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秋還是仲秋?
是中秋還是仲秋?
中秋節到了。到處都是月餅,有的寫中秋月餅,有的寫仲秋月餅。有人問。到底是中秋還是仲秋,是中秋節還是仲秋節?
中大概是我們最早學會的字之一。中這個概念也是小孩子知道較早的抽象概念之一。大、中、小,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後,等等,這些體量、方位、時間等概念中,都有這個中。
古人解釋這個“中”,就用一個“內”字。內就是裏面,也就是中間。其實想一想,上面所說的“大、中、小,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後”等中都是一個“內”。最早的“中國”與“畿內”幾乎是同義詞,直到如今,我們還常常把“內地”與邊疆、境外相對稱。
我們看中字的寫法,是用一豎把一個口從中間不偏不倚分成兩半。《禮記·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裏就有內的意思。又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可見古人是怎樣看重這個“中”了。
仲字是中字加了一個單人旁,最早應當與人事有關。我們可以學古人的腔調這樣說:“仲者,中人也”。
什麼叫中人?
第一種理解:中間人。例如,兩個人發生了爭執,就要請一位中間人來判定是非,中間人就是仲,判斷是非就是裁,這就是仲裁。所以,仲裁一定是要雙方同意的中間人進行裁決才行。像前些天的所謂南海仲裁案,就只是故意制造出來的一個“拉偏架”的醜劇。
第二種理解:年齡不最大也不最小。古人稱兄弟之中年齡最大的為伯,年齡小的為季,在伯和季中間的就是仲。仲本來是中的意思,這裏就成了老二。據此,人們後來把兄弟的次序定為伯、仲、叔(叔據說就是少(年齡小)的假借)、季。季最小,比仲小而比季大的都稱叔。古人生下來後,父親就要給他取個名,男子成年時(男子二十歲舉行成人禮,把頭發束起來,戴上冠),就要取一個字。按照周禮,要到了五十歲以後才能夠把他的排行用字(伯仲叔季)也加上去。
例如,孔子的名是丘,字是尼,排行第二(仲)。他的尊長可以稱呼他“丘”(他也這樣自稱),別人則可以稱他“尼甫”或“尼父”(這裏父就是甫,加一個甫表示對該男子的尊敬),到了五十歲以後,由於孔子排行第二,所以稱仲尼甫,簡稱仲尼。
又如魯桓公的四個兒子,長子繼承了他的爵位,就是魯莊公,其余的三個依次為仲慶父、叔牙和季友。這弟兄三人的後代長期把持魯國的朝政,被稱為三桓(表明都是魯桓公的子孫)。仲慶父的後代被稱為仲孫氏(由於仲慶父在剩下的三兄弟中年齡最大,所以仲孫氏又稱孟孫氏,孟表示最大),叔牙的後代稱叔孫氏,季孫氏的後代稱季孫氏。
仲有了第二的意思。成語“不分伯仲”的意思就是分不清老大老二,差不多一樣。
“昆仲”就是兄弟(昆為長),過去面稱“你們兄弟”為“令昆仲”。
“仲父”就是父親的大弟弟,比稱“叔父”更加尊敬,如齊桓公對管仲、秦始皇對呂不韋。項羽稱範增為“亞父”也是這個意思。
對於仲字,中既是它的意義,又是它的聲旁。所以,在上古,中和仲這兩個字常常可以相互假借,相互通用。就是說,仲的字義可以推廣,並不限於人。
古人把一年分成四季,每季三個月。一年十二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和季冬。這裏的孟、仲、季就相當於在說人的時候的老大、老二、老三,或就是第一、第二、第三。由於《禮記·月令》中這樣稱呼(《呂氏春秋》等古書也這樣稱呼),所以,古人在說到八月這個月時,基本上都是用仲秋這個詞的。
到了中古時代,情況起了變化,漢字有了發展。人們傾向於專字專用,又造了許多新字,假借的情況越來越少。中和仲字的區分也越來越分明。中,更多的用於表示“中間”,仲則更多的表示第二。它們的讀音也區分開來了,在表示“中間”這個意義上的中讀平聲,仲則讀去聲。它們的聲母區分得更加清楚,中屬於“知母”,是全清音;而仲則屬於“澄母”,是全濁音。借助外語的說法,知母屬於“清輔音”,而澄母是“濁輔音”。
當然,到了近古以後(直到今天),在北方方言中,全濁音消失了,中和仲的聲母又歸於相同,只有聲調的差別。在一部分南方方言中其聲母仍有明顯的區別。但是,這兩個字的字義仍然分得比較清楚:中就是中間,仲就是第二(除了現成的固定詞如仲裁等)。
雖然在唐代就有八月十五賞月的習俗,作為一個節日,是到了宋代才正式成為全民的節日而稱呼為中秋節的。八月十五之稱為中秋,與古代《月令》中的仲秋是有區別的。《月令》中的仲秋指八月這一個月,而中秋則是指這個月的中間那天,當然也就是整個秋天的正中間那天。所以,在宋代及以後的詩詞和文章中,對於八月十五,人們只稱中秋、中秋節。如蘇軾最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序就是這樣寫的:“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在這個意義上,文人們不會用“仲秋”這個詞。
綜上所述,中秋與仲秋還是有區別的。
今日中秋,祝各位朋友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