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的早期應用--紀年
遠古時代人們采用幹支紀日或紀月時,開頭大概隻是單一地使用幹或支。以後就將幹支配搭起來使用。不僅用於紀日、紀月,更用於紀年和紀時。
幹支紀年
在考察幹支紀年法時,先要考察一下其前的紀年方法及如何演變成幹支紀年法的過程。在殷商和西周時代,大概都是依某帝王在位之年數來紀年的。
例如《尚書·商書·伊訓》中就寫道:“成湯既歿,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又寫道:“惟元祀,十有二月乙醜。”此處祀即是年。當全國有共主時,這一紀年法是可行的。但一當沒有共主或共主名存實亡時,紀年就會出現混亂現象。
春秋時代,共主周室已名存實亡,沒有統一的中央政權。各諸侯國的諸侯都用自己在位年數來紀年。《春秋》一書即是以魯國的諸侯在位年數來紀年的。紀年的混亂就產生各地紀年相互對比的要求。需要一個公認的共同對照物。這就使得歲星紀年法流行起來。
歲星,就是五大行星中的木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體之一在流行歲星紀年法之前,早就是古人註意觀測的對象。歲星不僅明亮,而且它每年停留在一定的天區,背景上有一組明確的星座於是人們根據歲星所在星區及其本身的亮度和顏色變化來占測地上農作物的豐歉。
另外,如圖所示。
如:太歲在寅,歲星在星紀;太歲在卯,歲星在玄枵,等等。於是就可以方便地將星歲紀年,改用太歲所在的辰來紀年。稱為太歲紀年法太歲紀年顯然要用十二辰即子醜寅卯等十二支名來紀年,可是當時(戰國時代)人們卻另用一套稱為歲陰的名稱,這些歲陰的名稱及其與十二辰的對應是:
寅——攝提格 卯——單閼
辰——執徐 巳——大荒洛
午——敦牂 未——協洽
申——君灘 酉——作噩
戌——淹茂 亥——大淵獻
子——困敦 醜——赤奮若
例如秦始皇帝八年,用太歲紀年法為“歲在君灘”,就是說於十二辰為申年。《呂氏春秋·季冬紀·序意》寫道:“維秦八年,歲在君灘”。若是用星歲紀年則應是“歲在鶉首”。又如屈原在《離騷》開頭就講到他的生辰是:“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以吾降。”“孟陬”按《爾雅·釋天》意為正月,攝提是攝提格之簡寫,即寅年正月庚寅。
除十二支有一套對應的歲陰名稱外,十幹也有一套對應的歲陽名稱:
甲——閼蓬 乙——旃蒙 丙——柔兆 丁——強圉 戊——著雍
己——屠維 庚——上章 辛——重光 壬——玄默 癸——昭陽
歲陰和歲陽的名稱各書都不盡相同,有字的差別,還有次序對應的差別。歲陰的差別較小,歲陽的差別卻很大。例如《準南子.天文訓》所載的歲陽與《史記·歷書》所載的歲陽就有很大不同。
表中,閼和焉,旃和端,柔和遊,圉和梧顯然是假借文字不同或語音的轉訛。屠維和徒維,上章和尚章就不隻假借文字不同,而且錯序。至於著雍和祝犁,重光和商橫,玄默和橫艾文字形式不同,或許是同一語的轉訛。
太歲是個假設的行為理想的天體。歲星是一顆真實的天體,兩者之間很難保持穩定的即或是大體上穩定的對應關系。歲星的恒星周期並不是準確的12年,而是11.86年。因此每12年歲星移行超過1周天4度多。不到85年,歲星就會超前1次(30度)。於是用歲星紀年,85年後的歲名與歲星所在星次相差整整1次。從年上說就差了整整1年。
太歲紀年就不會出現這個情況,所以完全可以獨立於歲星紀年法之外單獨使用下去。可是或許出於古人對歲星的特殊看法,始終拘泥於兩者大體固定對應關系的追求。當西漢末劉歆在三統歷中提出歲星超辰問題之後,人們始悟到要得到連續而不混亂的紀年,就不應再拘泥於太歲與歲星二者的固定對應關系。而太歲紀年法,本質的名稱隻不過是十二支名而已。因此西漢太初歷的紀年法就改成了延用至今的幹支紀年法。比如1996年幹支紀年就是丙子年。
幹支紀年法還有一種民間應用的簡化型。這就是十二生肖紀年法。十二生肖紀年法實際隻是十二支紀年,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如丙子年就是鼠年,丁醜年就是牛年。用生肖紀年時,就不用幹。關於十二支與生肖之間的關系,古代的星占家用的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