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一般幾天上朝(古代皇帝真的是辰時上朝嗎)
古代人最開始是根據太陽、月亮和星星來計算時間的,這個方法至今還有在使用。後來發明了日晷,這樣可以更精確的計算時間。小時候,在看古裝劇時,皇帝身邊總會有一名太監提醒皇帝辰時到了,那麼,辰時指的是什麼時候呢?
我們古代的計時跟如今的24小時不一樣,中國古代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小時。子時又稱為午夜,指的是現在的23點,也就是半夜11點,到第二天淩晨1點這兩個小時,之後再按每兩個小時一時辰遞推,分別為醜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有朋友應該看出來了,這古代的十二時辰,每一個時辰就代表了一種生肖。的確,這十二時辰就是根據十二生肖的出沒時間而命名的,在更早的時候,他們其實有另外一系列名字,同樣從子時,也就是半夜開始算起,分別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辰時是什麼時候?辰時是指的早上7點至9點這個時間段,通過字義也能看出,辰,晨也,一日之計在於晨。這也是為什麼宦官會在辰時提醒皇帝的原因,早上到了,該上朝了。
但是皇帝真的是辰時上朝嗎?那只是電視劇中的劇情,皇帝真正上朝的時間更早,是五更天,也就是卯時,我們現在的早上5點鐘。而5點鐘上朝不代表5點鐘才起,上朝的地點離寢宮又遠,皇帝還得洗漱一番吃個早飯,因此差不多皇帝3、4點就得起了。
皇帝都起這麼早,更別說那些朝臣。一般的臣子基本都是3點鐘開始候在午門外,也就是寅時;加上路上所花費的時間以及大臣們起床所耗時間,基本上大臣要在半夜1、2點就得起床,看來古代當官也不好當啊。
正是因為上朝如此麻煩,所以一般皇帝上朝並非天天上朝,至少清朝皇帝普遍商朝的時間是10天上一次朝,平常大家都可以睡睡懶覺。不過這其中也有例外,例外就是康乾盛世這一段時間。
由於康熙、雍正以及乾隆都屬於較為勵精圖治的皇帝,因此為了更及時處理政事,這三位皇帝都是日日上朝的。估計這三任皇帝的臣子,都羨慕死之前幾朝的大臣了。