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都是啥,古人如何用天幹地支來表述具體日期的
無論是在古裝電視劇中,還是在老人的傳統觀念裏,生辰八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確定姻緣、占蔔吉兇時,都要用到生辰八字,絕大部分人都大概明白生辰八字,就是古人表述出生日期的方式,但生辰八字究竟是哪八字,分別對應怎樣的時間,卻很少有人能完全說清楚。
一、生辰八字
所謂生辰八字,其實就是用天幹地支表述年、月、日、時的方式。天幹地支記錄時間的方式,在中國已經有很悠遠的歷史,據資料考證早在黃帝時期就已經存在。《世本·作篇》記載:“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尚書正義》解釋說:“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考古發現最早記載的天幹地支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這證明天幹地支記錄時間的方法在商朝時已經非常完善。
甲骨文中的天幹地支
生辰八字,顧名思義就是八個字,使用天幹地支中的每兩個字表達年、月、日、時。
例如:2022年7月14日22時,即為:壬寅年丁未月戊辰日癸亥時,去掉年月日就是“壬寅丁未戊辰癸亥”八字,也稱之為“四柱。”
二、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的歷法,即是使用10個天幹和12個地支組合表達時間:
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幹、地支兩兩組合,一輪為六十個,俗稱為“一甲子”。
天幹地支組合
我們常說的年逾花甲,其中的花甲就是指天幹地支的一個循環即為六十年。
三、天幹地支對於年的表述
在古代,紀年的方式除了使用統治者的年號(年號為漢武帝首創)外,天幹地支是最精確的表述。在表述重大事件時通常也使用幹支表述,如:壬寅宮變、辛酉政變、戊戌變法、甲午戰爭等。
在采用公歷紀年之後,為了方便理解,也探索出了一套公歷紀年與天幹地支換算的公式。
簡單地說就是確定公元1年的幹支即辛酉,60年一循環,用公歷年份除以60,余數為幾對照表格就能找到對應年份的幹支了。
年份對照表
例如:1990年=1990/60=33余10,10對應上表即為庚午;
2022年=2022/60=33余42,42對應上表即為壬寅。
計算公元前時略有不同,公元前是用負數進行計算,因為沒有公元0年的,所以最後結果要加1.
如:公元前145年=-145/60=2余-25,表示為從後往前數,加上60換算為正,-25+60+1=36,對照上表,即為丙申。
值得註意的是,幹支紀年並不是以農歷春節為分界,而是以立春為界,立春之前皆為上一年的幹支,立春之後為下一年的幹支。
意思就是,如果你在立春之前出生,雖然農歷已經過了春節,但你的八字仍然是上年的,過了立春之後才是下一年的。
四、天幹地支對月份的表述
月份共有12個月份,對應地支剛好也是12,月份的地支是不變的,根據不同的年份,改變天幹即可,因為每年12個月,每五年月份的幹支就重復一次,算下來10天幹,共有五組年份與月份對照。
月份對照表
例如:2022年7月14日,2022年為壬寅年,天幹為壬,對應第四列,7月應該為戊申月,但是值得註意的是,幹支表述時間的方法,對應的不是公歷也不是陰歷,對應的是二十四節氣。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兩個節氣為1個月,即為:立春—雨水—驚蟄,為正月;驚蟄—春分—清明為二月,依此類推。
7月14日為小暑和大暑之間,應該為六月,對應上表即為乙未月。
五、天幹地支對於日的表述
天幹地支對於日的表述,即日柱的計算方法是最為復雜的,同時也是應用最多的,古代在記錄時間時使用頻率也是最高的,在查閱古文典籍時經常會遇到,五月壬寅、十月丁巳、十一月癸醜等表述,不懂得換算的話,經常會看的雲裏霧裏,一知半解,搞不懂前一個時間跟後一個時間究竟隔了多少天。
日柱的幹支表述也是以10天幹與12地支組合形成,以60天為一輪進行有序的循環,為與公歷進行換算,許多專家也探索了很多方法,有借助日柱推算表格來計算,也有不借助表格的推送方式。
如:張雲鶴日柱公式
=5×年-60×【年/12】+【年/4】-【年/100】+【年/400】+30×月-59×【月/2】+【月/9】-【月/10】+【月/11】-【月/12】+【2/月】+日+38+R
R為調節數:計算1月份且閏年時,R=-1;計算2月份且平年時R=1。其他情況下R=0。
【】中的計算取整數。計算出結果後除以60,得出余數,即為從甲子往後數第幾個,如果得出數為0,即為60癸亥。
如:2022年7月14日。
=5×2022-【2022/12】+【2022/4】-【2022/100】+【2022/400】+30×7-59×【7/2】+【7/9】-【7/10】+【7/11】-【7/12】+【2/7】+14+38+0
=10110-60+168+505-20+5+210-59×3+0+0+0+0+0+14+38+0
=605
605除以60,余5,即為天幹地支的第五個戊辰日。
六、天幹地支對於時的表述
古人將一天24個小時,分成了12個時辰,每個時辰2小時,與地支的數量,剛好也能對應,與月份的計算方式類似,時辰的地支時不變的,僅天幹進行改變,每5天循環一次,共分5組,如下表。
時辰對照表
即每日的幹支中,天幹有第一行中的哪一個,就對應上表的時間。
如:2022年7月15日子時,2022年7月15日為壬寅年丁未月己巳日,己巳日包含天幹己,子時即為甲子時。
以上為天幹地支對時間的表述,也是生辰八字的具體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