分布: 佘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從歷史文獻看來,佘姓是余姓轉化而來的。佘姓,初見於南朝宋人何承天的《姓苑》。據《姓苑》上記載,佘姓起源於南昌。而《通誌·氏族略》上記載,佘氏,音“蛇”,從示,唐開元年間太學士佘欽,是南昌人。 另從《姓氏尋根》上追溯...

徐字的意思

徐 [Xú] 〈名〉 古州名。古徐州的簡稱 [Xuzhou],古九州之一。古徐州約在今江蘇、山東、安徽的部分地區。漢以後各代皆置徐州,轄地常有變更,大致都在今淮北一帶。多以彭城(今江蘇徐州市)或下邳(今江蘇邳縣)為治所 古國名 [Xu state] 仁義而徐亡。——《韓非子·五蠹》 循徐魯...

姓龔的名人,姓龔的明星

姓龔的名人,姓龔的明星

歷史上姓龔的名人: 龔茂良,(1121-1178),字實之。莆田龔屯人。後遷居城關義井街和美巷。宋紹興八年(1138)登進士第。初授南安縣主簿、邵武司法。又調泉州觀察推官。以廉勤稱,賑濟災民,為民稱頌。宋淳熙元年(1174)拜參知政事,葉衡罷相,茂良以首參代行宰相職。因其主抗金,對劾奸賑災尤力。...

龔姓圖騰 龔姓起源 龔姓知識 龔姓名人

龔姓圖騰 龔姓起源 龔姓知識 龔姓名人

一、龔姓圖騰 龔是共工氏的族稱,其圖騰可以分成兩部分來理解,中間為龍,兩邊靠下的部分是一雙手,表示恭敬、禮拜之意。龔姓就是以雙手恭敬地禮拜龍為圖騰。堯舜時,共工氏竭力反對堯讓位於舜,因此被流放到今北京密雲水庫北岸燕樂村南,並在該地建造了龔城。隋築燕樂那時將龔城套在燕樂城中。 今燕樂城北墻、東墻、南...

全國最厲害的十大著名風水大師中國風水師排名榜單

全國最厲害的十大著名風水大師中國風水師排名榜單

李洪亮風水,是形巒、理氣、造葬、擇吉兼備,並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一門完整風水術,內乘生氣,外納旺氣是楊公風水術的基本原則。在形巒上講究形勢、情、方位的配合,講究山水的雌雄配合,認為孤陽不長,孤陰不生,強調龍水陰陽交媾。當代最有成就的風水大師有李洪亮、劉國勝、李定信、郭福星、孫海、曾子南、劉逢然等。 李洪...

丁姓女孩取名大全與姓氏來源

丁姓的女孩取名好聽的名字有哪些?您對自己姓氏的來源與歷史的演變過程清楚嘛?希望下面可以幫到您,給您小孩子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丁姓取名的來源 姓氏:【丁】 拼音:Ding 郡望:濟陽郡 名人:丁恭,丁奉,丁日昌,丁汝昌,丁磊 勝跡:缺 文獻:日照丁氏家乘 歷史:丁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

仲姓 起源

仲姓 起源

仲姓 起源 仲姓主要源自:任姓、姬姓、子姓。 仲氏的公認祖先為仲子(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濟寧仲氏從第64代開始使用統一的輩份吉字,並逐漸向山東大部、江蘇北部、河南、河北、安徽推廣。 仲姓起源一 源於高辛氏,出自黃帝後裔高辛氏之臣仲堪、仲熊兄弟,屬於以先賢名字為氏。 黃帝曾孫帝嚳,姬姓,名夋,...

中國傳統文化常識集錦

中國傳統文化常識集錦

◆ 十二生肖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 年齡稱謂 01、繈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02、孩提:指2——3歲的兒童 03、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05、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06、加冠:指男子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