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禁忌,千萬別幹這9件事,尤其是最後一件!
都說人死後就是一堆骨頭,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還要請專業的風水大師對墓地進行一個合理的布置呢?其實墓地風水好也是對於死去親人的一種尊重,這樣的話他也有一個安息之地,而且墓地風水對後代的運勢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啊,所以其中的一些禁忌我們一定要認真的了解一下。
墓地風水九大禁忌
一、墳頭長草需修整
清明節“掃墓”,需要關註祖上墓地風水的變化。要清除墳上雜草、雜樹,若發現墳包有缺損,需添加新土或修補,墓碑上也要保持清潔。墳墓上長植物的,必須清除,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習俗認為墳頭的草木會對家族的成員造成傷害,包括氣運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二、孕婦忌諱“掃墓”
孕婦最好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這不僅僅是陰氣重的影響。從別的方面來說,清明時節是非常擁擠的,為了胎兒的安全,並不建議孕婦去參加,再者掃墓的氣象和周邊的環境均不利孕婦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類活動。
三、忌穿得大紅大紫
清明節是不能穿的大紅大紫去上墳的,相信大家也不會穿這樣的衣服去參加此類活動的。不過總有人會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內衣上不經意使用了紅色。當然本命年是例外,內衣可穿紅色。
四、忌將“陰氣”帶回家
清明節“掃墓”要心態平和,要懷著尊敬先人的心情,對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不在墓區亂丟東西、亂吐痰等。也不要在墓區吃東西,不要打鬧嬉笑。從墓地回來,建議先去人氣旺的大超市轉轉,之後再回家。人多的地方氣場旺,可以驅散心中的不良情緒,消除各種負面信息,讓自己的心情開朗起來。傳統習裕規定,最好在下午3點前完成“掃墓”活動,寒食節這天不能“掃墓”,寒食節即清明節前一兩日。
五、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掃墓的目都是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樂。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掃墓的時候,最好心懷敬意,專心謹慎,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隨意的照相,否則引來了不好氣場,就有陰陽失衡的可能,會損害個人的運勢。
六、外人不要參與他人的掃墓
清明的時候作為外人的身份去參與掃墓是比較忌諱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煩。畢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氣運也不同,可能會造成氣場的紊亂,導致不協調而走黴運。
七、身體不佳,時運不濟者避免掃墓
一個身體正處於生病狀態,或是虛弱狀態的,或者最近運氣不佳,諸事不順的人最好不要去參加掃墓活動,因為此類人正處於總體運勢低迷的狀態,極易招致晦氣,說的難聽點就是邪靈上身,因為陰晦之物最喜氣運低迷的人,這種人缺乏人氣,容易侵犯。
八、發不遮額忌買鞋
事實上,清明節也算是鬼節,當然在發型上是需要註意的,尤其頭發不能遮住額頭,額頭是人身體的神燈所在,是不可蓋住的。同時鞋子也不要在當天購買,因為鞋同邪,有點常識的朋友大多不會在這天購買鞋子的,以免不吉利。
九、忌嬉罵,非議先人
掃墓完畢後,有人帶著孩子去的,可能剛開始還算肅穆,一結束就開始打打鬧鬧,嘻嘻哈哈了。這是要註意的,要知道墳地畢竟是陰靈沈睡之所,嬉笑怒罵會滋擾陰靈,是大不敬,可能會招致報復,非議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過他人的墓地,對逝者品頭論足即是褻瀆的行為,屆時麻煩上身就怪不得誰了。
墓地風水忌什麼
墓地風水忌什麼
1、遇水則發,在風水中周圍有河流會更好一些,但是對於墓地風水來說,墓地前面不可以正對一片大海,這樣的話墓地沒有辦法聚氣,好運都會被吹走了。
2、忌墓位背後即來龍處是馬路,車輛劇烈摩擦馬路地面,來龍之氣受損,後人多爭執。
3、忌在水渠側旁,因水氣很容易滲入棺木,導致先人駭骨受潮濕,骨殖變黑,影響後人健康。
4、忌在大樹旁,因樹根很容易穿破棺木,讓泥沙蟲蟻入侵騷擾先人。況且受大樹遮蔽,墓位不能受陽光照射,長期陰暗。一般大樹冠幅壓不倒墳堆,則沒有影響。公墓骨灰下葬一般沒有關系,因為一般先有大樹成形,然後再挖坑,一般不會有影響。
5、忌受尖形物體火煞衝射,後人易出短壽夭折之人。
6、忌左右龍虎無維護,包鎖外氣力不足。
7、忌墳頭種大樹。大樹遮陰,墓穴長年不見陽光,陰氣重。大樹的樹根會抓破金塔或棺木,令泥水入駭骨,後人出殘疾、耳聾耳背、眼瞎、短壽夭折之人。
墓地風水大忌有哪些
1、不能使用自然的石塊沒有經過裁整的作為墓碑,會斷絕子孫的香火,不吉利。
2、墓碑的上方,不能有過多的雜草或者青苔叢生,會導致主子孫久年病。
3、墓碑的顏色暗淡,會影響到主子孫運程不利。
4、墓碑如果有倒陷,會導致主子孫家庭不和睦、雜亂。
5、墓碑上不能有鳥禽的糞泄,會導致子孫有頭痛的癥狀。
6、墓碑內部如果有凹陷、傷痕的,會導致主子孫易有背部病疾或者殘廢的人。
7、墓碑上不能有大斑點或者大瑕疵,不然主子孫容易有長久病痛。
8、墳墓前方如果有凹陷崩落,使墳地感覺搖搖欲墜的險象,會導致主子孫有血光、車禍、失足或墜樓的禍害。
9、墳墓的四周如果都是圍墻,而沒有留進出口的,會導致主子孫有官訟或者牢獄的禍害。
10、我們的生活需要電,所以現在到處都是高壓線的存在,如果墓地上方有高壓線的存在,那麼就會影響後代子孫漏財,所以一定要註意。
墓地旁邊的雜草、垃圾應該及時的清除,否則也會影響財運,經常掃墓也是對於死去親人的一種孝心和尊重。
清明節起源與習俗
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歷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植樹節、鬼節等。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公歷四月五日前後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節日的起源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禦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清明節習俗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二、發展歷史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從2008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要去掃墓,表示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
三、風俗習慣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明清以來,有“吃清明團”、“送百蟲”、“水嬉”等風俗。由於清明和“聰明”諧音,故又稱“聰明節”,江南民間有此日生子最佳的說法。現今,清明有祭祖、掃墓、祭掃烈士墓、植樹、踏青以及吃青團子等風俗。
四、祭祀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清明節掃墓“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