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怎麼算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是中國古代觀測天象後形成的說法,天幹有十,地支有十二,天幹與地支,共同組成了古代紀年歷法。十天幹與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60個基本單位,兩兩按固定的順序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配合著數字來計算年歲。
天幹一共有十個,分別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共有十二個,分別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幹支還有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幹配陰支,共有六十個組合。古人就用這60個組合循環起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
紀年,中國古人用60個組合依次紀年,一年一個組合,,幹支紀年,一個周期的第一年為甲子,第二年為乙醜,依次類推,60年一個輪回,每一個新年開始於正月初一的正子時。
紀月,幹支紀月,采用每個地支對應24節氣自某節氣至下一個節氣,以交結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幹支紀月是幹支歷的一部分,主要用於風水術術等領域,這使得幹支歷一直在官方和民間都流傳不衰。
紀日,紀日是幹支的最早用法,一個晝夜是一天,用60個組合來依次紀日,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醜日,60天一個循環,新的一天從正子午開始,中國明確可查的幹支紀日,是春秋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距今已經有2700多年了,這是迄今為止是世界上最早的記日法。
紀時,一天有12個時辰,五天總共60個時辰,分別用60個組合來表示,叫做“五日一候”。一個周期完了重復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而一個時辰又被拆分為二,子時從0時到1時為早子時,從23時到24時為晚子時,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時到1時是甲子時,23時到24時是丙子時,晚子時又叫子夜或夜子。
天幹地支,除了運用於歷法領域之外,在序數、評級、分類以及理學、醫學、風水學等各個領域都被廣泛運用,天幹地支這樣一些符號被賦予了神秘的文化內容,是了解古人思維習慣與生活方式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