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諸葛亮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一箭雙雕,成就蜀漢大業
看小說《三國演義》,如果要選出最精彩的情節,非赤壁之戰莫屬了。在赤壁之戰裏,孔明、龐統、魯肅、周瑜、黃蓋、程普、張遼、曹操等一眾歷史人物先後華麗登場,在爾虞我詐中爭奇鬥艷,大有一場頭腦風暴的感覺。
諸葛亮草船借箭,巧借東風;周瑜獻計火燒赤壁,和黃蓋聯手來一出苦肉計;龐統獻一計連環計,無不精彩絕倫。
孫劉聯軍強強聯手,和浩浩蕩蕩的曹操大軍鬥智鬥勇,最終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以火攻大破曹軍,取得了勝利,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赤壁之戰中,曹操大敗,只能被迫北回。
在演義中,曹操敗走華容道,而諸葛亮也預計到曹操敗退一定會經過這裏,為什麼會讓曾經受恩於曹操的關羽伏兵在華容道呢?如果華容道埋伏成功,日後不會就少了曹操這個大敵了嗎?按理說,諸葛亮神機妙算,為什麼還會這樣做呢?
就連一直對諸葛亮深信不疑的劉備也發出了憂慮:“吾弟義氣深重,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去時,只恐端的放了。”
雖然諸葛亮給出的說法是:“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
但是,從更深層次來思考,這是諸葛亮的智慧所在,他想到了更加長遠的事情。他這樣做,不但不會危及劉備,反而給了劉備在群雄中脫穎而出的機會,為蜀漢的壯大奠定排除障礙,可以說是一箭雙雕。
把矛頭轉移
試想,曹操當時“挾天子以令諸侯“,平定北方,兵強馬壯,還在天下廣招賢才,勢力範圍之廣是孫劉無法比擬的。魏蜀吳相互制衡多年,如果曹操被劉備殺死了,那麼所有的矛頭都會指向劉備,曹操的一眾部將一定會把劉備視為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敵人,並且有很大的概率會聯合東吳孫權,征討蜀漢,孫權還有長江天險可守,而劉備還得暫借荊州,如果諸葛亮在華容道殺死曹操,無疑給劉備引火上身。
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已經足以削弱曹操的實力了,放走曹操,能夠繼續保持魏蜀吳三國相互制衡的局面,西蜀也不至於在赤壁之戰後陷於被動的局面,反而能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來壯大蜀漢,為劉備爭取到在群雄中脫穎而出的機會。
關羽還人情
曾經劉備的軍隊被曹操擊敗,關羽被曹軍包圍,為了保護兄嫂,關羽只好暫時歸降曹操,並且直接和曹操說,如果有了劉備的消息,他一定會離開,去找劉備。
曹操愛才,他相信可以用真心誠意讓關羽真心歸降,給了關羽很高的待遇,封漢壽亭侯,賜“赤兔馬”,對關羽恩義氣相待。
關羽是仁義之人,不為所動,他始終信守和劉備的誓言,在得知劉備的下落後過五關斬六將,脫離了曹營。
雖然說關羽在曹營時曾斬顏良誅文醜,立下大功,但是相對於曹操曾經對他的恩義來說,好像又那麼微不足道。
既然曹操不能死,不如給關羽一個還人情的機會,來個人情兩清。這樣一來,關羽日後也不必再為曹操的恩情耿耿於懷,再遇曹營故友,也不會意氣用事,影響大局。
於此同時,諸葛亮有意讓關羽埋伏華容道,也是有他的小私心的。他的小私心是什麼呢?可能就是磨一磨關羽的銳氣了。
關羽一直戰無不勝,名震天下,但是剛愎自負也是他讓人無法忽視的一個缺點,諸葛亮借此機會磨一磨關羽的銳氣,對關羽的自我審視來說是一個很好考驗。
結語
諸葛亮的留一手,可以說給了劉備一個脫穎而出的機會。諸葛亮故意讓關羽埋伏華容道,放走曹操這一計可以說充分的體現了他深謀遠慮的智慧,以縱觀全局的視野,一箭雙雕,避免劉備成為眾矢之的,為赤壁之戰後蜀漢的壯大打下了一個穩固的基礎。
難怪蘇軾評論諸葛亮: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
#文史知識局##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