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史記三千年|姓氏筆畫的氏怎麼消失了?
“細說史記三千年”系列文摘之一
圖書報紙上,很多人名在一起時,常附說明“以姓氏筆畫排序”,可是細看名單,只能看出姓甚名誰,並沒有氏的信息。氏是什麼意思?姓氏筆畫為何只見姓沒有氏了?什麼時候,中國人把氏弄“丟”了?
弄清這些問題,要追溯到姓氏的起源。
姓和氏最初是兩個概念。姓有三個主要來源。第一個源於上古的母系社會。姓字左女右生,說明了同姓的人都是同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這是母系社會中有相同血緣關系的標誌。上古八姓曰,姬、姜、媯、姒、贏、姞、姚、妘。這八個姓都含有“女”字。母系社會的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傳說,商的始祖契是這樣出生的,他的母親簡狄在露天洗澡時,看見玄鳥下蛋,於是撿起來吃了,結果懷孕生下了契。在這個故事裏,並沒有父親的角色。
姓的第二個由來是家族、部落的始祖。古代不同的家族、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往往會推奉一位被神化或半神化的始祖、酋長、領袖作為精神力量的象征,久而久之,他們便成了該氏族部落的代號和品牌標識。比如,黃帝就是一位被神化了的部落聯盟領袖,黃帝本姓公孫,因為長期居住在姬水,因此改姓姬。周朝就自認是黃帝之後,姬姓。按照《史記》記載的世系,夏、商、周的創始人都是黃帝子孫。
姓還有一個由來是圖騰崇拜。圖騰是英文totem的音譯,意為“即我族類”。圖騰說在18世紀傳入中國,有人就開始用圖騰說四處套用中國的姓氏起源。其實東西方情況差異很大,是不能四處套用的,比如馬姓並不都是因為崇拜馬,趙括之父趙奢的封號是馬服君,趙括在長平戰敗身死,趙氏深感恥辱,於是以趙奢的封號為姓氏,改姓馬服,後來又簡化為馬。中國當今常見的姓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在周代以後形成的,但是在遠古時代,圖騰崇拜肯定是姓的重要來源之一。
姓和氏有什麼區別?宋代史學家鄭樵在《通誌・氏族略序》中說,先秦時代,姓和氏是分開的,男子對外稱氏,用來區分貴賤;女子稱姓,用來區分婚姻血緣。也就是說,姓主要用來區分血緣,氏主要是為了體現社會政治地位。遺傳學證明了近親結婚的危害,古人們也發現了這一點,所以會用姓來區分血緣,以優生優育。《左傳》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如果同姓男女結婚,後代就不繁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交往範圍的擴大,職業身份、經濟活動和政治活動的復雜化,原先的大氏族會不斷分化成若幹小氏族,單靠少數的姓已經無法滿足需求,而且只用姓已經分辨不出相互的差別了,於是一個大姓會分化出若幹的氏。就像一棵樹,樹根和樹幹是姓,而樹枝和樹葉就是若幹的氏。
戰國末年,秦趙數次死戰,結下血海深仇,但其實秦趙兩國祖上同源,是一家人。《史記•秦本紀》記載,上古八姓之一的嬴姓衍生出的氏有十四個,有徐、郯、鐘離、運奄、白冥、蜚廉、秦、趙等。商紂王的大臣蜚廉的五世孫叫造父,是周穆王的車夫,因為有功被封到趙城,造父一族從此開始姓趙,後來三家分晉的趙氏即出自於此。蜚廉另一支後人有一個六世孫叫非子,他想沾造父一族的光,也自稱姓趙,後來因為替周孝王養馬表現出色,周孝王把秦地賜給他,讓他恢復接續贏姓的祭祀,號稱秦贏,即秦國的始祖。
這就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及生,名為政,姓趙氏”這句話的背景了。所以,秦始皇的“姓”為嬴,“氏”為趙,“名”為政,叫“嬴政”可以。但按照先秦時期 “女子稱姓,男子稱氏”的習慣,叫“趙政”更準確。
姓為本源,氏為支流。階級和國家形成,氏隨之產生,它成為代表一定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特權的父系血緣符號。通過氏,可以看到近祖血緣,區別貴賤。而且氏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封地、官職、際 遇的變化,氏也處在不斷的變化中,會產生新的氏。或者同一個人,可以有幾個氏。比如,春秋時晉獻公的一個大臣叫荀息,他的食邑在荀(今山西絳縣),因此以荀為氏。荀息有個孫子叫荀林父,是春秋霸主晉文公的重臣。晉國組建步軍時,設置了中行、右行、左行三支部隊,荀林父擔任中行之將,因此又以 中行為氏。
荀林父的弟弟荀首采邑於智(今山西永濟),以邑為氏,史稱智莊子。著名的三家分晉的背景,就是範氏、中行氏從晉國的“六卿”專政中出局,晉國政壇變成智、韓、趙、魏四家角力,智氏獨大。當時,智家的族長智宣子想要選擇智伯瑤為繼承人時,同族的智果認為智伯瑤不夠格,會給智氏帶來滅頂之災,智宣子不聽勸告,於是智果要求從智氏家族中分出,另立門戶。當時官方有一個職位叫太史,掌定氏姓,智果成立輔氏的申請得到確認。由此可見,荀姓又衍生出中行氏、智氏和輔氏。
是什麼力量推動姓氏合而為一的?秦始皇統一六國。秦滅六國,周的宗法制度瓦解,姓氏走向統一。其實,從戰國時代開始,利益就是第一重要的問題了,血緣關系退後了,而且因為大量的分封、衍化,同姓異氏的血緣關系越來越淡,像姬姓已經分成了幾十、幾百個氏,再談祖上血緣的親疏,已經沒有意義了。加上相互之間的兼並戰爭激烈,很多公卿貴族不得不接受滅國亡家的命運,氏已經與身份的貴賤、官職的高低脫鉤了。它既帶不來實質性的意義,有時也帶不來象征的榮譽,而且姓、氏並存,還給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姓、氏合一變得更加迫切了。秦漢之後,中國推行的是中央集權體制,像先秦時代因為封地、封邑的存在而隨之產生的賜姓、命氏制度,基本上就不存在了,失去了 “氏別貴賤”的土壤。
所以《史記》中的人物,往往有多個稱呼。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因為祖先分封於呂,以封地為姓氏,姜子牙也叫呂尚。姜子牙死後,兒子齊丁公繼位,叫呂伋。秦昭王的母親稱為羋八子,所謂羋月是文學創作。羋八子來自楚國,羋姓,“女子稱姓”,叫羋氏沒有問題,她的名字不詳,八子是 她當時在秦國後宮的職銜,不是名字。商鞅在沒有得到商那塊封地之前,只能叫衛鞅。
摘自王嗣敏《細說史記三千年·霸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